天天看點

不走偏、不松勁、不差錢:濰柴的“大國重器”進化論

作者:商用車天下
不走偏、不松勁、不差錢:濰柴的“大國重器”進化論

内燃機,工業革命中最具核心價值、最有代表性的發明創造,熱效率則是衡量其燃料使用率的重要名額,直接決定了其經濟效益。

4月20日,在中國近代内燃機的重要肇始之地—天津,2024世界内燃機大會開幕。當日,濰柴動力研發的全球首款本體熱效率53.09%柴油機對外隆重釋出。

短短四年内,濰柴動力連續四次打破柴油機熱效率世界紀錄,這背後有着怎樣的故事?具有鮮明特質的譚旭光,又做對了什麼?

不走偏、不松勁、不差錢:濰柴的“大國重器”進化論

不走偏:國之重器,長坡厚雪

在近幾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産業鍊”是一個極為醒目的詞彙。實施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增強産業鍊供應鍊自主可控能力,是中國夯實作代産業體系的必由之路。作為在汽車、船舶、發電、農業機械、工程機械等領域廣泛應用的發動機,是保障産業鍊供應鍊安全的關鍵所在。

有資料表明,近25年來,濰柴發動機累計銷量超過1100萬台,如今年銷量已達100萬台,位居全球第一,全球多缸柴油機适配市場占比10%、中國市場占比達到30%。

譚旭光說:“要老老實實種好自己的田,這是濰柴的長期戰略邏輯!柴油機永遠不會在世界上消失,越大越消失不了,走得越遠柴油機越消失不了。”同時,作為中國裝備制造業龍頭企業的掌舵人,譚旭光也提出傳統制造業必須實作三個轉型,“從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轉型、從同質化做量向高品質做強轉型、從産品跟随向科技引領轉型。”

濰柴的内燃機闆塊,必須補短闆和鍛長闆,邁向世界科技的巅峰!作為衡量發動機燃油利用效率的标準,如何提升熱效率是120多年來全球行業科技工作者追求的夢想,也是衡量一個國家内燃機綜合實力的标志。長期以來,全球柴油機熱效率一直維持在46%左右,熱效率的持續提升成為國際難題。

2020年9月16日,濰柴在全球首次釋出本體熱效率50.23%柴油機;2022年1月8日,再次将熱效率提升到51.09%;2022年11月20日,又一次提升到52.28%;再到2024年4月20日第四次重新整理自己創造的紀錄,将熱效率提升到53.09%。四年内,濰柴連續四次打破柴油機熱效率世界紀錄,創造了行業難以企及的科技成就。

同時,這一成果對大陸多能源結構戰略調整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按照中國柴油機保有量測算,與45-46%熱效率水準相比,53%熱效率柴油機每年可節約燃油約3100萬噸,減少碳排放約9700萬噸。按照重型牽引車一年跑25萬公裡測算,每年可以節省柴油約1.2萬升,一年可以為車主節省9.8萬多塊錢。此外,在工程機械、農業裝備、船舶、發電裝置等領域,也有廣泛的應用場景,可以有效助力“雙碳”戰略的實施。

不松勁:行而不辍,久久為功

從柴油機本體熱效率50.23%到51.09%、再到52.28%、53.09%,每一次鐵平頭進的突破,濰柴都是在“無人區”摸着石頭前行。

自2015年起,濰柴動力就成立了由上百名青年博士、千名工程師組成的高熱效率發動機科研攻關團隊,依托内燃機與動力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鍊合國内外最強大腦和産學研合作夥伴,圍繞着高效燃燒、低阻力和低損耗等開展技術攻關,在不帶任何餘熱回收裝置的前提下,提升柴油機本體熱效率。

4000個日夜的堅守,驗證了那句老話:所有偉大的成就都是耐心和堅持,再加上持久專注于某一個問題幾個月甚至幾年的結果。

時間記錄下科技團隊成員夜以繼日的科技攻關,濰柴打造的行業獨一無二的創新生态,能看到濰柴科技工作者“瘋子”一樣執著鑽研發動機技術創新的責任和情懷。

除了熱效率一次次攀登頂峰,科技工作者還創造了一個個行業領先:全新一代H/T平台系列産品,強勢領跑500馬力以上重型牽引車市場;大馬力天然氣發動機供不應求,市占率接近70%;M系列大缸徑高功率密度發動機在全球資料工程中心高端市場實作曆史性突破;陝重汽自主正向研發的全新一代X6000,引領大陸牽引車邁入世界高端行列……在久久為功下,濰柴一次次搶占科技制高點,不斷形成獨具特色的新增長點。

不差錢:創新為上,重金重獎

“我跟研發人員說,你們跟我要多少錢?我現在不考核你完成多少項目,你要50億我給你100億,這些錢花上了我才給你獎勵。如果我們中國的裝備制造企業、中國的前沿企業都做到這樣一步了,那就離成功不遠了。”這是前不久山東衛視《院士專家面對面》欄目中,譚旭光談到科技投入時說的一句話。

十年來,濰柴的科研團隊大膽挑戰極限,以每個0.1%的累加艱難前行,背後是譚旭光在科研投入上“不差錢”。十年來,濰柴僅發動機闆塊的研發投入超過300億元。

今年2月2日,濰柴動力母公司濰柴集團召開2024年度科技創新獎勵大會,一口氣獎勵了“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工匠創新成果獎”等100餘個項目,累計金額高達6500萬元,其中技術發明特等獎和科技進步特等獎每個項目獎勵500萬元,轟動全行業。而從1998年開始,濰柴集團每兩年就召開一次科技創新激勵大會,現已連續舉辦11次。

“要舍得花錢,要投入,要不計成本,研發投入一定會有回報。”譚旭光還實施了“立軍令狀”和“揭榜挂帥”機制。在創新為上的生态圈下,目前濰柴集團僅在國内就彙集了1.2萬名科技人員,碩士占比50%以上,博士350人。

同時,譚旭光深刻認識到人工智能、高端算力和算法、高端晶片的大規模運用,對于傳統制造業來說,将是颠覆性的變革。

“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科技核爆已經點燃,新能源轉型不可逆轉,加速颠覆傳統産業的競争格局。未來五年,人工智能是重構競争力的百米沖刺,必須堅決打赢!”譚旭光說,未來研發投入中的30%以上要用于人工智能等新科技,“人工智能大革命的投入沒有封頂、不設上限。”

濰柴将加速全球AI新科技工程體系布局,加速人工智能在全業務場景的深入應用,加速以AI大革命引領集團思維模式、研發模式、管理模式變革,全力迎接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

香港商報孫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