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三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結果顯示,2023年大陸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14.14%。對于這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結果,媒體都從哪些角度進行了報道和解讀?網友們關注和評論的是什麼呢?讓我們來看看——
《人民日報》對第13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結果進行了全面報道。文章詳細闡述了大陸公民科學素質的整體提升情況。(見圖1)
▲圖1 (來源:人民網)
新華社在報道中,強調了科學素質提升對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意義,并指出了未來提升公民科學素質的努力方向。(見圖2)
▲圖2 (來源:新華鮮報)
而央視新聞則在新聞節目中對調查結果進行了報道,并通過網絡平台進行了廣泛傳播,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見圖3)
▲圖3 (來源:央視網)
從已釋出的報道來看,不同的主流媒體也有各自不同的側重點。
例如《光明日報》從教育和文化角度對調查結果進行了報道,探讨了提升公民科學素質對培養創新人才、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作用。(見圖4)
▲圖4 (來源:光明日報)
《人民政協報》在高度認可了“不平衡情況明顯緩解”和“呈現提速增長趨勢”的同時,也客觀指出了“仍存在總體水準不高,特别是農村居民和老年人科學素質有待提高”等短闆。(見圖5)
▲圖5 (來源:人民政協報)
對于“公民科學素質”這一話題,科技類媒體發揮專業所長做出了深入解讀,比如《科技日報》分析了科學素質提升與科技創新、科學普及等方面的關系。
對于媒體的報道、解讀和分析,很多讀者網友留下了自己的意見。
有的讀者在點贊之餘,也看到了“科學素質整體提升”這一調查結果背後的來由,感受到鼓舞和對發展趨勢的信心。
網友@醉翁樂其樂在人民日報(海外版)微網誌留言,
網友@牡丹在中國科協之聲微信公衆号留言:
也有讀者對這場調查和背後的概念與機制産生了好奇。
比如來自浙江的網友@froggy好奇的是:
來自廣東的網友@活除了好奇“科學素養的标準是什麼”,也好奇“自己在不在這14%裡”:
還有更多熱心讀者給出了樸實懇切的建議,對進一步快速發展科學素質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比如在人民日報APP,
網友@明天的陽光在評論中表示認同:
網友@資深潛水員Leo則在科技日報微網誌,
表示了對科技場館的期待:
在龐大的資訊資料中,網友的建議看似尋常随意,實則是最寶貴的心聲,反映出公衆對于科學文化普及的深切期望和關注。在回應關注時,為公衆提供更多元化、更高品質的科學文化體驗,進而共同推動全民科學素質的提升,這也是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和釋出的意義所在。
最後,我們準備了公民科學素質模拟測試的幾道題目,這也是很多網友最關心的,一起來測一測吧!
大家一起來做測試吧!
公民科學素質模拟測試在這裡→ 閱讀原文
▲掃碼看原文!
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衆号(ID:cctvnewscenter)綜合《财經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