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市險企首季戰況:國壽雙重領跑壽險巨頭,三險企連續負增長

作者:今日保
上市險企首季戰況:國壽雙重領跑壽險巨頭,三險企連續負增長
上市險企首季戰況:國壽雙重領跑壽險巨頭,三險企連續負增長
上市險企首季戰況:國壽雙重領跑壽險巨頭,三險企連續負增長

行業剛剛從上市公司2023年年報中回過味兒,一季度的保費資料又紛至沓來,“糊”了一臉。

人身險的保費,頭部公司中除老大哥中國人壽不動如山外,其他公司多少有些壓力。

中國人壽(+3.18%)、平安人壽(+0.90%)、太保壽險(-5.39%)、新華保險(-11.70%)、人保壽險(-8.24%)這5家公司,合計保費收入同比-0.80%,雖然較前2月的-2.81 %有所好轉,但前面依然有個負号。

聯想一下上市公司們年報中披露的2023年末(月均)人力情況,似乎2024年一季度上市人身險公司保費的承壓也不值得詫異,畢竟頭部公司仰仗的還是個險管道。

至于近兩年追逐銀保的上市公司,在2023年一季度負增長的基礎上再度“跌停”,似乎也沒啥好奇怪的。

财産險方面,和人身險比起來,要歡喜不少。

人保财險(+3.80%)、平安産險(+2.80%)、太保産險(+8.60%)和衆安線上(+18.10%)這4家公司,合計保費收入同比+4.73%,增速超5家人身險公司近6個百分點。

但和自己比,在往年高基數的背景下,增長也有所放緩…

1 人身險“泾渭分明,錯落有緻”國壽增量存量雙領先,三壽險巨頭連續兩年一季度負增長

從上市壽險公司一季度保費收入資料來看,5家公司共實作保費收入7143億元,同比-0.80%。具體到公司,可概括為八個字:泾渭分明,錯落有緻。

從增速上看,泾渭分明。

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實作2024年開門紅,一季度保費收入增速分别為+3.18%、+0.90%。

而太保壽險、新華保險和人保壽險就沒有那麼幸運了,-5.39%、-11.70%和-8.24%的增長成為了上市險企中的失意者。其中人保壽險由于趸交業務大幅收縮近1/3,使得長險首年保費收入同比-21.4%。另外,這三家公司已連續兩年一季度負增長。

從總量上看,錯落有緻。

中國人壽以3376億元的保費收入獨占鳌頭,聯想其3.18%的增速,可以說是穩住了大盤。亞軍平安人壽實作保費收入約1733億元,僅為中國人壽的一半左右。

季軍太保壽險實作保費收入約917億元,僅為平安人壽的一半多點…至于第4梯隊的新華和人保壽險,更是僅為太保壽險的一半多點…

上市險企首季戰況:國壽雙重領跑壽險巨頭,三險企連續負增長

老大哥國壽的穩與進,更多地是得益于個險新單期交高基數下的穩與進。其增速雖然不是上市公司中最快的,但考慮到其占上市公司個險新單期交一半的市場地位,帶來的邊際增量規模依舊處于首位。

誠然,在2024年這個人身險行業轉型關鍵期,太關注保費似乎總是顯得有點“教條”。

但我們也要看到,無論是上市公司也好,非上市公司也好,其中的佼佼者,雖然保費收入增速可能較往年有所回落,但基本也還是維持一個正增長,這實際上是經營底子和過冬資本的展現。

保費的增量能給公司帶來更充足的轉型底氣、更從容的轉型空間。如同給魚缸換水,既然換水的時候無法把魚全部撈出來,那麼有出的同時也必須有進,魚方能渡過換水期。

2 人身險保費增速的背後是管道的選擇,更是人才的比拼

很顯然,2024年一季度保費下滑較為明顯的三家上市壽險公司,人保壽險、新華保險、太保壽險,近年來在銀保管道上動作頻頻,甚至出現“重新開機銀保”等急轉彎動作,但在這場“報行合一”的格局下,業務多少會更具“彈性”。

長期以來就以銀保業務為主,堪稱“銀保建司”的人保壽險一季度保費收入負增長8.2%;至于前幾年不斷轉向銀保的新華保險一季度保費收入更是出現了11.7%的負增長。

而太保壽險情況卻又不一樣。自重新開機銀保以來,太保壽險迅速大面積鋪開趸交業務重占市場,卻在2023年轉型期交之時趕上了此次新規局面,轉型空間可謂窘迫。

至于個險,這個行業安身立命的管道依舊承壓。

從年報資料來看,在行業人力超17%的負增長環境下,上市公司們也難以獨善其身,2023年持續走低的人力顯然也多多少少影響2024年一季度的保費。有趣的是,2023年末各公司代理人的數量也正好比對了一季度的保費梯隊。

上市險企首季戰況:國壽雙重領跑壽險巨頭,三險企連續負增長

雖然上市公司壓力重重,但值得慶幸的是,占全行業人力比重超20%的國壽,在營銷體制改革支撐下,降幅僅為5%左右,明顯跑赢行業平均,托住了行業人力的墜落。這或許也表明,國壽營銷體制改革已初見成效。

“現有隊伍專業更新”和“新型營銷模式布局”是國壽營銷體系的重點改革方向,輔之以“建設産品+服務生态”“科技精準賦能”支撐,加快推進向專業化、職業化、綜合化“三化”隊伍轉型更新,利用三年時間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個險營銷體系。

另一個值得慶幸的點是,各種新的增員企劃已然伴随春雷而至。

龍年未至,國壽便率先打響“種子計劃”。“種子計劃”作為八大工程”中“銷售管道強體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立足一二線城市,凝練内部資源,先立後破。

根據資料顯示,第一批試點團隊招募的新人均為大學及以上學曆,其中20%為碩士及以上學曆。人均新單傭金水準達1.2萬元。

國壽的動作和第一口的“甜頭”,無疑為行業注入一劑“強心針”,各公司也紛紛加緊各類增員企劃項目的運作,小紅書上話裡話外的種草筆記更是随處可見。

看來, 2024年的增員節奏将會更加急促和有力。

畢竟個險這個中流砥柱,靠的還是人才。

3 财産險公司全線紅盤人保絕對領先,衆安猛增近兩成

财産險方面,從保費收入上看,似乎沒有人身險來得那麼猛烈。2024年一季度,4家AH股上市财險公司共實作保費收入約3226億元,同比增長4.73%,比人身險好不少。

從各公司來看,也比人身險同仁們更有氣色,至少沒有負增長的。

從保費收入來看,“老三家”依舊領先。其中人保财險處于絕對領先地位,實作保費收入1740億元,超出老二平安财險近千億。

從保費增速來看,衆安線上增速接近20%,成長性遠超“老三家”。“老三家”中僅太保産險增速相對較快,領先處于同一保費平台的平安産險約6個百分點。

上市險企首季戰況:國壽雙重領跑壽險巨頭,三險企連續負增長

整體來看,财險闆塊的正增長:

一方面得益于随着車險綜改的更加深入,車險市場競争格局進一步得到優化,新車銷售和存量車轉化拉動使得車險保費保持了穩健增長的态勢,對于頭部險企的業務形成了有力支撐;

另一方面,自去年以來,非車險種的發展速度也在進一步加快,也推動了這些上市險企的業績。就人保财險來看,企财險(+11.3%)、貨運險(+9.4%)和意健險(+6.2%)均實作了較快的增長。

不過,财産險整體和自身相比,也是疲态盡顯。

從一份2月的權威資料來看,财産險行業整體增速僅為4.02%(2023年同期為10.86%,2022年同期為13.37%)。僅有占比20%的健康險增速較快(+8.90%),但和2023年同期的18.99%相比也是差點意思。至于農險等政策性業務更是“易碎品”,2024年前2月保費增速僅為3.03%(2023年同期達41.94%)。

這些情況,也能從人保财險的資料看出一二。

人保财險2023年一季度總體保費收入+10.2%,信用保證保險增速更是達26.7%,農險保費增速達23.2%。

不過好的一點是,在各種生态圈下,财産險或許能更多地發揮連接配接的功能,而非單純的支付功能。如此一來,本身保障性質更加突出的财險闆塊,或許也将得到更多的重視。

上市險企首季戰況:國壽雙重領跑壽險巨頭,三險企連續負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