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多走路”能降血糖,有依據嗎?研究結果公布,或與你想的不同

作者:楊雪飛愛科普

導語:走路,這一日常中最樸素、最親近的運動方式,仿佛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無需過多解釋或裝飾。

從孩童時期蹒跚學步,到長者步履蹒跚,走路伴随着我們的一生。然而,走路并非我們想象的那般簡單,其中蘊含的學問和技巧,也許我們并未深入探索。

近年來,走路似乎成為了降血糖的“明星”方式。許多血糖偏高的人們,特别是糖尿病患者,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認為隻要走路,就能擺脫藥物和飲食的束縛,輕松降低血糖。這種想法如同一股清風,吹散了他們心中的陰霾。然而,走路真的能降血糖嗎?

“多走路”能降血糖,有依據嗎?研究結果公布,或與你想的不同

高血糖是什麼?

在大陸,糖尿病的患病人數衆多,幾乎每10個人中就有一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這一慢性疾病,已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它如同一個“不死的癌症”,讓患者們倍感壓力,因為一旦确診,就需要終身與藥物相伴。

根據相關資料的統計,糖尿病在全球的發病率持續上升,這一現象令人擔憂。

以往,糖尿病主要在中老年人群中較為常見,但近年來,随着生活方式的改變和飲食結構的調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加入了糖尿病的行列。

“多走路”能降血糖,有依據嗎?研究結果公布,或與你想的不同

在臨床上,糖尿病的類型多種多樣。其中,一型糖尿病主要發生在年輕人身上,由于胰島素分泌不足導緻;而二型糖尿病則更為常見,多與肥胖、遺傳等因素有關;特殊型糖尿病則包括一些罕見的原因導緻的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則是孕婦在懷孕期間出現的暫時性高血糖狀态。

糖尿病的日益普及和年輕化趨勢,無疑給社會和個人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我們應該重視糖尿病的預防和治療,提高公衆的健康意識,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多的支援和關愛。

“多走路”能降血糖,有依據嗎?研究結果公布,或與你想的不同

糖尿病早期,身體會有哪些異常表現?

視力模糊

糖尿病可能導緻血糖水準升高,進而影響眼球内的液體平衡,導緻視力模糊。這種模糊感可能随着血糖的控制而改善,但如果忽視,可能會導緻長期的視力損害。

頻繁感染

高血糖可能削弱免疫系統的功能,使身體更容易受到細菌和病毒的感染。這可能表現為皮膚感染、尿路感染或呼吸道感染等症狀。

“多走路”能降血糖,有依據嗎?研究結果公布,或與你想的不同

傷口愈合緩慢

糖尿病患者的傷口往往愈合得比正常人慢,因為高血糖會損害神經和血管,影響傷口的愈合過程。

疲勞和無力感

盡管吃得很多,但糖尿病患者常常感到疲勞和無力。這是因為身體細胞無法充分利用葡萄糖作為能量來源。

口腔問題

糖尿病可能增加口腔問題的風險,如牙龈炎、牙周炎和口腔感染等。高血糖可能導緻口腔内細菌增多,進而引發這些問題。

“多走路”能降血糖,有依據嗎?研究結果公布,或與你想的不同

堅持走路,會給身體帶來哪些好處?

心血管健康

走路是一種有氧運動,可以提高心肺功能,降低心髒病發作的風險。定期走路可以幫助身體更有效地利用氧氣,進而降低血壓和心率,改善心血管健康。

增強肌肉力量

雖然走路看似輕松,但它實際上是一種全身運動,能夠鍛煉腿部、臀部、腹部和背部肌肉。長期堅持走路,可以增強肌肉力量,改善身體姿勢和平衡能力。

減輕體重和減肥

走路是一種低強度有氧運動,能夠消耗大量卡路裡,有助于減輕體重和減肥。同時,它還能促進新陳代謝,幫助身體更有效地燃燒脂肪。

“多走路”能降血糖,有依據嗎?研究結果公布,或與你想的不同

改善心理健康

走路有助于釋放壓力,緩解焦慮和抑郁情緒。在戶外散步時,還能享受大自然的美景,讓人心情愉悅。此外,與朋友或家人一起走路,還能增進彼此的感情。

提高睡眠品質

适度走路可以提高睡眠品質,減少失眠症狀。運動能夠讓身體放松,減少緊張和焦慮,進而更容易入睡。

增強免疫系統

走路能夠刺激免疫系統的功能,提高身體抵抗力,減少生病的機會。定期走路可以幫助身體更好地應對各種病原體和疾病。

“多走路”能降血糖,有依據嗎?研究結果公布,或與你想的不同

“多走路”能降血糖,有依據嗎?研究結果公布,或與你想的不同

關于多走路是否能夠降低血糖水準,這個問題引起了衆多研究者的關注。奈及利亞的研究團隊為此進行了深入的探讨。他們将46名二型糖尿病患者分為兩組,意在觀察不同運動量對血糖的影響。

第1組患者每日的行走量被要求增加20%,以1萬步為上限,而第2組則維持原有的生活習慣,平均每日行走約4500步。

然而,實驗過程中并非一帆風順。在短短的一周内,就有三人選擇了退出。随着實驗的深入,又有7人相繼放棄。但當研究進入第10周時,那些曾感到困難重重的人們開始适應了新的生活模式。

“多走路”能降血糖,有依據嗎?研究結果公布,或與你想的不同

盡管開始時難以完成萬步的目标,但他們逐漸習慣了每天的大步行走,有的人甚至能夠走到7000步左右。與此同時,第2組的患者雖然沒有明确的運動要求,但他們的步數也略有增加,平均每日達到4500步。

實驗結果令人振奮。經過10周的觀察,第1組的糖化血紅蛋白水準相較于第2組下降了0.74%。這一資料充分證明了适當的增加行走量确實有助于降低血糖水準。

當然,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和适應能力各不相同,是以每日的行走步數也應因人而異。重要的是,我們要堅持長期、規律的運動,而不是短時間的突擊。

在此基礎上,專家建議我們不必過于追求每日萬步的目标。實際上,每天至少走7000步,或者每次持續行走30~40分鐘,都能帶來顯著的健康益處。此外,為了更有效地降低血糖水準,我們還可以嘗試以下幾種走路方式:

“多走路”能降血糖,有依據嗎?研究結果公布,或與你想的不同

3種走路方法,更有助于降血糖

快走

對于體力不錯的人,可以選擇快走,能大量消耗熱量,幫助糖分分解。但請注意,在快走前應進行5~10分鐘的熱身運動,速度控制在每分鐘100步,同時走路時步幅盡量大一些。每天堅持快走30分鐘,一周堅持4~5次,可以有效降低血糖。

上下拍手走

這種走路方式可以讓肌肉收縮運動,提高體内血糖消耗。具體做法是先把雙手舉過頭頂拍一下,然後雙手放在背後再拍一下,來回交替進行,一邊走路一邊拍手。一般拍手一下,走兩步,可以讓體内血液循環更加順暢。

搖手臂大步走

走路時盡可能提高雙手臂擺動幅度,能讓腿部和手臂得到鍛煉,同時使體内血糖的消耗增加。但運動前應進行熱身運動,走路時雙臂前後大幅度擺動,自然的甩到手臂最高處,然後邁開大步走。

“多走路”能降血糖,有依據嗎?研究結果公布,或與你想的不同

血糖高的人,除了堅持運動,這4個降糖事項也需了解清楚

飲食調整

高血糖患者應當選擇低糖、低脂、高纖維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類食品等。同時,減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攝入,如糖果、巧克力、油炸食品等。

合理控制飲食,不僅有助于降低血糖,還能改善身體其他名額,如血壓、血脂等。

規律作息

規律作息對降糖也有很大的幫助,高血糖患者應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避免熬夜和過度勞累。規律的作息有助于調節身體内分泌,穩定血糖水準。

心理調節

高血糖患者往往面臨着一定的心理壓力,如焦慮、抑郁等。這些負面情緒可能導緻血糖波動,加重病情。是以,高血糖患者應學會心理調節,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态,以利于血糖的穩定。

定期監測血糖

通過定期監測血糖,可以及時了解血糖水準的變化,調整治療方案,防止并發症的發生。高血糖患者應遵循醫生的建議,定期進行血糖檢測,確定血糖控制在理想範圍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