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桃花源”的現實原型在何處?陳寅恪:你看《山海經》如何記載的

作者:讀書悟道

《桃花源記》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篇文章,文中所描述的世界幾乎是每個人向往的地方。但是在陶淵明生活的時代在武陵并沒有所謂的桃花源,那麼他是如何締造出這樣一個神奇居所的呢?

陶淵明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一生五次出仕五次退隐,四十一歲時出任彭澤縣令,當了83天的官後,就發出了“不為五鬥米折腰”的宣言,随後就辭職不幹了,回家做起了農夫,“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熱愛大自然,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濃厚的曆史背景。

“桃花源”的現實原型在何處?陳寅恪:你看《山海經》如何記載的

他的家世并不低,曾祖父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勳,掌管八州軍事,被封為長沙郡公,官至大司馬。其祖父和父親雖然名氣雖不及陶侃,但也都做過太守。

不過到了陶淵明這一代時,家族便沒落了。曾祖陶侃有十幾個兒子,子孫不孝,家族内鬥不止。到了陶淵明父親陶逸這一代時,家境已遠不能與之前相比。

陶逸雖有官職,但能力一般,而且體弱多病,在陶淵明八歲時,父親便去世了。此後無以為靠的陶氏母子,隻好去投靠了在尋陽的外祖父孟嘉。

孟嘉有好多藏書,陶淵明博覽群書,受益匪淺,在當時奉行老莊的年代,陶淵明學習了衆多儒家知識,由此樹立了“大濟蒼生”的理想。

他在尋陽時,以務農為生,本身就過着一種田園生活。作為一個沒落的士族,工作并不好找,在待業期間,他與酒、詩和大自然為伴,還給自己寫了一個小傳《五柳先生傳》。

“桃花源”的現實原型在何處?陳寅恪:你看《山海經》如何記載的

27歲時,首次出仕,做了江州祭酒,幹了沒多久,因與書法名家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不睦,第一次辭職歸家。

在家耕種了六年後,又投到了桓溫之子桓玄的門下,結果發現桓玄居心不良,是個逆臣,遞了辭職信,桓玄不僅沒批,還将他“軟禁”了三年,後來陶淵明母親過世,才以此借口逃離虎口,這也是他的第二次辭職。

再後來劉裕崛起,他又投靠了劉裕,做了參軍,此時的陶淵明38歲。劉裕頻頻發動戰争,在陶淵明眼中也是一個竊國大盜,他第三次又選擇了辭職。

第四次時,他投奔了江州刺史劉敬宣,出任參軍。陶淵明的理想是匡扶晉室,但時局頻繁變幻,他的理想抱負已經不可能實作,是以,在失望之餘,他又選擇了辭職。

第五次出仕則是為了一家人的生計,在叔叔的引薦下,擔任了彭澤縣的縣令。如開篇所言,隻做了83天就又辭職了,由此發出不為“不為五鬥米折腰”的宣言。

五次出仕五次隐退,年逾不惑的陶淵明終不得志,《桃花源記》就是在他第三次出仕時寫下的。

“桃花源”的現實原型在何處?陳寅恪:你看《山海經》如何記載的

從陶淵明的作品中,不難發現,其主要特點就是以描繪自然景色和農村生活的情景為主,是以,這種自然的田園生活本身就是他非常熟悉的生活場景。

當見證了官場的黑暗與時局的紛争後,陶淵明更加向往一個理想的世界,而桃花源就是他心中構想的世界。

衆所周知,陶淵明的“桃花源”有特别的寓意,但其文章也有紀實的成分,那麼桃花源的原型究竟在何處呢?

陶淵明曾寫過一本《搜神後記》的書,其中就有兩段故事與《桃花源記》雷同,裡面都寫到迷路,然後就發現了新的乾坤之所在。

是以,後世認為桃花源實際是一片神仙境地,帶有濃厚的道教色彩,而在武陵恰好就有一處帶有道教文化的神仙之地。于是,人們認為,桃花源的原型就在武陵,但這種說法被後來的陳寅恪推翻了。

“桃花源”的現實原型在何處?陳寅恪:你看《山海經》如何記載的

1936年,陳寅恪發表了一篇《桃花源記旁證》,他認為真的桃花源不在南方,而是在北方的弘農、洛水上遊一帶。

最早載入史冊的桃花源稱為古桃林,其地理位置就在北方的弘農或洛水上遊一帶,相傳周武王在此地養牛。

在《山海經·中山經》中就記載有“桃林”,郭璞在作注時也提到,說它就在“今弘農湖縣阌鄉南谷中”。

而在靈寶縣以西到潼關一帶,皇天原附近就有一處地方叫“桃源”,面積很大,在這一帶修建有塢堡。

塢堡是一種民間防衛性建築,災荒年代,社會動蕩不安,一般富庶豪門之家為求自保,紛紛構築塢堡。修建塢堡一般要滿足兩個條件:

“桃花源”的現實原型在何處?陳寅恪:你看《山海經》如何記載的

其一,最好是山頂平原;

其二,最好是溪谷水源之地;

其三,地理位置險要,人迹罕至,能阻擋胡馬的突擊侵擾,也能防盜賊的偷襲,還要保障最基本的日常生活。

陳寅恪的邏輯是這樣的:人們為避難而修建了塢堡,而塢堡建于溪谷水源之地的皇天原附近,而這一帶又叫“桃源”,是以,他認為這一處所在與《山海經》中的記載相一緻,是以,也就證明,陶淵明的桃花源原型在北方的弘農一帶,而非南方的武陵。

那麼,陶淵明的“桃花源”現實原型在武陵還是北方的弘農?我們或許從陶淵明的詩中找到答案。

“桃花源”的現實原型在何處?陳寅恪:你看《山海經》如何記載的

在他的詩中,有一組詩與飲酒詩一樣顯眼,那就是《讀山海經》十三首詩,這說明陶淵明對《山海經》非常熟悉,并因為熟悉而産生了諸多感想,遂寫成了詩。

在《讀山海經》其九中,陶淵明有寫到誇父追日的故事,他對誇父持肯定的态度,認為誇父的理想十分偉大,是一種超越世俗的崇高理想。

《山海經》記載誇父“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其中的”鄧林“就是指桃林,誇父死後,他的手杖化為桃林,在中國文化中,“桃”具有特殊意義,象征着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的精神。

陶淵明認為,誇父将他的遺願和精神寄托在桃林中,以此惠澤後人,這是一種偉大的獻身精神。

從陶淵明的組詩《讀山海經》其九中,也可看出,他認可誇父的精神,也對桃林有着不一樣的情感。

是以,陳寅恪所言桃花源的原始出處為《山海經》,并由此推及桃花源的現實原型在弘農洛水一帶,這種說法是有道理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