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水電瓦斯紛紛漲價,把下雨的權力交給賣雨傘的,還能看到晴天嗎?

最近重慶瓦斯表事件鬧得沸沸揚揚的,結果一查還真有問題,現在一把手被撸了,正在安排退費,不過引起的風波卻正在擴散,很多地方都覺得水電瓦斯在不斷漲價。

水電瓦斯紛紛漲價,把下雨的權力交給賣雨傘的,還能看到晴天嗎?

重慶市派了調查組直接入駐,從現在往前查三年,發現2023年第四季度營業利潤同比增長112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同比增長824%,這個增長幅度有點吓人啊。

也幸虧在網上引發了大家的讨論,才能處理得這麼迅速,要不然估計維權不是個簡單的事情,畢竟面對這些行業,都是民生最基礎的行業,你又不能不用。

水電瓦斯在定價和收益方面,不能允許有任何胡亂作為,這些關系到民生問題的剛性需求,需要得到強有力的監督,一切需要放到陽光之下。

水電瓦斯紛紛漲價,把下雨的權力交給賣雨傘的,還能看到晴天嗎?

以前房地産好的時候,很多城市手裡有錢,可能不在乎這些民生産業的運作,畢竟隻要保持穩定就好了,哪怕是補貼一些,反正費用也少不了,但是現在房地産處于一個莫名的狀态,可能很多地方日子就沒有那麼好過了。

有什麼産業能代替土地出讓金呢?這是個問題,如果短期内找不到替代品,也許有些城市就玩不下去了,估計這些城市就可能會把這些民生産業放歸市場。

現在市場化是個大筐,什麼都往裡面裝,但這些關系到基礎民生的産業,絕不能輕率地市場化,這些帶有壟斷性質的特許經營企業,本質上是服務社會的,如果市場化了,可能收費就控制不住了。

水電瓦斯紛紛漲價,把下雨的權力交給賣雨傘的,還能看到晴天嗎?

很多人在鼓吹市場化,想依靠這些民生行業來盈利,有句話說得好:把下雨的權力交給賣雨傘的,還能看到晴天嗎?民生行業是剛性需求,靠這個來盈利甚至是反哺地方經濟,估計會出很大的問題。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不過公衆對于這些民生相關的公用事業有着極高的關注度,任何異常變化都可能引發質疑,比如這次氣表大機率是沒問題的,但是如果氣的品質不咋樣,以次充好,那燒一壺水就會多用很多氣。

地方也得學會過“緊日子”了,要開源節流,而不是在一些涉及民生保障的公用事業上大搞創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