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灣财周報 大事| 收上億黃金款“跑路”?實探涉事門店

作者:南方都市報
灣财周報 大事| 收上億黃金款“跑路”?實探涉事門店
頭條

收上億黃金款不給貨“跑路”?實探涉事門店

4月16日,有網絡消息稱深圳水貝有商家攜上百斤黃金貨款“跑路”。據網傳群聊圖檔,該商家為千百萬珠寶,被指收了400公斤的黃金原料款項後,沒有給下遊買家發貨。按照近期金價,涉及的金額或高達兩億元。有網友還稱已經報警立案。

聚焦

央行:已成立信貸市場司,牽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要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養老金融、普惠金融、數字金融 “五篇大文章”,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品質金融服務。4月18日下午,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釋出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彙管理局局長朱鶴新透露,經中央準許,人民銀行已經成立了信貸市場司,正在牽頭推進做好“五篇大文章”工作。

央行:緩解金融機構“沖時點”現象,引導信貸均衡投放

4月18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釋出會,介紹2024年一季度金融運作和外彙收支情況。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彙管理局局長朱鶴新會上表示,去年下半年以來,央行加強引導信貸均衡投放,緩解金融機構“沖時點”現象。今年一季度貸款投放比例向曆史平均水準回歸,為未來三個季度的信貸增長留足空間。總的看,前期出台的一系列貨币政策措施正在逐漸發揮作用,國民經濟持續回升、開局良好。未來貨币政策還有空間。

首席觀:時隔十年新“國九條”重磅釋出,助力建設金融強國

近日,國務院印發重磅檔案《關于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品質發展的若幹意見》,共9個部分。

這是繼2004年、2014年兩個“國九條”之後,又時隔10年,國務院再次出台的資本市場指導性檔案,是資本市場的第三個“國九條”。

那麼,新“國九條”對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影響幾何?對于投資者而言,哪些領域值得重點關注?

公募基金股票交易大幅“降傭”!解讀:降低投資者交易成本

4月19日,中國證監會釋出《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證券交易費用管理規定》(下稱《規定》),明确将公募基金股票交易傭金費率調整至較為合理的水準,建立傭金費率動态調整機制,根據全市場費率變化情況,定期調整公募基金股票交易傭金費率,同時将交易傭金配置設定比例上限由30%調降至15%。《規定》自2024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

關注

四川瓦斯費上漲背後的燃表公司:利潤增速放緩,員工被曝行賄

連日來,川渝多地居民反映瓦斯費用異常上漲一事,引發關注。事出何因,四川涉事瓦斯和燃表公司均暫未作回複,南都·灣财社記者注意到,成都瓦斯在今年3月上調了瓦斯費用,稱預計每戶每月将增加約5元支出。

而本次事件矛頭指向的燃表公司千嘉科技,近期淨利潤增速放緩,拟IPO的計劃被深交所終止,在國際天然氣價格上行的行情下,其或面臨“内憂外患”的經營風險。

相關:存在以估代抄、違規估抄問題!調查組已入駐成都瓦斯集團

金融

富國基金、方正富邦基金多産品持倉中泰化學,合規風控存疑?

近日,中泰化學及相關責任人收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根據此前公告,中泰化學控股股東中泰集團違規占用資金超過80億元。2020年至2022年期間,中泰化學合計虛增收入超過70億元。此外,中泰化學債券及債務融資工具存續期披露的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重大遺漏,相關債券募集說明書資訊披露不準确。

3家被立案,還有數家密集被罰!監管風暴下券業格局如何走向

新“國九條”重磅釋出後,強監管風暴正席卷證券行業。

近日,兩大頭部券商中信證券、海通證券以及東吳證券先後被立案調查。短短數日之内,三家券商遭立案,頗為罕見。與此同時,還有多家券商密集“吃”罰單,比如說華西證券被暫停保薦業務資格6個月,中國銀河收警示函,東海證券被責令改正等。

南都灣财社記者采訪中,多位受訪者表示,上述舉措釋放出了監管層對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的信号,嚴監管和強監管将是券業常态。與此同時,合規和風控不過關的券商有可能會遭到淘汰,行業洗牌加速。

8家險企一季度保費收入:新華保險、國華人壽同比跌超10%

近日,A股及H股已有8家保險公司先後公布了第一季度保費收入報告。報告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人保、中國太保、新華保險、國華人壽、陽光人壽和衆安線上8家公司保費收入共計11337.07億元,同比增長0.97%。其中,壽險業務保費收入共計7620.68億元,同比下降1.04%;财險業務保費收入達3550.59億元,同比增長5.15%。

樓市

恒生銀行提出清盤呈請!時代中國控股股價跳水跌超40%

4月16日,時代中國控股于港交所釋出公告,恒生銀行有限公司(“呈請人”)于2024年4月15日向香港特别行政區高等法院(下稱“高等法院”)送出一份針對其司的清盤呈請(“呈請”),内容有關指稱金額分别約為1.732億美元及7.314億港元的财務責任。高等法院已将呈請的首次聆訊日期定為2024年7月3日。

車市

一季度車企銷量排名:比亞迪繼續遙遙領先,長城又被擠出前十

雖然車企3月份銷量紛紛回暖,但3月份整個行業關注的焦點,幾乎都集中在小米SU7身上。加上距離今年北京車展日漸臨近,大家更好奇,屆時行業競争格局會不會出現新的重構?

事實上,隻要分析一下今年一季度國内乘用車市場銷量的變化,誰在疾速前行,誰在不斷退步,一目了然,今年車企的走勢已初露端倪。

汽車“以舊換新”,車企出手了:有品牌置換補貼高達5萬元

近日,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資訊化部、财政部等14部門聯合釋出《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明确提及加大政策支援力度,鼓勵汽車生産企業、銷售企業開展促銷活動,開展汽車以舊換新。《行動方案》釋出後,有汽車品牌已經迅速行動,推出專屬優惠活動,涵蓋轎車、SUV與MPV等多種車型。

極越員工買小米汽車被辭?律師:解雇是否合理,得看這些情況

日前,一名網友在微網誌等平台接連發文表示,自己在購買小米SU7五天後就被所在的新能源車企開除且未獲得任何賠償,認為自己陷入了職場陷阱。據悉,該網友供職于極越汽車。一時間,“極越汽車員工買小米SU7被辭退”相關詞條登上微網誌熱搜。

行業

深陷馬拉松“假賽”疑雲的特步:重金買腳背後是增長焦慮

一場馬拉松賽事,讓背後的贊助商特步深陷輿論風波。

4月14日,2024北京半程馬拉松賽中,中國選手何傑以1小時03分44秒的成績奪冠。然而,現場畫面顯示,何傑疑似被三名外籍選手故意放水“保送”冠軍,引發不小争議。

售價5499元起!華為Pura70開售,門店再現搶購潮

4月18日上午10時08分,華為官宣:華為Pura 70系列正式開售,加入華為“先鋒計劃”。“今天,我們推出了HUAWEI Pura 70系列先鋒計劃,HUAWEI Pura 70 Ultra和HUAWEI Pura 70 Pro于10:08先鋒開售,讓部分消費者提前體驗藝術美學影像大作。”華為在《緻華為使用者的一封信》中表示。

SK-II在華銷售額跌三成!寶潔:預計一兩個季度恢複增長

寶潔在今年1月公布的Q2财報中就指出,因為市場疲軟、SK-II等日本品牌處于不利位置等問題,其在大中華區有機銷售額下滑15%,SK-II在華銷量下滑34%。盡管寶潔稱情況正在改善,但資料顯示,寶潔的确仍受困于上述因素。

30款啤酒檢測:哈爾濱啤酒有嘔吐毒素,嘉士伯有較多生物胺

近日,香港消委會首次測試了30款罐裝或瓶裝啤酒,結果顯示,哈爾濱啤酒、生力啤酒、少爺啤酒等6款啤酒樣本檢出的酒精濃度與标示差異較大,其中,哈爾濱麥道啤酒樣本的酒精比标示的高出0.97%,與此同時,哈爾濱麥道啤酒樣本還被檢測出含有嘔吐毒素,嘉士伯啤酒樣本被檢測出的生物胺種類最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