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曾經對窮女婿、富女婿一視同仁,直到老伴去世,我才看出了差距

作者:安珈一
在閱讀此文前,麻煩各位看官點選一下“關注”,感謝大家的支援。
本文聲明:本故事純屬虛構,所有人物、情節以及事件均為作者的想象創作。如有任何與現實生活中的人物、事件或地點相似之處,純屬巧合,各位看官請勿對号入座。

文丨趣多多

編輯丨趣多多

前言

我是老王,有兩個女兒,這兩個女兒的丈夫,一個是做生意的,一個就是普通打工仔。

我曾經對窮女婿、富女婿一視同仁,直到老伴去世,我才看出了差距

我從來都是把兩個女婿同等對待,當做自己半個兒子,不圖别的,就為了女兒能過得好。

可直到前兩年老伴去世,我才發現兩人真的不一樣……

01

我那個大閨女打國小習成績就不拔尖,國中畢業後就上了個技校學美容美發。

畢了業就在一家美容店當學徒,人長得水靈,又會捯饬自己,這一行算是選對了。

我曾經對窮女婿、富女婿一視同仁,直到老伴去世,我才看出了差距

後來有人給介紹了現在的女婿,小夥子家裡是開駕校的,一家子都是生意場上的。

而我們兩口子就是普普通通的教書匠,一輩子都本本分分的,是以一開始對這類生意人總有種不是一路人的感覺。

再說這個大女婿,身高倒是蠻魁梧的,可長相确實不怎麼樣,我和老伴兒剛開始确實是看不上眼,生怕閨女被他糊弄,感情受傷害。

我曾經對窮女婿、富女婿一視同仁,直到老伴去世,我才看出了差距

不過日子久了,我們發現這孩子其實挺實在,跟我們預想的那種浮躁的生意人形象完全不同。

逢年過節,他都會給我們老兩口準備禮物,嘴巴也甜,能把閨女哄得開開心心的。

慢慢地,我們也就不去計較那麼多了,隻要閨女過得好,我們就滿意了。

轉眼就到了他們結婚的日子,大女婿給閨女辦了一場體面風光的婚禮。

我曾經對窮女婿、富女婿一視同仁,直到老伴去世,我才看出了差距

婚後不久,閨女手藝學成想自己開店,大女婿二話沒說,就給閨女投資開了家美容店。

後來閨女懷孕生了孩子,親家那邊因為生意繁忙,閨女坐月子和帶孩子都請了保姆。

孩子稍大一些,上了幼稚園,大女兒覺得我們都是老師出身,對孩子教育這塊兒肯定靠譜,就把孩子送到我們這邊來上幼稚園。

我曾經對窮女婿、富女婿一視同仁,直到老伴去世,我才看出了差距

我和老伴知道他們年輕人都忙,也就欣然接受了幫忙帶孫子的任務。

大女兒和大女婿隻要有空就會來看孩子,每次都大包小包地帶着東西,要麼直接給錢,一直非常感謝我們幫着帶孩子。

看着他們一家其樂融融,我和老伴兒心裡也是滿滿的幸福感,這就足夠了。

我曾經對窮女婿、富女婿一視同仁,直到老伴去世,我才看出了差距

02

二女兒和大女兒的性格截然相反,打小就能安靜坐下學習,成績也一直保持着中上水準。

聯考後,她考入了一所二本大學,在學校裡就談了個對象,巧的是,這個準二女婿也是我們本地人。

我曾經對窮女婿、富女婿一視同仁,直到老伴去世,我才看出了差距

畢業後,倆人一起回到我們市裡找了份工作,開啟了上班族的生活。

不過,這二女婿家是農村的,祖輩都是樸實的農民,家庭條件隻能說一般。

但他這個人忠厚老實,處處順着我女兒的意思,對我們老兩口也是非常恭敬孝順,我們對他很滿意。

我曾經對窮女婿、富女婿一視同仁,直到老伴去世,我才看出了差距

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倆孩子在市裡工作,總不能還租房住,是以我們明确提出要在市裡買套房子。

他們家自然是拿不出那麼多錢買房,我和老伴兒看着閨女犯難,哪能坐視不理?

于是我們決定,由兩家共同出資,給孩子們置辦一套小戶型的房子。

我曾經對窮女婿、富女婿一視同仁,直到老伴去世,我才看出了差距

二女兒懷孕那陣子,親家兩口子特意從鄉下趕來照顧。

親家母是個實誠人,對女兒那是百般疼愛,每次我們兩口子去看望二女兒,都能瞧見親家母細心周到的一面。

做飯時,她總按照閨女的口味來調制,生怕閨女吃不好影響身體。

我曾經對窮女婿、富女婿一視同仁,直到老伴去世,我才看出了差距

等到閨女生孩子那天,親家母更是卯足了勁兒,一個人樓上樓下地奔波,又是炖湯又是擦汗,把閨女和剛出生的小外孫都照顧得妥妥帖帖。

我們老兩口在一旁看着,心裡那個踏實勁兒就别提了,覺得閨女嫁對了人家,親家母真是個難得的好婆婆。

我曾經對窮女婿、富女婿一視同仁,直到老伴去世,我才看出了差距

月子裡每一次我們去探望,都會看到親家母正在忙活着,不是在給閨女準備營養餐,就是在給小外孫換尿布、洗澡,一刻也不得閑。

她雖然操勞,但臉上始終挂着慈祥的笑容,讓我們愈發放心。

想到閨女在這個大家庭中得到了足夠的愛護與尊重,我們兩口子也就寬慰了許多。

我曾經對窮女婿、富女婿一視同仁,直到老伴去世,我才看出了差距

03

我原本還擔心大女兒會誤會,覺得我偏心小女兒,給老二拿錢買房,結果老大一家當時非但沒意見,還主動問我錢不夠要不要他們湊。

大女婿說說我幫忙帶孫子已經是給給他們家減輕了很多負擔,這樣一想,兩個女兒一家出錢,一家出力,也算是公平合理。

我曾經對窮女婿、富女婿一視同仁,直到老伴去世,我才看出了差距

雖然外人可能會覺得有差别,但在我的心裡,對兩個女兒都是平等對待的。

兩個女兒的需求各有不同,我所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内盡力去幫助她們。

我們老兩口就隻有這兩個女兒,雖然我們做這些并不是圖她們回報,但我們深知,即使我們現在有退休工資,但終有一天也會需要她們的照顧,現在能幫就多幫一點。

我曾經對窮女婿、富女婿一視同仁,直到老伴去世,我才看出了差距

原本以為日子就這樣平平穩穩、舒舒服服地過下去,哪承想沒過幾年,老伴的身體突然垮了下來,連續幾次大手術過後,她的身子骨變得越發虛弱。

在床上煎熬了兩年,終究還是抛下我這個糟老頭子走了。自此,家裡就剩下我一個人,孤零零的。

兩位女兒見狀,都不放心我這個老頭子單獨在家。

我曾經對窮女婿、富女婿一視同仁,直到老伴去世,我才看出了差距

老伴兒剛走沒多久,她們就一起來家裡商量我今後的生活照顧問題。

大女婿開口說:“爸,我已經給你聯系了一家口碑很好的療養院,那裡有專人伺候,吃的也好,你去那裡住,我們也都能放心。”

他又接着說:“錢的事你不用愁,我們多出點,妹妹家少出點,或者不出也行。”

我曾經對窮女婿、富女婿一視同仁,直到老伴去世,我才看出了差距

可我這倔老頭哪聽得進去這個,覺得自己雖然年紀大了,但手腳還算靈活,一個人在家也能料理生活,雖然孤單,但總比去那每月幾千塊,一年下來好幾萬的療養院強。

二女兒一家一直沒吱聲,大女婿見我死活不同意,就掏出手機讓我看療養院的照片,那環境确實好,但花費那麼多錢,我真心不願意。

我曾經對窮女婿、富女婿一視同仁,直到老伴去世,我才看出了差距

這時,二女婿插話了:“姐夫,爸爸可能不是擔心花錢,主要是他年齡大了,突然媽走了,心裡肯定覺得孤單。”

他轉向我接着說:“爸,要不你跟我們回家吧,您外孫子現在也大了,我爸媽身體還硬朗,讓他們回老家住一陣子。”

我一聽,又覺得這樣太麻煩他們了,這不是把親家母給攆走了嗎,是以還是堅持要在老家住。

我曾經對窮女婿、富女婿一視同仁,直到老伴去世,我才看出了差距

二女婿見狀又勸道:“爸,我爸媽早就有回老家的想法了,他們在這城裡住着不太習慣。你就安心跟我們回家吧,您别顧慮太多。”

說完,二女婿就讓女兒開始幫我收拾行李,雖然我還是有些猶豫,但看到他們誠意滿滿,也就沒再堅持,心想也許這是一個新的開始,至少身邊有人陪伴,不再是孤零零一個人。

我曾經對窮女婿、富女婿一視同仁,直到老伴去世,我才看出了差距

04

搬到二女婿家後,雖然這房子當年我們老兩口也出了錢,但這麼多年來,我一次都沒來住過。

這回是頭一遭,心裡難免有些别扭。

不過二女婿對我這個老丈人是真的貼心,方方面面都照顧得無微不至。

他把他自己的親生父母送回老家,卻留下來陪我這個嶽父養老,這份孝心讓我深受感動,也讓我堅信他對女兒絕對是真心實意的好。

我曾經對窮女婿、富女婿一視同仁,直到老伴去世,我才看出了差距

看着他對我的細緻關懷,我不禁想到,将來我不在了,他定會對女兒一如既往地好,這樣想着,我心裡就踏實多了。

大女婿那邊,雖然極力主張我去進階療養院養老,也是出于一番好意,想找最好的條件給我安享晚年,但畢竟生意場上的人,忙于事業,沒有像二女婿這樣設身處地為我考慮得周到細緻。

現如今,我在二女兒家生活,有女兒、女婿和外孫陪伴在身邊,心裡的悲痛逐漸被家的溫暖所驅散,我也慢慢地從陰影中走出來,重新找回了生活的樂趣和意義。

每天看着他們忙碌而和睦的身影,我深切體會到,這就是實實在在的幸福。

【作者聲明】:在本故事結束之際,小編想特别強調,這個故事是完全虛構的。所有描述的人物、情節和事件都是作者想象的産物,與任何真實的人物、事件或地點無關。任何與現實生活中的人物、事件或地點相似之處,純屬偶然,配圖均來自網絡與本故事無關。希望各位看官享受故事帶來的樂趣,但請不要将其中的内容與現實生活中的任何事物聯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