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麼美好的人生》誕生于1946年,從此一直魅力四射。這是那些總是很年輕的電影之一,就像"卡薩布蘭卡"和"第三個人"一樣,随着時間的推移,它們變得越來越豐富多彩。有些電影雖然非常好,但隻能看一次。當我們知道結局如何時,它們的吸引力和神秘感就會消失。另一種類型的電影可以看無數次,像偉大的音樂,越熟悉它,但感覺更好。生活有多好,屬于後者。導演弗蘭克·卡普拉(Frank Capra)和他的明星詹姆斯·斯圖爾特(James Stewart)都将其列為最愛。

喬治(詹姆斯·斯圖爾特飾)和他的家人
這部電影就像一個強大而基本的寓言,一個颠倒的"聖誕頌歌":後者是一個鬼魂,向一個刻薄的老人展示了一個快樂的場景,而"多麼美好的生活"主角則陷入了絕望。他是喬治·貝利(斯圖爾特飾),一個從不走出貝德福德的人,貝德福德是他安靜的出生地。小時候,他夢想着甩掉鞋子上的灰塵去遠方旅行,但一件又一件的事情阻止了他走出去——尤其是負責家裡的儲蓄和貸款機構。隻有這個機構才能保護貝德福德鎮免受當地貪婪的銀行家波特先生(萊昂内爾·巴裡摩爾飾)的侵害。
喬治娶了他的高中戀人(唐娜·裡德,第一次扮演主角),安定下來并組建了一個家庭。他幫助當地一半的窮人買房,這樣他們就可以有自己的房子。然後喬治健忘的叔叔(托馬斯·米切爾飾)在聖誕節期間失去了他的銀行資金,邪惡的波特終于要強奸了。喬治失去了希望,開始變得怨恨(甚至他的臉也很陰郁,盡管在彩色版本中仍然很好,很紅潤)。他拼命地站在橋上,考慮過自殺,這時一位名叫克拉倫斯(亨利·特拉弗斯飾)的二等天使向他展示了沒有他的貝德福德鎮會是什麼樣子。
克拉倫斯, 喬治
弗蘭克·卡普拉(Frank Capra)從未打算将《生活多麼美好》拍成"聖誕電影"。這是他從世界大戰中回來後的第一部作品,他想做一些特别的東西 - 向普通美國公民的生活和夢想緻敬,他們盡最大努力為自己和鄰居做好事。在制作這部電影之前,卡普拉制作了一系列代表公衆的優秀寓言("一夜的風","眩暈先生去鎮上","史密斯先生去華盛頓","夢想"),進而成為好萊塢1930年代的平民詩人。當他在菲利普·範·多倫(Philip Van Doren)的故事中找到"生活有多好"的想法時,前者已經在工作室的貨架上放了很長時間。
影片陰郁的氣氛是如此強烈,以至于輕松的場景可能被忽視了——比如高中舞會的鬧劇,舞池的地闆從下面的遊泳池裡噼啪作響,斯圖爾特和裡德跳着Gitbar,不小心直接掉進了遊泳池裡(地闆覆寫的遊泳池不是在工作室裡設定的,而是好萊塢高中的現實)。還有一些戲劇性的戲劇,比如喬治跑去救弟弟不掉進冰裡;例如,唐娜·裡德(Donna Reed)失去了浴袍,隻能與灌木叢交談;還有電話裡的那部,憤怒的斯圖爾特和裡德發現自己對彼此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充滿了浪漫的感情。
喝醉了的喬治·貝利(George Bailey)在他想恨的小鎮上跌跌撞撞。後來,在一位溫柔的天使的幫助下,他回到了鎮上,看到了另一種可能性。正是在這裡,斯圖爾特的第一張臉出現在許多其他電影中,例如希區柯克的《眩暈》或安東尼·曼恩的西部片《血泊》。安德魯·薩裡斯(Andrew Sarris)寫道,他是"美國電影中最完整的角色演員"。如果這是真的,這部電影就是他的轉折點,揭示了戰前景觀的陰暗面。在戰前的喜劇片中,如1940年的《費城故事》(The Philadelphia Story)和《拐角處的商店》(The Shop Around the Corner),他是一個瘦弱、開朗的主角,但現在他變得樸素而苦澀,從一個酒吧搖晃到另一個酒吧,想着自殺。
斯圖爾特現役空軍飛行員的經曆無疑影響了他的表現。其他明星要麼留在家裡,要麼隻是文學和藝術人員,而斯圖爾特則應征入伍,後來成為上校。他執行了許多戰鬥任務,并被授予飛行十字勳章,一位名副其實的戰争英雄。他在戰争中的所見所聞一定反映在喬治·貝利的臉上,特别是在貝德福德郡的橋上。
在那些年的後期,斯圖爾特繼續扮演殺人犯,賞金獵人,癡迷于美的人和道德堕落者,抛棄了戰前的樂觀主義。這一步很精明,不僅延長了他的職業生涯,而且還将他與一些最具創造力的導演聯系起來 - 特别是希區柯克,曼恩和約翰福特。卡普拉的電影可以看作是一個過渡時期。喬治·貝利凝視着絕望的深處,對鎮上的居民失去了信心,但他在最後一刻的懸崖上。影片承認邪惡的存在,承認世界有時會變得悲傷和孤獨,但最終一切都回到了原地,貝德福德鎮的傳統價值觀被重新鞏固。
與其他地方一樣,卡普拉在這裡的方法依賴于潛在的寓言來提供電影發展的弧線。我們可以一路感受到希望,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也是如此。卡普拉不是一個複雜的導演,他在戰後陷入衰退的原因之一可能是他未能像斯圖爾特那樣及時調整。這場戰争動搖了美國的基本樂觀主義精神。盡管如此,斯圖爾特的陰暗面和卡普拉在《生活有多好》中的希望之間的緊張關系為電影帶來了生機。它甚至拯救了最古老的部分 - 當上帝讨論喬治的命運時眨眼的銀河系。它非常大膽和簡單,但并不煩人。以更複雜的方式進入喬治的人生故事似乎很長。
《生活有多美好》對弗蘭克·卡普拉的戰後導演生涯貢獻甚微。事實上,他再也沒有在票房上重拾1930年代的輝煌。像"聯邦一個州"和"金包"這樣的後期作品仍然具有卡普拉式的質感,但失去了這種魔力。這位導演自1961年以來就沒有拍過電影。但他一直是一個堅強的人,直到1980年代末中風後他無法放慢腳步,最終于1991年去世。1970年代初,一群電影系學生在一次研讨會上問他,有沒有辦法拍出一部反映卡普拉式價值觀和理想的電影。
"好吧,如果沒有,"他說,"那我們就放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