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極氪重新開機上市,難解盈利危機

作者:元曆史
極氪重新開機上市,難解盈利危機

作者|張宇

編輯|楊博丞

題圖|IC Photo

吉利汽車旗下全新電動汽車品牌極氪重新開機了擱置的上市計劃。

根據美國證監會(SEC)網站顯示,極氪已于3月20日更新招股書。據報道,極氪拟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此次IPO籌集資金目标大幅下調至最多5億美元,遠低于此前設定的超過10億美元的目标。對此,極氪回應稱,公司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備案,并正在進行準備工作。

事實上,極氪的上市計劃醞釀已久。2020年9月,吉利汽車正式向“科創闆整車第一股”發起沖擊,根據募集資金用途,主要包括新車産品研發、前瞻性技術研發項目、産業收購項目和補充營運資金。顯然,當時吉利汽車已經在為極氪的成立、研發和發展等事項積極準備和籌劃。

不過,吉利汽車最終止步于上市前夜,由于科創闆IPO政策的收緊,吉利汽車于2021年6月撤回了IPO并在科創闆上市的申請,同時釋出公告稱,将探索不同外部融資方案,實作極氪可持續發展。

極氪也由此正式走上了獨立上市的道路。2022年12月,吉利汽車釋出公告稱,建議分拆極氪并将其獨立上市,極氪于紐約時間12月7日按保密基準向美國證交會遞交可能進行首次IPO的注冊聲明草案。

2023年11月,極氪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公開送出IPO招股書,計劃在紐交所上市,拟發行不超過9.26億股普通股。不過,随後極氪暫時擱置了赴美上市計劃,選擇持續觀察市況後再做決定。

獨立上市是極氪亟需走出的一步:一方面,極氪上市可以極大緩解吉利汽車的資金壓力,開辟新的融資管道;另一方面,在競争日益激烈的情況下,上市能換來資金、品牌影響力等籌碼,進而才能在接下來的博弈中奪得先機。

01. 三年巨虧200億元

極氪成立于2021年3月,被視為吉利汽車撬動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新支點,同時承載着吉利汽車實作高端化戰略的重任,但成立至今,極氪仍深陷虧損泥潭。

從更新後的招股書來看,極氪的虧損依然在擴大。2021年至2023年,極氪的總營收分别為65.275億、318.994億和516.726億元;淨虧損分别為45.143億、76.551億和82.642億元,三年時間累計超過200億元。

極氪重新開機上市,難解盈利危機

圖源:極氪招股書

盡管總營收呈現出持續增長态勢,但從盈利能力看,極氪2023年淨利率為-15.99%,相比2022年的-24.00%有所回升,但2023年第四季度淨利率再次将至-17.96%,這意味着其盈利能力出現下降迹象。

按照業務構成,極氪的收入來源主要分為汽車業務、三電業務、研發及其他服務業務三部分,2021年至2023年,汽車業務收入分别為15.443億、196.712億和339.118億元,對應毛利率分别為1.8%、4.7%和15.0%。

盡管主營業務持續向好,各項業績名額轉優,但極氪依然陷于巨額虧損之中,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指向了其研發費用正在逐年增加。招股書顯示,2021年至2023年,極氪的研發費用分别為31.60億、54.46億、83.69億元。

在沖擊資本市場之前,極氪曾于2021年8月完成了5億美元Pre-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英特爾資本、甯德時代、哔哩哔哩、鴻商集團和博裕投資,投後估值為89.28億美元;2023年2月,極氪又宣布完成了7.5億美元A輪融資,由英特爾旗下Mobileye創始人兼CEO阿姆農·沙書亞、甯德時代、越秀産業基金、通商基金、衢州信安智造基金參投,投後估值為130億美元。

不過,這些融資已經不足以支撐極氪進一步擴大規模,截至2023年年末,極氪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為33億元,按目前83億元的年虧損粗略估算,僅能維持半年時間。

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吉利汽車集團董事長、極氪智能科技CEO安聰慧表示:2024年極氪還将推出三款新品,對全年23萬台傳遞目标充滿信心,在銷量提升,毛利上漲的前提下,極氪力争2024年實作香港财務報表準則下扭虧為盈的目标。

一邊需要釋出新車、一邊需要擴大銷售規模,這意味着如果不能及時上市籌集資金,極氪的持續營運将面臨嚴峻挑戰。

02. “價格戰”愈演愈烈

進入2024年以來,新能源汽車的“降價潮”一波接着一波。

2月19日,比亞迪率先吹響了“價格戰”的号角,旗下秦PLUS榮耀版和驅逐艦05榮耀版兩款車型起售價均降至7.98萬元,并喊出“電比油低”的口号。

此後,上汽通用五菱、長安汽車、哪吒汽車、零跑汽車、特斯拉、吉利汽車、小鵬汽車、問界等紛紛緊随其後,或直接降價,或給出了限時優惠政策,降價幅度從5%至15%不等,價格下降從幾千元到上萬元不等。

極氪也被卷入了這場異常慘烈的價格戰之中。4月1日,标配800V電壓平台的極氪007推出後驅增強版,售價20.99萬元,而2024款極氪001的起售價較老款直接下調3.1萬元至26.9萬元,兩款車型上市價格均低于市場預期。

“電動車新品通過快速的産品疊代,推動品牌高端化,在價格不變甚至是小幅下降的前提下不斷提升産品配置和續航,以産品力提升使用者的成本效益感受。總體來看,2024年是新能源車企站穩腳跟的關鍵年,競争注定非常激烈。”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

有業内人士認為,在沒有形成規模效應的情況下打響價格戰,會導緻新能源車企的虧損持續擴大,随着價格戰愈演愈烈,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競争不斷加劇,新能源車企的發展之路将充滿艱難險阻。

但也有人持相反意見,“行業打響價格戰或許并不完全是壞事。”一位新能源汽車行業人士向DoNews表示,“價格戰背後實則是核心技術、規模、供應鍊和成本管控等綜合實力的比拼,在價格戰中出局的根本原因是綜合實力不如競争對手,會倒逼新能源車企全面發展,在技術和服務方面不斷精進,真正有實力的新能源車企将會順利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

不容忽視的是,留給極氪突圍的時間已經不多了,随着越來越多的新能源車企被卷入“價格戰”,行業競争格局将變得錯綜複雜,對于極氪而言,完善技術、供應鍊和成本管控等環節,将是其在2024年最具挑戰性的課題。

03. 極氪深陷品牌危機?

在沖擊資本市場的關鍵時期,極氪卻接連遭遇“品牌危機”。

2024年3月,在南京某車展上,一輛極氪X展車在使用者體驗時意外啟動,造成現場5名觀衆受傷,相鄰展台車輛受損。對此,極氪表示,經自查确認,因參展車輛管理失誤,展車未按規定開啟展車模式,處于駐車舒享模式且汽車鑰匙在有效使用範圍内。目前極氪已緊急在全國範圍内開啟展車自查,避免類似風險。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極氪第一次發生類似事故。2023年6月,福建廈門一商場内極氪的展示車輛曾被一男童開動,駛出展位後與商場手扶電梯發生碰撞,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

讓極氪陷入品牌危機的事件不止于此。2023年2月,極氪曾搞了一場車主面對面直播,并在直播過程中表示歡迎使用者吐槽互動,然而當一些極氪車主踴躍發表自己的意見時,卻意外發現遭遇了禁言。

原本是為了促進極氪和車主溝通的活動,沒想到卻帶來了完全相反的作用。一石激起千層浪,大量極氪車主紛紛在各大社交平台上質疑極氪通過欺騙的方式讓使用者下單、單方面更改合同及相關承諾等行為。

不僅如此,在抖音等短視訊平台上,還集中出現了“極氪001虛假宣傳、訂單詐騙、缺陷産品”等相關視訊内容。針對各種指控,極氪回應稱,對于利用與客觀事實不符的内容誤導公衆,給極氪聲譽造成損害的行為,極氪将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

同樣值得關注的還有,在消費者投訴平台黑貓投訴上,以“極氪”為關鍵詞進行檢索,相關投訴量高達1060條,投訴内容包括“虛假宣傳”、“品質問題”、“不退定金”等等。可見,極氪深陷品牌危機已久。

在新能源汽車競争日益激烈的情況下,口碑的好壞所帶來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對于極氪而言,不應一心隻想着追求銷量與地位,而是應思考如何提升車輛品質與服務品質,如果口碑崩塌,那麼極氪的未來将難言樂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