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鬧大了!補貼50元,強制學生搬到老宿舍樓,新樓給留學生被吐槽

作者:弘曆走遍地球村

好客沒問題,可是如果搞錯了主謂賓,那可就要挨闆子咯.....

國内高校紛紛加大力度招收外國留學生,這一政策本質上旨在強化國際交流與合作,提升學校的全球競争力。

鬧大了!補貼50元,強制學生搬到老宿舍樓,新樓給留學生被吐槽

當然,這是一件值得鼓勵的好事,為此适當給予留學生一定的照顧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這一切做法都應該有個度,關鍵是不應損害自己學生的利益。

2024年4月18日,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強制國内學生搬遷宿舍樓以騰出更好的住宿條件給留學生。

鬧大了!補貼50元,強制學生搬到老宿舍樓,新樓給留學生被吐槽

從學生的吐槽中得知,學校打算将D2宿舍區——一個國内學生的優質住宿區——騰出來供留學生居住。

這意味着長期住在此處的國内學生需要搬到學校較為陳舊的宿舍樓中。

為了平息學生的不滿,學校甚至召開了動員會,并宣布為每位被迫搬遷的學生提供50元人民币的補償。

鬧大了!補貼50元,強制學生搬到老宿舍樓,新樓給留學生被吐槽

在校園論壇上,一個學生的評論引人注目:一邊為留學生慶祝,一邊卻把我們住了三年的宿舍趕出,僅僅因為他們要更好的住處,真是令人無法接受。

這50元補償,簡直是對我們自尊的侮辱。”

鬧大了!補貼50元,強制學生搬到老宿舍樓,新樓給留學生被吐槽

顯而易見,這種行為觸動了學生們的底線。

學生們不僅對搬遷本身感到不滿,更對學校處理問題的方式表示憤怒。

他們認為,學校在盡力滿足留學生的需求時,卻忽視了本國學生的感受和權益。

在背後,學校的動機其實并不難了解。

鬧大了!補貼50元,強制學生搬到老宿舍樓,新樓給留學生被吐槽

招收外國留學生不僅能夠提升學校的國際形象,增強其在全球高等教育領域的影響力,還可能帶來額外的資金支援和優惠。

這些因素合在一起,構成了學校推行的誘因。

鬧大了!補貼50元,強制學生搬到老宿舍樓,新樓給留學生被吐槽

然而,學校的決策也反映出管理層在資源配置上的短視和決策失誤。

盡管留學生确實可以帶來諸多好處,但這絕不應該以犧牲國内學生的利益為代價。

網上的讨論日益激烈,衆多網友表達了對學校此舉的不滿,并且支援學生的抗議行動。

鬧大了!補貼50元,強制學生搬到老宿舍樓,新樓給留學生被吐槽

有網友質疑,既然是在中國的土地上,為何要特别優待外國學生而忽略本國學生的基本生活條件?

網友們紛紛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看法,有的支援學生的抗議,有的則呼籲家長應當采取行動。

鬧大了!補貼50元,強制學生搬到老宿舍樓,新樓給留學生被吐槽

例如,一位哈爾濱工業大學的網友留言說:“學學哈工大,我們這裡國際學院和大學生住宿分開,公平合理。”

另一位網友則憤怒地表示:“我是不會讓我的孩子去這種隻重視外國人而忽視本國學生的學校的。”

鬧大了!補貼50元,強制學生搬到老宿舍樓,新樓給留學生被吐槽

與此同時,部分學生對此事似乎并不感到特别憤怒,反而表示了解學校的決策。

“這棟樓本來就是國際學院的,我們隻是臨時住在這裡,現在學校需要它,我們搬出去也是應該的。”一位當事學生如是說。

鬧大了!補貼50元,強制學生搬到老宿舍樓,新樓給留學生被吐槽

然而,這種了解并不被所有人接受。有學生質疑:“為什麼留學生就應該住新宿舍,我們就得住舊宿舍?他們的學費比我們高嗎?”

評論顯示出明顯的不滿和諷刺,如一位網友所說:“這些有錢家長,咋不坐飛機去學校門前抗議呢?你們的孩子被趕出來了。”

鬧大了!補貼50元,強制學生搬到老宿舍樓,新樓給留學生被吐槽

更加極端的評論涉及到其他學校的類似情況。

例如,有網友提到:“有的學校給留學生提供帶電梯的較高價的電梯大廈,而我們中國學生隻能爬樓梯,他們解釋說這是為了讓我們鍛煉身體,可笑至極。”

鬧大了!補貼50元,強制學生搬到老宿舍樓,新樓給留學生被吐槽

另一位在南韓留學的中國學生則提出比較視角:“在南韓,南韓學生的住宿條件和獎學金顯然比我們這些中國留學生要好得多,盡管我們常對南韓有各種抱怨,但這件事上真的沒法說什麼。”

當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的一名從業人員在與學生的對話中直言不諱地表明:“因為要給留學生騰地方住,是以你們必須搬到隔壁去。”

鬧大了!補貼50元,強制學生搬到老宿舍樓,新樓給留學生被吐槽

從業人員的回答更是直接:“D2區就是給留學生準備的,你們之前隻是暫時住在那邊而已。”

一名男生憤憤不平地反擊:“我們學費可一分錢沒少交!怎麼連個好宿舍都住不上?外國人就可以住上?”

他的話語中帶着明顯的不滿和質疑:“你們搞歧視呢吧?”這樣的場景在校園中迅速升溫,現場的情緒被推至白熱化。

鬧大了!補貼50元,強制學生搬到老宿舍樓,新樓給留學生被吐槽

從業人員面對接踵而至的質疑和憤怒,開始前後不一緻地回答。一些人無遮攔地承認:“确實是要給留學生安排得好一些。”

而另一些人則試圖以官僚的口吻平息事态:“國内學生原本就應該住在D1區,之前是臨時調整住D2區,現在正常了而已。”

鬧大了!補貼50元,強制學生搬到老宿舍樓,新樓給留學生被吐槽

“這特麼是在碾壓我們學生的自尊心吧!萬惡的洋奴心理”、“素質教育在哪裡?大學生的年紀不該被這樣歧視啊”、“這樣做也太把面子看得太重了吧。”

校方最終不得不出面回應,解釋稱D2區原本就是留學生宿舍,之前确實是臨時将部分國内學生安置在那裡,現在隻是将原本的設計初衷得以恢複而已。

鬧大了!補貼50元,強制學生搬到老宿舍樓,新樓給留學生被吐槽

但是,這樣的回應并未平息公衆的不滿。網友們繼續表示:“臨時安置三年了,怎麼也該有個交代吧?”

“3年不算短了,我們也在這裡生活了3年了,憑什麼就要像趕路人一樣硬趕走我們?”“連這種狡辯的解釋都編不出個是以然來。”

鬧大了!補貼50元,強制學生搬到老宿舍樓,新樓給留學生被吐槽

一個學生站出來質疑:“這是否意味着我們在這裡免費住了三年好宿舍?”他的話引發了一陣低語。

更有學生深挖細節,提出更尖銳的問題:“我們為房貸、養家的錢都交了,這些宿舍建在自己的土地上,用的是老百姓的納稅錢。

鬧大了!補貼50元,強制學生搬到老宿舍樓,新樓給留學生被吐槽

為什麼現在,我們自己的孩子卻不能住在這裡的好宿舍,而要退讓給外國人?”

事實上,這種現象在近年來的國内高校并不罕見。

優質資源如高标準的宿舍樓首先被配置設定給外國留學生,而本土學生的權益似乎被輕易忽視,甚至被明顯犧牲。

鬧大了!補貼50元,強制學生搬到老宿舍樓,新樓給留學生被吐槽

我們的确熱情歡迎外國留學生來華進行學術交流和文化互動,但這種熱情絕不能建立在犧牲本國學生的福祉之上。

許多網友和學生家長在社交媒體上發聲,呼籲高校應該更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不分國籍地提供平等的機會和資源。

鬧大了!補貼50元,強制學生搬到老宿舍樓,新樓給留學生被吐槽

正如一位網友所言:“隻有在所有學生都能在平等、公正的環境下學習和生活時,中外文化的真正交流才可能實作,兩國人民的友誼才能得到真正的增進。”

對此,我們強烈呼籲有關部門加強監管力度,確定高校在招生和資源配置上的每一項決策都能公開、公平、公正。

鬧大了!補貼50元,強制學生搬到老宿舍樓,新樓給留學生被吐槽

同時,公衆的輿論監督和媒體的批評也必不可少,這将是確定不再有忽視學生利益的行為橫行無阻的關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