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讓中國晶片停滞13年,騙取11億研發經費的陳進,跑路美國生活滋潤

作者:小拉談古論今
讓中國晶片停滞13年,騙取11億研發經費的陳進,跑路美國生活滋潤

2018年,一紙“晶片”禁令,揭開了中美貿易競争的序幕。小小的晶片,卻是手機電腦不可或缺的“心髒”,它令中興摧眉折腰,讓華為元氣大傷,更扼住許多廠商命運的喉嚨。

而在華為斷臂求生,國内艱難求“芯”的當下,我們不會忘記,在數十年前,曾有這樣一人,他騙走11億科研資金,讓中國晶片停滞不前13年,他便是陳進,“漢芯”騙局的締造者,晶片困境的遞刀人。

讓中國晶片停滞13年,騙取11億研發經費的陳進,跑路美國生活滋潤

“漢芯之父”

陳進,1968年出生。2001年,他在美國取得博士學位,并加入了上海交通大學。當時,865計劃剛剛出台,國内急需懂晶片,造晶片的相關人才,專業對口,又是海外歸來的“高知”,自然成為人們眼中的“香饽饽”

很快,陳進便走馬上任,成為“漢芯”計劃的總負責人。上任一開始,他便展現出一股“狠勁“,大馬金刀地出台了”四年規劃”,提出了“兩年學習,三年看齊,四年超越”的宏偉目标。頗有“鐵人”王進喜的大無畏精神。

讓中國晶片停滞13年,騙取11億研發經費的陳進,跑路美國生活滋潤

在“四年計劃”的上司下僅用16個月,陳進就搞出了國内第一款全自研晶片的“漢芯一号”。

它采用當時國際先進的0.18微米工藝,其性能水準足以與市面上的旗艦新品并駕齊驅。

“漢芯”一号的成功,震驚了整個世界,對晶片領域涉足甚少的中國,僅用一年時間,便成功“彎道超車”,走在了世界發展的最前列,其發展速度簡直令英特爾、摩托羅拉汗顔。

“漢芯”釋出會上,多位院士對“漢芯一号”的性能進行了鑒定,并表示:“漢芯一号”屬中國自研、國内首創,其性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準。

國家與院士的肯定,讓陳進一時間成了萬人敬仰的“民族英雄”。随後,漢芯2、3、4、5号也先後問世,并成功申請了12項國家專利,擷取了上海交大近11億的國家經費。

讓中國晶片停滞13年,騙取11億研發經費的陳進,跑路美國生活滋潤

陳進的“狂飙猛進”,也不是沒有遭人懷疑。畢竟,晶片作為高精尖行業,其技術的發展,離不開技術積累與相關産業的配套跟進。其他産業還在探索發展,憑什麼你陳進就能高速發展,一枝獨秀?

然而,此時的“漢芯”,已經不再是晶片那麼簡單,它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國晶片發展史上的裡程碑”,通過輿論造勢與愛國攻勢,陳進成功堵住了反對者的嘴,在漢芯研發者的位置上高枕無憂。

“水落石出”

漢芯研發三年後,清華論壇上出現了“告密者”,據他所言,如今的“漢芯”全部都是假貨,而“漢芯”的研發者陳進,則是厚顔無恥,欺世盜名的騙子。經過證明,釋出《漢芯黑幕》文章的“告密者”,正是“漢芯1号”的初創人員。

讓中國晶片停滞13年,騙取11億研發經費的陳進,跑路美國生活滋潤

“漢芯”造假,這一消息,很快便在社會上引起了軒然大波,國家緊急成立相關調查組,經過調查,調查組痛苦地得出結論:“漢芯一号”造假屬實。

實際上,陳進一開始就明白,自己造不出晶片——起碼無法在現在研發出晶片。作為從美國留學歸來的電子專業“高材生”,陳進很清楚,晶片技術的發展,離不開技術積累與産業的配套跟進。

現在自己一無技術指引,二無相關材料。要造出對标國際先進水準的“中國芯”,無異于天方夜譚,癡人說夢。于是,一個邪惡的念頭便從陳進腦中浮現——造假吧!

讓中國晶片停滞13年,騙取11億研發經費的陳進,跑路美國生活滋潤

随後的日子裡,陳進一邊主持着所謂的“研發工作”,一邊讓在美國的弟弟,購買了一批摩托羅拉dsp56800系列晶片。而這批晶片,便是後來人們熟知的的“漢芯一号”。

随後,陳進找來一位民工,讓他用砂紙打磨掉晶片上“摩托羅拉”的辨別。再用機器打上“漢芯”辨別。

手中的晶片,便搖身一變,成為了中國自研的“漢芯”。誰能想到,中國晶片的裡程碑,竟出自目不識丁的民工之手。

06年5月,交大公布了對“漢芯”系列晶片涉嫌造假事件的調查結論和處理意見。承認了陳進在負責“漢芯”系列晶片研制過程中存在嚴重的學術造假行為。“漢芯”居然是假貨,這一勁爆消息瞬間占據了各大報紙的頭條。

讓中國晶片停滞13年,騙取11億研發經費的陳進,跑路美國生活滋潤

這場前所未見的科研醜聞,不僅引起了群衆的憤怒與聲讨,更讓學術圈引發了前所未有的地震。很快,教育部,科技部等多部門上司齊聚上海交大,誓要清算陳進的所作所為。

讓中國晶片停滞13年,騙取11億研發經費的陳進,跑路美國生活滋潤

那麼,當學校、部門齊聚一堂,準備清算陳進時。此時陳進在哪呢?答:在美國。早在06年一月,陳進便聽到了舉報的風聲。收拾好在國内的一切後,他便以學術交流為名,卷款跑路,移居美國。

受到陳進的影響,國内“晶片産業”一蹶不振,群衆不敢信任,國内不敢投資。一時間,“晶片研發”成為了國内不願碰、不敢碰、不想碰的傷口。

而晶片發展的滞後,又在13年後,化為回旋镖,狠狠打在了我們的身上。

逍遙法外

令人憤怒的是,欺世盜名,造假求榮的陳進。如今依舊逍遙法外,甚至沒有離開他“熟悉”的晶片領域。

讓中國晶片停滞13年,騙取11億研發經費的陳進,跑路美國生活滋潤

根據“天眼查”上的資訊顯示,如今上海交大控股的“上海領微科技有限公司”,其前身正是“赫赫有名”的“上海交大漢芯科技有限公司”。

而在上海領微的股東名單中,陳進的名字赫然在列,持股比例為10.5%,認繳出資額為534.6萬元。

而這家陳進持股的上海領微,目前還同時是“上海矽寶通訊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矽智晶片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的大股東,持股比例分别為60%和40%。

其中,陳進本人更是直接持有上海矽智20%股份。由此可見,陳進雖然人在國外,卻始終不忘從祖國“吸血”,蠶食中國晶片領域的發展成果。

更令人憤怒的是,逍遙法外的,并非隻有陳進一人。此前,有人透露,某電子科技公司的大股東之一胡立勇,正是陳進“漢芯”團隊的核心成員。而另一位與造假有着密切關系的初創成員,現在已經是某知名大學微電子學院副院長。

讓中國晶片停滞13年,騙取11億研發經費的陳進,跑路美國生活滋潤

“漢芯”事件發生時,三十多名當時交大在讀的碩士、博士,參與了漢芯的設計,并據此完成了他們的學術論文。

作為事件的參與者,親曆者,他們不可能不知其中實情,但為了自身利益,這些“天之驕子”選擇了集體沉默。

如今,他們中的不少人已經身居高位,成為人們眼中“社會精英”和“科學支柱”。這些從謊言中誕生的“支柱”,是否能撐起科學的天空?無人知曉。

此外,那些全票通過的院士,一路“開綠燈”的有關部門,随波逐流的媒體。他們無疑是“漢芯”的幫兇。

而他們的歡顔笑語,慷慨陳詞,就這樣在随着時間的煙塵雨打風吹去,自此無事發生,皆大歡喜。

讓中國晶片停滞13年,騙取11億研發經費的陳進,跑路美國生活滋潤

《論語》有言:“虎兒出於柙,龜玉毀于椟中,是誰之過與?”就“漢芯”事件,我們不難看出,此事因一人而起,卻遠非一人之過。

其實,像陳進這樣的事情,在此前的國内并不少見。那時,人們将這種行為稱作

“放衛星”,為了在煉鋼名額上趕英超美,人們拿出自己家中的鍋碗瓢盆;為了實作“畝産萬斤”,人們将方圓幾裡的麥子插在一片田中。而“放衛星”的結果,是導緻國内生産力不進反退。

按理來說,吃過同樣的苦,我們應當不會再犯才是。然而,正如黑格爾所說:“人們從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訓,便是根本不吸取任何教訓。”

讓中國晶片停滞13年,騙取11億研發經費的陳進,跑路美國生活滋潤

晶片業堪稱高科技行業的珠穆朗瑪,後來居上談何容易?然而,對落後生産的擔憂,演變成集體的急功近利;而集體的急功近利,又給了貪婪可乘之機。多種因素互相結合,共同推動,才有了這場名為“漢芯”的驚世騙局

幾十年來,受漢芯事件的影響,中國飽嘗了無“芯”的苦果。

讓中國晶片停滞13年,騙取11億研發經費的陳進,跑路美國生活滋潤

2015年後,中國晶片進口規模連續數年超過2000億美金,名列第一大進口商品,到了2018年,進口額又攀升至3120億美元,占據全球晶片總産值的三分之二。

而到了中美交惡,開始貿易競争後,晶片又搖身一變,成為了美國的制裁武器。

幸運地是,美國的制裁,并沒有讓中國就此屈服,反而成為了中國晶片的發展契機。

從鲲鵬、海光共同拿下“大單”中國移動,到中芯國際、紫光展銳科創上市,再到橫空出世的龍芯3A6000晶片。

中國換“芯”,每一步都走得艱難又堅決。而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在“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過後,中國的晶片産業一定能夠“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我們期待着這一天的到來。

結語:

從震驚全國,萬人敬仰;到欺世盜名,遺臭萬年。陳進的人生軌迹稱得上曲折離奇。身為海歸博士,他原本應當砥砺前行,将所學所識面投入科研事業:但他卻弄虛作假,多年來騙取11億研究經費。

而他一手造就的“漢芯”醜聞,更葬送了中國晶片産業的光明希望。他的所作所為,終有一日會得到人民與正義的清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