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國曆史上的血海深仇:關羽一族被滅門的真相!

作者:趣說曆史

在三國曆史的滾滾長河中,深藏着關羽家族遭受血洗的沉重篇章。

三國曆史上的血海深仇:關羽一族被滅門的真相!

回溯至263年的秋季,曹魏的權臣司馬昭調動大軍,共計十八萬之衆,分兵三路,浩浩蕩蕩地進攻蜀漢。同年十月,魏将鄧艾出奇制勝,偷渡陰平,于綿竹一役中大破蜀軍。諸葛瞻與諸葛尚父子為蜀漢灑下了最後一腔熱血。随後,蜀漢的君主劉禅無奈開城投降,宣告了蜀漢長達42年的政權終結。然而,盡管劉禅及其臣子們在亡國後受到了諸多刁難,他本人被封為安樂公,得以善終,但關羽的後代卻未能幸免于難。

三國曆史上的血海深仇:關羽一族被滅門的真相!

據《蜀記》所述,關羽家族在戰争結束後慘遭滅門。那麼,究竟是誰與關羽及其家族結下了如此深仇大恨呢?這起事件是否真實發生過呢?這還要從公元219年的一段恩怨說起。那一年,關羽揮軍進軍襄樊一帶,魏将曹仁無法抵擋。曹操随即派遣“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率領七軍及猛将龐德前來馳援。因龐德的兄長龐柔在劉備麾下效力,魏軍将領對龐德産生了疑慮。龐德為了表明自己的忠誠,毅然說道:“我身受國家大恩,理應效死。我誓要親自與關羽交戰。今年若我不殺他,他亦必殺我。”随後,龐德與關羽交戰,他射中關羽前額,威震全軍。因龐德常乘白馬,關羽的軍隊都稱他為白馬将軍,對他極為忌憚。

三國曆史上的血海深仇:關羽一族被滅門的真相!

之後,曹仁安排龐德在樊城北邊十裡處駐紮。恰逢連日大雨,漢水泛濫,樊城下的平地積水深達數丈。龐德與将領們紛紛避水上堤。此時,關羽乘船發起攻擊,以大船四面發射箭矢。龐德身披甲胄,手持弓箭,箭無虛發。然而,一些魏軍将領欲投降關羽,均被龐德斬殺。龐德率軍奮力抵抗,從清晨戰至日中,關羽軍隊的攻勢愈發猛烈,雙方展開了近身肉搏。最終,因龐德不擅長水性,被關羽俘虜。在關羽的大營内,龐德傲然挺立,不肯下跪。關羽試圖勸降他,說:“你兄長在漢中,我本想讓你為我效力,為何不早點投降呢?”龐德憤怒地回答道:“你這豎子,豈知何為投降!魏王擁有百萬甲士,威震天下。你劉備不過是個庸才,豈能與我主抗衡!我甯願成為國家的鬼魂,也不願成為你的将領!”這可能是史書中唯一一次記載關羽被人當衆辱罵的情景。最終,龐德被關羽所殺。

三國曆史上的血海深仇:關羽一族被滅門的真相!

龐德的死訊傳到許昌後,曹操深感悲痛,為他流淚,并封他的兩個兒子為列侯。關羽擒獲于禁、斬殺龐德的事迹,震動了整個華夏。然而好景不長,孫權派呂蒙偷襲荊州,關羽遭到曹操和孫權的夾攻,最終失敗。公元220年,關羽與其子關平在臨沮被吳将馬忠擒殺。四十多年後,幾乎将關羽家族滅門的正是龐德之子龐會。自從龐德死後,龐會一直懷恨在心,立志報仇。後來,他作為将門之子,跟随魏将鐘會讨伐蜀漢。蜀漢滅亡後,姜維試圖複國,但失敗告終,成都陷入一片戰亂。鐘會、鄧艾等人先後被殺,魏軍将領在成都大肆燒殺搶掠。龐德的兒子龐會趁機為報父仇,沖進漢壽亭侯府,将關羽家族一門殺盡,關彜在亂兵中喪生。

三國曆史上的血海深仇:關羽一族被滅門的真相!

這段曆史是否屬實呢?根據《三國志》的記載,關羽隻有兩個兒子出現,即關平和關興,并無演義中提到的關索。關平在臨沮被殺,關興也英年早逝。此後,關興的兒子關統繼承了爵位,并娶了公主,但不久也英年早逝,且沒有子嗣,隻得由關興的庶子關彜續封。如果關彜被殺,那麼關羽的後代很可能就此斷絕。然而,在2008年,河南鄧州發現了《關羽族譜》。這部族譜始修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詳細記載了關羽後裔從山西遷往鄧州的曆史。書中提到“關羽,字雲長,河東解州人,娶胡氏生三子:平、興、索”,意味着關羽還有大量後人存世。不過,關羽族譜的真實性尚待進一步考證。無論關羽家族是否真的被滅門,他的形象已經深深地烙印在人們的心中,世世代代傳承不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