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下鋪挂簾子”惹争議,火車上不斷出現“小摩擦”的背後究竟是什麼?

作者:半月談新媒體

最近關于

“老人吐槽年輕人在卧鋪下鋪挂簾子”的短視訊

引發了網友的熱烈讨論

相關話題頻頻登上熱搜話題榜

“下鋪挂簾子”惹争議,火車上不斷出現“小摩擦”的背後究竟是什麼?
“下鋪挂簾子”惹争議,火車上不斷出現“小摩擦”的背後究竟是什麼?
“下鋪挂簾子”惹争議,火車上不斷出現“小摩擦”的背後究竟是什麼?

對于“分享下鋪”這件事

網上大多數人都表示了反對

“讓坐是情分,不讓是本分”

“下鋪價格最貴,花了更高的價錢,

憑什麼共享?”

“不接受道德綁架”

隻有少數網友表示了了解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如果我家老人遇到這種情況

也希望有人能給予幫助”

“大家出門在外互相了解,

以前不也都是這麼過來的嗎”

卧鋪車廂空間窄人數多

過道提供的座位時常會出現不夠用的情況

火車一坐就是十幾甚至是幾十個小時

老人在鋪上攀爬也并不友善

把目光投向下鋪座位也是可以了解的

而年輕人用更高的價錢購買了下鋪的使用權

在嘈雜的環境中

隔出一個屬于自己的私人空間

更是沒有任何問題

“下鋪挂簾子”惹争議,火車上不斷出現“小摩擦”的背後究竟是什麼?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那麼這“一簾之隔” 隔開的究竟是什麼?

一個床簾其實也是兩代人

對于“邊界感”認知的屏障

從評論區大多數的言論中可以看出

随着時代的發展

年輕人們開始對于邊界感和空間感

有了更強烈的意識

過年回家不希望親戚打探戀愛情況

客人到訪不希望對方不打招呼

就擺弄自己的手辦和化妝品

對于陌生人就更希望

保持一個合理的社交距離

旅途中互不打擾就是一種溫柔

不打招呼就坐在他人的卧鋪上

在他們看來就是一種非常不禮貌的行為

更不必提上來就提出讓他人分享鋪位的行為了

而視訊中的老人則是走過

熱熱鬧鬧綠皮火車時代的人

那個時候火車可能是最有人情味的交通工具了

“啤酒飲料礦泉水,花生瓜子火腿腸”

火車駛過鐵路的“哐當哐當”聲

聊天聲、打牌聲、呼噜聲等等

各種聲音此起彼伏

漫漫長路無事可做

跟對鋪聊聊家鄉是哪裡的

此行是去做什麼的

不到一會兒雙方的家庭狀況都聊得一清二楚了

沒有人覺得吵鬧或者被侵犯

隻覺得習以為常

站累了坐一下他人鋪位

更不是一件多麼不可思議的事情

大家沒有那麼多對于空間和隐私的意識

“下鋪挂簾子”惹争議,火車上不斷出現“小摩擦”的背後究竟是什麼?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但正如前面所講

時代在變化

人們的社交準則也在變化

一直以來的社交觀念在年輕人之中

開始變得不再适用了

雙方的觀念也就出現了一道溝壑

要填補這個觀念上的溝壑

靠的是彼此的了解

在“火車下鋪”事件争議不斷的這段時間裡

也有人在網絡上釋出了一條短視訊

一位年輕人表示剛刷到

下鋪拉簾大學生遭吐槽的視訊

自己就遇到了類似的情況

但是對方笑臉相迎說明來意并表示可以補差價

本想拒絕的年輕人一聽對面是個83歲的老人

立刻答應将自己的下鋪與對方的中鋪交換

底下的評論也紛紛表示認同

“下鋪挂簾子”惹争議,火車上不斷出現“小摩擦”的背後究竟是什麼?
“下鋪挂簾子”惹争議,火車上不斷出現“小摩擦”的背後究竟是什麼?
“下鋪挂簾子”惹争議,火車上不斷出現“小摩擦”的背後究竟是什麼?
“下鋪挂簾子”惹争議,火車上不斷出現“小摩擦”的背後究竟是什麼?

可見年輕人依然是可愛且富有同理心的

并不是年輕人變得冷漠了

老人也并不是蠻橫不講理的

他們也可以了解并接納年輕人的新觀念的

雙方需要隻是一個更為合理的溝通方式

了解是建立在互相的基礎之上的

對陌生人表示善意

并不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近些年來在火車上産生了各種争議問題

高鐵上不顧他人大聲打電話的行為

尖叫不斷卻沒有大人制止的小朋友

和别人交換座位交涉不暢等等問題

産生的沖突頻繁上熱搜

對于靜音車廂、女性車廂等等呼聲也是接連不斷

對于這些新的民生需求

鐵路部門也在不斷地進行完善

像此前高鐵就增設了靜音車廂

讓希望享受安靜環境的乘客

擁有更舒适的出行體驗

對于此次的卧鋪資源配置設定問題

鐵路部門也應關注到群衆的需求

在優先為老年人安排下鋪之餘

也要為更多乘客提供更為舒适的休息空間

“下鋪挂簾子”事件、同車人吵鬧等問題

其實說不上是什麼大事

真正讓這些小事“戰火”更新的

是一些人缺乏身處在公共場合換位思考的意識

進而展現出一種理所當然的态度

既然大家都選擇了同一趟列車

共度數小時的時光

不如就彼此多拿出一份善意和了解

一句“對不起,謝謝”的禮貌用語

一個舉手之勞

都可以成為路途中讓人心裡一暖的美麗風景

你怎麼看火車上的這些“小摩擦”?

你喜歡大家暢聊的火車還是各自安靜的火車?

留言區說說吧

來源:半月談新媒體

編輯:張子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