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生生不息的黃河文化

作者:牙克石融媒

為紀念《黃河大合唱》首演85周年,永遠的黃河大合唱——2024年“五洲同聲唱黃河”系列活動近日在黃河壺口瀑布啟動。正值春日,黃河壺口瀑布水汽磅礴,波濤翻滾。演出現場,來自海峽兩岸的同胞和海外華僑華人共同唱響《黃河大合唱》,合唱聲、朗誦聲、演奏聲、黃河濤聲互相交織,仿佛“黃河在咆哮”。1939年4月13日,《黃河大合唱》在延安陝北公學大禮堂首演。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之際,一首《黃河大合唱》猶如号角,抒發了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鬥争精神,唱出了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

千百年來,奔騰不息的黃河同長江一起,哺育着中華民族,孕育了中華文明。早在上古時期,炎黃二帝的傳說就産生于此。在大陸5000多年文明史上,黃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關中文化、齊魯文化等,分布有鄭州、西安、洛陽、開封等古都,誕生了“四大發明”和《詩經》《老子》《史記》等經典著作。九曲黃河,奔騰向前,以百折不撓的磅礴氣勢塑造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華民族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

這是一條滋養着民族文化的河流

《山海經·大荒西經》雲:“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負子,有兩黃獸守之。”不周山在昆侖山西北,相傳是人界唯一能夠到達天界的路徑。傳說共工怒觸不周山,于是天傾西北、地陷東南,所有大江大河都向東流去。這個神話又引發了另一個美好的神話,就是女娲補天。這些神話,展現着遠古先民的樸素信仰和雄奇想象;背後承載的正是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文化基因。

《山海經·海内經》《史記·夏本紀》《尚書·虞書》,還有《孟子》《呂氏春秋》《莊子》等早期經典文獻,都有關于大禹治水的記載。黃河奔湧,流到山西、陝西、河南三省交界之處,遇大山阻擋,于是大禹率領群眾将高山劈成“人門”“神門”“鬼門”三道峽谷,引黃河水滔滔東去,三門峽也是以得名。三門峽的黃河浪中,有一塊石頭,叫砥柱石,相傳是大禹治水時留下的鎮河石柱。

全長5464公裡的黃河,如同一條巨龍,蜿蜒在中國的北方,在遼闊的大地上書寫了一個大大的“幾”字。千百年來,黃河滋養着古老文明的孕育生長,染就了中華民族的炎黃底色。黃河,就是這樣流淌在我們的文化中,就是以這樣的英雄氣魄出現在亞洲的原野。

山西芮城西侯度遺址的動物燒骨,把人類用火的曆史推到距今180萬年前;甘肅和内蒙古考古發現的碳化糧食标本,印證了八千年前黃河流域已開啟了農業文明;在距今五千年前後的時期,黃河流域氏族部落走向成熟,黃帝帶領統一的華夏民族站在了黃河大舞台的中央,全面開啟了中華文明的肇始時代……

滔滔黃河,從青藏高原奔流到大海,沛然一體,氣貫長虹。以《史記》為代表的典籍記載了古人治理黃河的魄力和手筆。在這些文獻的字裡行間,我們可以讀懂那些有志于拯救蒼生于橫流中的古代英賢的心曲。他們都明白讓滾滾黃流造福蒼生,需要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而這在很大程度上必須依靠一盤棋的舉國合作。是以,中國人骨子裡的集體主義,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

同樣的,黃河也是由多條大小支流的不斷彙入,才成為涵納百川的天下長河。比如渭河,黃河第一大支流,這是一條流淌着經典文化的河流,曆史上許多文人騷客曾在這裡留下千古絕唱。如今,伴着黃河景觀線的打造,拂去曆史塵埃的渭河再現漢唐風韻,成為人們心中向往的宜居之地。渭水河畔的西安,這座有着悠久曆史、聞名中外的古都,正在尋求适合自身特色的高品質發展之路。從萬國來朝的古都長安到日新月異的西北重鎮,古與今的繁榮在這裡展現得淋漓盡緻。

這是一條展現着以民為本情懷的河流

走進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辦公樓大廳,映入眼簾的是正在展出的《治河廉潔人物》展覽。在此,我們可以看到古往今來治河能臣廉吏和人民治黃前輩的治水功績、廉潔思想和廉政事迹。

黃河水利委員會有關同志向我們介紹,近年來,黃河水利委員會紮實開展黃河廉潔文化研究,深入挖掘悠久治河曆史中的廉潔元素、廉潔基因。2024年初,黃河水利委員會進一步拓展治河廉潔文化傳播管道,認真籌備《治河廉潔人物》展覽活動,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從先秦到當代重點選取了21位具有代表性的治河廉潔人物,梳理提煉他們克己奉公、不謀私利、剛正不阿、清正廉明的嘉言懿行,配以形象的人物圖檔和曆史古迹、遺址等插圖,圖文并茂深化人們對治河廉潔文化的了解,助力營造風清氣正、崇廉拒腐的氛圍。

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黃河文化研究首席專家、中國大壩工程學會學術顧問侯全亮,提起治水曆史如數家珍。“東漢時期,王景治河是曆史上一次治理黃河的重大實踐,延續數十年的洪水災害得以平息。王景因治河有功晉升為侍禦史。此後800多年間,少見關于黃河決口的記載,王景治河安流,青史留名。”曆史上留名的治河能臣,不僅以業績著稱,同樣以清正廉潔名垂後世。“比如明代潘季馴,以都察院右都禦史總理河道,他撰寫的《河防一覽》《兩河管見》對後世治河有重要影響。清代張鵬翮,康熙就是看重了他的廉潔品質,任命他為河道總督,朝廷稱他‘天下廉吏無出其右’。這樣的能臣廉吏,還有很多。”

道光年間,治水名臣栗毓美鞠躬盡瘁、清正廉潔,最終因操勞過度,卒于河道總督任上。他的靈柩運回山西途中,百姓沿路設祭,千裡不絕。清史稿這樣評價:“實心實力,卓為當時河臣之冠,不獨磚工創法可紀也。”

在新中國成立之前,我們黨已經開始了治理黃河的工作。1946年,在國共兩黨圍繞黃河回歸故道展開一場重大鬥争的時刻,38歲的王化雲被任命為冀魯豫邊區黃河水利委員會主任,從此開始了為之奮鬥終身的治理黃河生涯。在1946年至1949年防洪抗險的日日夜夜中,王化雲白天組織運籌、勞碌奔波在激浪拍岸的長堤上,每晚還要挑燈夜讀。1952年,王化雲陪同毛澤東視察黃河,他細緻而全面地将黃河的過往、現狀與治理設想連續講述了3個小時。王化雲參與組織上司了黃河第一壩——三門峽水利樞紐的籌劃和建設工作,為新中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積累了經驗,培養了大批建設人才。在他主持黃河治理工作的40多年中,為黃河治理開發和水利人才培養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據王化雲的兒子回憶,父親做了40年“河官”,一輩子經手了成千上萬的治黃經費與器材,對家庭與私産卻一直堅持極其謹慎與自律的原則,一生始終幹幹淨淨、心無旁骛,專心緻志、全心全意地投身到治黃事業中。

黃河安瀾,國泰民安。從大禹開始,到後來的王景、郭守敬、潘季馴、林則徐、李儀祉、王化雲……這些與治理黃河有關的人物,秉承着公而忘私、以民為本的情懷,冒着風霜雪雨、披着雨笠煙蓑,通過刀劈斧削、肩扛手提,讓滾滾黃河成為養育芸芸衆生的搖籃。

這是一條在傳承中不斷前進的河流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驚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從昆侖山下奔向黃海之邊,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兩面。”這是1939年詩人光未然創作的《黃河頌》裡的一個片段。整首詩語言奔放、意境開闊、氣勢磅礴,歌頌了黃河桀骜不馴的血性和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表達了中華兒女的堅強決心和一往無前的勇氣。

陝北的歲月,令無數人神往。正如詩人何其芳所寫:“延安的城門成天開着,成天有從各個方向走過來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燒着希望,走進這城門……燃燒着熱情,走散到各個方向去。”革命的聖地,就像崇高名曲的開端,響着洪亮的動人的音調。

2019年,中國國家博物館隆重推出“屹立東方——館藏經典美術作品展”,這些經過精心挑選的館藏油畫、國畫和雕塑作品等,今天依然是參觀者長時間立足、注目的欣賞對象。其中有一幅《東渡黃河》油畫,是由鐘涵創作于1978年。這幅經典之作,描繪的是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1948年在吳堡縣東渡黃河的經曆。

望着連綿起伏的黃土高原,面對驚濤駭浪的黃河之水,毛澤東感歎:“你們可以藐視一切,但是不能藐視黃河。藐視黃河,就是藐視我們這個民族。”

從新中國成立到今天,70多年滄桑歲月,刻滿了中國共産黨上司人民走過的治水患、興水利、護生态、節資源、謀發展的奮鬥曆程。

步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整體把脈、系統開方,将黃河治理理念上升到新高度。上遊以提高水源涵養能力為主;中遊要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下遊要注重保護濕地生态系統,提高生物多樣性。黃河治理與保護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河水清清,兩岸“青青”,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徐徐展開。黃河,奔湧出複興前景,奏響了新時代的大合唱。

1972年到1998年,黃河曾有21年出現河幹斷流。據資料顯示,在斷流的1972年—1996年間,因斷流和供水不足造成的工農業經濟損失累計多達200多億元。

從往日的連年斷流到現在的河暢其流,從生态退化到鳥鳴魚躍,從自顧不暇到惠澤遠方……大河奔流,換了新容顔,錦繡滿河山。

内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的河套灌區用上了高科技灌溉節水技術,農業用水量降到了傳統灌溉用水的五分之一,讓高原、山地的百姓擺脫了靠天吃飯的境地;晉陝交界的碛口古鎮,曾經望“河”興歎的農民不但用上了黃河水,而且因為新的灌溉技術節約了更多寶貴的水資源……黃河的滔滔之水,通過久久為功的生态努力,化為萬裡清流;黃河流域的經濟,走上高品質發展的路子;黃河流域古老而光榮的文化,在傳承中得以新生。

今天,中國的兩大母親河——長江和黃河,無論是經濟、生态還是文化,都有國家戰略,都有清晰的路線圖。這是再造河山,這是創造曆史,是以注定艱辛而光榮,必将閃耀于人類自強不息的奮鬥史。

來源:草原全媒

編輯:李金璇

編審:趙宗傑

終審:李恩廣

總監制:肇慧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