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白眉大俠:“冰山四劍”能否算得上書中的一流劍客?

作者:燭影亂談

冰山四大劍俠

或許很多朋友沒有留意到,所謂的“冰山四劍”這一稱謂從未在《白眉大俠》這部書中出現過,就像我們經常說的“江湖天榜”一樣,都是約定成俗的一種稱謂。

之是以會有“冰山四大劍俠”之說,主要是他們的叔伯師兄弟引出來。話說四川峨眉山八寶雲霄觀的當家人八十一門總門長普度座下有四大弟子,分别是“白雲劍客”夏侯仁、“一字峨嵋女”馬鳳姑、“寒江孤雁”尚雲鳳、“白衣神童小劍魔”白老白一子,這四位被江湖同道們稱之為“峨眉四大劍俠”。那麼作為普度的師弟,冰山北極島島主“長發道長風上人”雪竹蓮座下正好也有四個徒弟,故而這四位門人被書友們仿照“峨眉四劍”稱之為“冰山四劍”,分别是“霹靂狂風水上浮舟”諸葛元英、“鎮北海惡面昆侖叟”上官風、“飛飛上人”諸葛隋、“一聲鑼響鎮乾坤诙諧老人瞽目劍客”鄒瑞鄒化昌。

不過這個組合存在很多問題,抛開筆墨較少的上官風和諸葛隋,先說諸葛元英。閻王寨篇章,蔣平的侄子蔣小義出世并斬殺了水怪“墨魚”,為開封府赢下重要一陣,是以讓他有些飄飄然,尤其是對成名已久的三哥徐良口服心不服,其中最大一個原因就是師承,按照單老的表述,當時蔣小義心中想的是“三哥的老師是誰?什麼金睛好鬥梅良祖、雲中鶴魏真,怎麼和我老師比?我老師乃是赫赫有名的諸葛元英,那是和長發道人雪竹蓮齊名的人物”。也就是說在最早的設定中,諸葛元英并不是雪竹蓮的徒弟,而是與其平起平坐的江湖巨擘。

白眉大俠:“冰山四劍”能否算得上書中的一流劍客?

蓮花觀篇章,鄒瑞以一個瞎眼老花子的形象出世,正式自報家門時直接驚退了飛劍仙朱亮和金掌佛禅,當時單老通過鄒化昌的自述說得清清楚楚——小老兒家住冰山北極島,有個大師兄叫作長發道長雪竹蓮!也就是說在當時的設定中,鄒瑞和雪竹蓮是一師之徒。後來他和郭長達對峙時還提到自己和飛雲道長同齡,都是一百零三歲,這就更坐實了自己頗高的輩分和地位。

但是随着劇情的深入,雪竹蓮被擡到了一個新高度,成了普度的師弟、于和的師兄“武林三聖”之一,同時又交代了有關雪竹蓮徒弟們的資訊,諸葛元英、鄒瑞這兩位原來雪竹蓮的同輩和上官風、諸葛隋一樣,都成了雪竹蓮的徒弟,“冰山四大劍俠”的說法也從此刻起出現了。

白眉大俠:“冰山四劍”能否算得上書中的一流劍客?

俠劍客在《白眉大俠》中的定義

傳統意義上,劍俠指的是以劍為兵器的俠客,拆分為劍客和俠客的話,前者指以劍為兵器的江湖人士、武林高手;後者則是指的是行俠仗義、除暴安良的江湖高手。他們一個與所使用兵器有關,另一個則是與品性息息相關。但是在單老的評書中(包括但不限于《白眉大俠》),這兩個流傳了多年的名詞釋義被推翻了,并賦予了全新定義。

按照單老的新定義,劍客、俠客皆為武功水準檔次劃分的專屬名詞,也就是說它們與使用兵器、人格品行再無關系,如何稱呼全在武功強弱,劍客>俠客,再往下還有義士、勇士。前期劍客較少時還好,到了後來俠客幾乎沒了容身之地,劍客一抓一大把,于是單老又将劍客分為多種,話裡話外那些叫做“劍魔”、“劍仙”的人物級别還要高于劍客。

白眉大俠:“冰山四劍”能否算得上書中的一流劍客?

但是後來的這種解釋多少有些畫蛇添足,還導緻了自相沖突,比如白一子被稱作“劍魔”,陶福安則叫作“劍仙”,但是他們的功夫都不如“金燈劍客”夏遂良。白一子雖然與夏遂良三度大戰,結果各取一勝,平局一場,但是從三教堂公平對決三百合不分勝負後的狀态明顯能看出夏遂良起碼在理論上要強于白一子。

而陶福安更是遠不如夏遂良。别看他出場時單老對其大加贊譽,但實際上在夏遂良尚未動用全力的情況下,二人交戰四十合陶福安便力不從心,虧得萬年古佛師徒及時趕到,否則陶福安怕是就要飲恨當場。由此可見,所謂劍魔、劍仙實力高于劍客是說不通的。

其實用以劃分檔次的名詞完全可以換個稱謂,尤其是俠客愚以為用在這裡真心不合适,隻要武功到了,無論是作奸犯科之徒還是尋花問柳之輩皆可稱“俠”,即便知道所指代的意義不同,依然要多别扭有多别扭。

不過話說回來,書既然是單老自己編撰的,那麼如何設定自然都是人家說了算,我們也隻能按照原書的設定來進行分析解讀。就武功水準來看,諸葛元英、上官風、諸葛隋、鄒化昌自然達到了所謂劍客的水準,即使鄒瑞的實力一直遭到诟病,但他報名驚退朱亮和佛禅(朱亮曾被單老稱作“劍客裡面頭一排的”,有沒有水分不說,但劍客的實力肯定是有的),再加上比之郭長達,鄒化昌差得不是很多,是以“冰山四劍”夠得上劍客這個級别應該沒什麼争議。

白眉大俠:“冰山四劍”能否算得上書中的一流劍客?

一流劍客的水準定位

一流必然是好的,甚至從某種程度上講,稱之為“天花闆”都不為過,形容一個人在某一方面是當世一流,這肯定是褒義。不過在武評中一流雖然也是高手,但是不是頂尖還真不好确定,因為随着時代的發展,為了突出沒有最好隻有更好,很多高于一流的新名詞随之而來,比如最常見的“超一流”,一聽就超過了一流,這些都是自己随便設定的,哪怕在超一流之上再提到什麼神級、仙級也不意外。

是以要想判斷冰山四劍夠不夠得上一流劍客,首先要确定或者說明确等級上限的稱謂是什麼,這點在原書中肯定是找不到答案,因為出場吊炸天後期戰五渣的俠劍客比比皆是,是以我們可以自行進行檔次劃分。個人将書中人物分為超一流、一流、準一流、二流、準二流、三流……以此類推。

超一流毫無疑問是于和,畢竟于和二十合就打得雪竹蓮吐血,普度、雪竹聯手七大劍客才将于和擊敗,是以于和的武功超過兩位師兄一個檔次是毋庸置疑的。如果說有人能勉強跟于和比肩,那就隻有最後出場的金昌,甭管人家是不是憑借輕功取巧,總之金泰鬥和于和戰了三十合不分勝負,還盜走了武聖人背後的寶劍。另外誰能說輕功不是武功的一部分呢?當然了,如果死活說金昌硬實力不行就靠輕功也沒關系,畢竟我們今天主要是判斷“冰山四劍”的水準,其他人捋順個大概就好。

白眉大俠:“冰山四劍”能否算得上書中的一流劍客?

超一之下便是一流劍客,有兩位——普度、雪竹蓮,單老明确提到過兄弟二人的本事隻差那麼一頭發絲,武功水準自然是在伯仲之間。由于雪竹蓮表現得比較糟糕,是以很多人說還不如頗為出彩的夏遂良,但書中借于和的心理描寫稱若雪竹蓮對夏遂良動手,夏遂良必死無疑,說明盡管普度和雪竹蓮的水準明顯不如于和,卻也不是夏遂良一個晚輩可以相提并論的。

準一流是天榜第四到第六的三位,夏遂良、萬年古佛、白一子。海上大戰夏遂良和喃喃羅漢大戰過百合不分勝負,單老再度給出“頭發絲”理論。而白一子和夏遂良我們剛才提到過,二人先後大戰過三次,第一次白一子趁夏遂良力竭輕松勝出;第二次二人先比拳腳,後比兵器,大戰三百合沒分勝負;第三次則是在小蓬萊碧霞宮,夏遂良率領昆侖僧和古月和尚圍毆小劍魔,将其重傷擒獲。是以三戰總體來說是一個持平的局面,細微差距在于夏遂良在大戰後很快恢複,白一子雖經過休息卻無再戰之力。

白眉大俠:“冰山四劍”能否算得上書中的一流劍客?

再往下便是二流水準的龍雲鳳、王猿、陶福安等等,由于天榜高手排名本身就存在一些讓人難以信服的争議,而我們今天讨論的重點也不在這裡,是以再往下就不繼續闡述分析了。

說回到主題——冰山四劍。已經排到二流依舊不見身影,顯然按照這樣的檔次劃分是無法達到一流水準的。天榜十四位劍客足夠填補到準二流。天榜之外還有馬鳳姑、尚雲鳳等人的存在,是以冰山四劍中的諸葛元英、上官風、諸葛隋大緻可以算作天榜之外的第二梯隊或者第三梯隊,與昆侖僧、計成達等人差不多。而曾經被設定為雪竹蓮師弟的鄒化昌比之三人至少還要低一個段位,甚至全書結束時的徐良都未必比他差。

白眉大俠:“冰山四劍”能否算得上書中的一流劍客?

綜上所述,如果按照從一到十來為書中的劍客進行梯隊分級,“冰山四劍”中的諸葛元英、上官風、諸葛隋大緻處于第七梯隊,鄒化昌則為第八或九梯隊。那也也就是說除非在一流之上再設定至少七個檔次,才能将四大劍俠稱作一流劍客,不過那樣的劍客除了贻笑大方,還有什麼意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