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舊雨新知在梅邊”,魏海敏和衆好友把演唱會變成“神仙會”

作者:藝綻

一桌兩椅變成了一桌三椅,名家演唱會同時也成了“神仙茶話會”;一首首經典名段,伴随一段段梨園佳話,被平劇名角魏海敏和衆好友以新穎生動的方式一一呈現。4月19日晚,在國家大劇院舉辦的“舊雨新知在梅邊”梅派經典演劇曲集中,梅葆玖大弟子魏海敏特邀譚孝曾、陳霖蒼、朱強、張克等多位平劇名家,邊喝茶邊聊天邊表演,帶來了一場别開生面的演出。這也是繼《生死恨》《洛神》之後,魏海敏為紀念梅蘭芳誕辰130周年、梅葆玖誕辰90周年舉辦的“在梅邊”系列演出的第三場,充分展現了她對梅派藝術和梅派精神的傳承與求索。

在觀衆們的熱烈掌聲中,一襲華美白裙優雅登場的魏海敏,率先請出的是譚門第六代傳人、著名平劇表演藝術家譚孝曾。二人共同表演了《打漁殺家》和《四郎探母》的精彩選段,又娓娓道來譚、梅兩家幾代人跨越100多年的深情厚誼。

譚孝曾告訴大家,自己的高祖譚鑫培跟梅蘭芳的祖父梅巧玲關系就很好,并且都曾作為梨園前輩名家,共同出現在“同光名伶十三絕”的清朝名畫裡。65歲的譚鑫培曾和18歲的梅畹華,也就是後來的梅蘭芳同台演出,從此奠定了梅譚兩家的合作關系。譚孝曾的祖父譚富英和梅蘭芳也合作多年。1962年,梅蘭芳逝世一周年時,正在住院的譚富英堅持抱病趕去參加人民劇場舉辦的紀念演出,足見交情深厚。梅蘭芳還曾親自給梅葆玖和譚孝曾的父親譚元壽說戲,促成二人合作。梅葆玖不僅和譚元壽合作了半個多世紀,而且還提攜過譚孝曾、譚正岩父子,分别與他們同台演出過。“譚梅兩家幾代人的淵源,見證了平劇藝術的薪火相傳。”譚孝曾和魏海敏分别作為譚派、梅派後人,此次攜手同台,也是延續梨園佳話。

“舊雨新知在梅邊”,魏海敏和衆好友把演唱會變成“神仙會”

被稱為“大師哥”的張學津大弟子、著名老生名角朱強和被稱為“大師姐”的梅葆玖大弟子魏海敏更是經常合作的默契搭檔,二人共同演唱了《三娘教子》選段。魏海敏一身盡顯身材的深色禮服,不僅充分展現出她的身段功夫,設計獨特的長袖飄飄也被她舞出了水袖味道。魏海敏還帶來一段當年她與張學津同台演出《三娘教子》時梅葆玖親自錄制的視訊,足見師徒深情。多才多藝、诙諧幽默的朱強還講起了平劇大師張君秋、梅葆玖、袁世海等人的生活轶事,他惟妙惟肖的模仿引得台下笑聲一片,也讓觀衆們見識到了藝術家們生活中可親可愛的一面。

曾經同時拜程正泰、譚元壽、馬長禮及香港名票丁存坤四位名家為師的著名楊派老生張克,不僅和魏海敏共同合作了一段《武家坡》,在講述自己當年和梅葆玖一起為電影《梅蘭芳》配音時,還學起了梅葆玖吃蘋果的樣子。魏海敏回憶自己當年拜師梅葆玖之後,來北京向老師和同行學習發聲方法,提到身為馬連良之女、梅蘭芳幹女兒的好友馬小曼時,幾句生動傳神的模仿也令人叫絕。

“三生”之後登場的“一淨”,是演而優則導的著名平劇花臉演員、尚長榮弟子陳霖蒼,其外祖父是平劇言派創始人言菊朋,父親是平劇四小名旦之一陳永玲。陳霖蒼當年曾跟父親一起看過梅蘭芳表演《貴妃醉酒》,至今讓他難忘梅大師對于藝術的不斷創新和探索。魏海敏在拜師梅葆玖之前,曾在香港向陳永玲學過戲,還曾與陳霖蒼合作演出過《霸王别姬》。當晚,67歲的魏海敏與78歲的陳霖蒼二人再次同台合作這出經典之作經典片段,雖然是清唱,但都寶刀不老,感情飽滿真摯,催人淚下,引得觀衆一片叫好。

“舊雨新知在梅邊”,魏海敏和衆好友把演唱會變成“神仙會”

演出還邀請了多位青年梅派演員登台,并與朱強、張克等名家合作,演唱了《西施》《三堂會審》等經典唱段。最後,換上一身仙氣飄飄白色華服翩翩登場的魏海敏,演唱了梅蘭芳确立其“四大名旦”地位的梅派經典《太真外傳》,盡顯梅派迷人風韻。

“舊雨新知在梅邊”,魏海敏和衆好友把演唱會變成“神仙會”

演出結束後,一群連看三天演出的魏海敏戲迷們終于在台下見到了自己的偶像,喜悅之情溢于言表。他們大都非常年輕,很多都是高校學生,有人手寫了長信向魏海敏老師表達自己的熱情,有人用魏海敏演出劇照印制了各種精美卡片免費送給其他觀衆,還有人表示因為看魏海敏的演出而愛上平劇,并立志從事戲曲藝術相關工作。

魏海敏透露,去年她遵循着梅蘭芳大師足迹去了一趟美國,在很多所大學做了關于平劇藝術的演講,效果非常好。而且就在飛機馬上起飛的時候,她收到了來自北京要舉行盛大“紀梅”活動的邀請,這讓她感覺是個“好預兆”,也讓她更加思考:“梅蘭芳大師1930年代就把我們的平劇推向了國際,那麼,我們這一代戲曲人又應該做些什麼呢?”而這連續三天風格不同,各具特色的精彩演出,還有同行與觀衆們的态度與回報,都證明她已經做出了最好的回答。 攝影 葉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