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縣令連生九子皆無故夭折,老乞丐:你看房頂有什麼

作者:創易重要

縣令連生九子皆無故夭折,老乞丐:你看房頂有什麼

在遙遠的古代,有個名叫青陽的小縣城,這裡的縣令姓李,是個為人正直、深受百姓愛戴的好官。然而,李縣令家中卻有一樁怪事,讓他愁腸百結。原來,李縣令接連生了九個兒子,每個兒子都健康可愛,可奇怪的是,這些孩子無一例外,都在周歲之前無故夭折,無一幸免。

李縣令請了無數名醫、術士前來檢視,卻都查不出個是以然來。一時間,青陽縣城裡謠言四起,有人說李縣令家中了邪,有人說是遭到了天譴。李縣令心中雖苦,卻也隻能默默承受,每日裡看着妻子以淚洗面,他的心也如同被刀割一般。

這一日,李縣令正在書房裡唉聲歎氣,忽聽得門外傳來一陣乞讨之聲。他出門一看,隻見一個衣衫褴褛的老乞丐坐在門前,手裡拄着一根破舊的拐杖,臉上溝壑縱橫,眼中卻閃爍着智慧的光芒。

李縣令心善,便命人取了些吃食和銀兩送給老乞丐。老乞丐接過東西,卻并不急着離開,而是擡起頭,深深地看了李縣令一眼,說道:“老爺,我看您印堂發黑,家中似有隐憂啊。”

李縣令一聽這話,心中不禁一動。他心想,這老乞丐看似普通,卻似乎有些門道,說不定能看出些什麼。于是,他便将家中連生九子皆夭折的怪事告訴了老乞丐。

老乞丐聽完,沉默片刻,然後緩緩說道:“老爺,您可否帶我到府上四處看看?”李縣令心想,這老乞丐或許真能看出些什麼,便點頭答應。

縣令連生九子皆無故夭折,老乞丐:你看房頂有什麼

兩人來到府中,老乞丐走走停停,時而擡頭望天,時而低頭沉思。李縣令在一旁看得心急如焚,卻又不敢打擾。終于,老乞丐停下了腳步,指着府中的一處院落說道:“老爺,問題就出在這裡。”

李縣令順着老乞丐的手指看去,隻見那院落中有一間屋子,正是他九個兒子生前居住的地方。他心中一緊,忙問道:“這屋子有何不妥?”

老乞丐搖了搖頭,說道:“屋子本身并無不妥,但你看那房頂之上,有何物?”

李縣令擡頭望去,隻見房頂上除了瓦片,空無一物。他不禁有些疑惑,問道:“房頂之上并無他物,老丈何出此言?”

老乞丐微微一笑,說道:“老爺,您再看仔細些。”

李縣令聞言,又仔細看了看房頂,這回他看到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原來,在瓦片之間的縫隙裡,似乎隐藏着一些黑色的東西,像是小蟲子一般。他心中一驚,忙問道:“那些黑色的是什麼?”

老乞丐沉聲道:“那些不是蟲子,而是怨氣所化的黑影。您的九個兒子,都是被這些黑影所害。”

李縣令聽得目瞪口呆,他從未聽說過這樣的事情,心中既驚又怒。他問道:“這些黑影從何而來?又為何要害我兒?”

老乞丐歎了口氣,說道:“這恐怕與您府上的風水有關。這屋子建于何地?可有什麼特殊之處?”

李縣令想了想,說道:“這屋子是當年我爺爺在世時建造的,據說選址時請了一位風水大師指點。這裡原本是片荒地,風水大師說此地雖荒涼,卻藏有龍脈之氣,是個福地。于是爺爺便在此地建了這屋子,作為子孫後代的居所。”

老乞丐點了點頭,說道:“原來如此。風水之事,玄妙莫測。有時候,看似福地,實則暗藏禍端。這屋子建在龍脈之上,本應是好事,但隻怕那風水大師看錯了方位,或者有什麼遺漏之處,導緻龍脈之氣變成了煞氣,這才害了您的兒子們。”

李縣令聽得心驚肉跳,他忙問道:“那該如何是好?請老丈指點迷津。”

老乞丐沉思片刻,說道:“要解此禍,需先找出煞氣之源。我看這屋子四周,似乎有些不對勁。明日一早,我再來細細檢視。今夜,您先讓人在房頂撒上石灰粉,看看那些黑影是否會顯現出來。”

李縣令連忙應允,命人照辦。當晚,他一夜未眠,心中忐忑不安。直到次日清晨,老乞丐再次來到府中。

縣令連生九子皆無故夭折,老乞丐:你看房頂有什麼

兩人來到那間屋子前,隻見房頂上撒滿了石灰粉。老乞丐仔細觀察了一番,然後指着一處說道:“這裡,就是煞氣之源。”

李縣令順着老乞丐的手指看去,隻見那裡有一個小小的凹陷,似乎是個洞口。他心中一驚,忙問道:“這洞口是何物所留?又通向何處?”

老乞丐搖了搖頭,說道:“這洞口非人力所為,乃是地底之物自行穿破而出。至于通向何處,還需進一步檢視。不過,我可以肯定的是,這洞口便是煞氣之源,您的兒子們都是被這煞氣所侵,才會夭折。”

李縣令聽得臉色蒼白,他顫聲問道:“那該如何是好?這煞氣能否驅除?”

老乞丐沉吟片刻,說道:“驅除煞氣并非易事,需要找到根源,才能徹底解決。不過,我可以先暫時壓制住這煞氣,讓您的府上暫時恢複安甯。至于如何找到根源并驅除煞氣,我還需細細查探一番。”

李縣令聞言,心中稍安,連忙道謝。老乞丐便取出一張黃符,口中念念有詞,然後将黃符貼在洞口之上。隻見黃符上金光一閃,那洞口便漸漸閉合,仿佛從未存在過一般。

縣令連生九子皆無故夭折,老乞丐:你看房頂有什麼

李縣令看得目瞪口呆,心中對老乞丐的本事佩服得五體投地。他忙問道:“老丈,您這黃符如此神奇,不知是何來曆?”

老乞丐微微一笑,說道:“這黃符乃是我師門傳承之物,具有驅邪避兇之效。不過,要想真正解決問題,還需找到煞氣的根源。我會在府中四處查探一番,看看能否找到線索。”

李縣令連忙應允,命人為老乞丐準備住處,以便他随時查探。接下來的幾日裡,老乞丐在府中四處走動,時而停下腳步仔細檢視,時而閉目沉思。李縣令也不敢多問,隻是靜靜地等待。

終于,在第五天的傍晚,老乞丐找到了煞氣的根源。原來,這煞氣竟是從府中的一口古井中冒出來的。那古井位于府中的後花園裡,平日裡少有人至,是以一直未曾引起注意。

老乞丐告訴李縣令,這口古井原本是一處靈泉,但不知何時被人封印,導緻靈泉變成了煞泉。煞氣源源不斷地從井中冒出,侵入了府中的每一個角落,這才導緻了李縣令的兒子們接連夭折。

李縣令聽得心驚肉跳,他忙問道:“那該如何是好?如何才能封印這煞泉?”

老乞丐沉思片刻,說道:“要封印煞泉,需用一件法器。我師門中有一件寶物,名為‘鎮煞鈴’,可鎮壓一切邪祟煞氣。隻是,這寶物不在我手中,需回師門去取。我明日便啟程回師門,取來鎮煞鈴,為您封印煞泉。”

縣令連生九子皆無故夭折,老乞丐:你看房頂有什麼

李縣令聞言,感激涕零,連忙命人準備厚禮,送老乞丐回師門。老乞丐卻擺擺手,說道:“我師門中人,不求名利,隻願世間安甯。您的心意我領了,但禮物就不必了。”說完,他便轉身離去,消失在夜色之中。

李縣令望着老乞丐離去的背影,心中充滿了感激和敬意。他知道,自己終于遇到了能夠解決家中禍事的人。他默默地祈禱着,希望老乞丐能夠順利取回鎮煞鈴,封印煞泉,讓家中恢複安甯。

幾天後,老乞丐帶着鎮煞鈴回到了青陽縣城。他來到李縣令的府中,在古井邊擺下法壇,開始施展法術。隻見他手持鎮煞鈴,口中念念有詞,鈴聲悠揚,回蕩在夜空中。漸漸地,古井中冒出的煞氣開始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清新的氣息。

李縣令和家人站在一旁,看着這一幕,心中充滿了希望和感激。他們知道,自己終于擺脫了多年的厄運,迎來了新的生活。

從此以後,李縣令的家中再也沒有發生過怪事,他的夫人又接連生下了幾個健康可愛的孩子。而老乞丐也功成身退,繼續他的雲遊生涯。青陽縣城的人們都傳頌着這段故事,将老乞丐視為神仙一般的人物。而李縣令也始終銘記着老乞丐的恩情,将他視為家中的恩人,世代相傳。自那日起,青陽縣城的李府便恢複了往日的甯靜與祥和。李縣令的夫人接連生下了幾個健康的孩子,每一個都活潑可愛,聰明伶俐。李縣令對這幾個孩子寵愛有加,同時也對他們寄予了厚望。

而那位老乞丐,在封印了煞泉之後,便悄然離開了青陽縣城,繼續他的雲遊生涯。李縣令曾多次派人去尋找他,想要表達謝意,卻都無功而返。他知道,老乞丐是位高人,不願意被世俗所擾,便也不再強求。

李縣令在府中設立了一間祠堂,專門供奉那位老乞丐的牌位,将他視為家中的恩人,世代相傳。每逢佳節,李家人都會前往祠堂祭拜,感謝老乞丐的救命之恩。

縣令連生九子皆無故夭折,老乞丐:你看房頂有什麼

轉眼間,幾十年過去了,李家的子孫們都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而那段關于老乞丐和煞泉的故事,也被李家人代代相傳,成為了家族中最為珍貴的記憶。

有一日,青陽縣城迎來了一位年輕的道士。這道士道行高深,容貌俊朗,一時間引起了城中的轟動。李縣令聽聞此事後,便派人将道士請到了府中,想要與他交流一番。

道士來到李府,與李縣令相談甚歡。在交談中,李縣令提到了家中曾經遭遇的怪事,以及那位老乞丐的恩情。道士聽後,眼中閃過一絲異色,他問道:“老丈可否較長的描述一下那位老乞丐的相貌特征?”

李縣令想了想,說道:“那位老乞丐須發皆白,但雙目炯炯有神。他身材瘦削,但步履穩健。最特别的是,他手中總是拄着一根破舊的拐杖,那拐杖似乎是他最為珍視的物件。”

道士聽後,點了點頭,說道:“我或許知道這位老乞丐的身份。”

李縣令聞言,心中一驚,忙問道:“道長可知他是何人?如今又在何處?”

道士微微一笑,說道:“那位老乞丐,乃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逍遙子’。他一生行俠仗義,扶危濟困,是位真正的高人。至于他如今在何處,我也不得而知。他行蹤飄忽不定,或許已經離開了這片土地,繼續他的雲遊生涯。”

縣令連生九子皆無故夭折,老乞丐:你看房頂有什麼

李縣令聽得目瞪口呆,他沒想到那位恩人竟然是一位江湖上的傳奇人物。他心中充滿了敬意和感激,對道士說道:“多謝道長告知此事。我會将這份恩情銘記于心,代代相傳。”

道士點了點頭,說道:“恩情确實應該銘記。不過,更重要的是要将這份善良和正義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受益。”

兩人相視一笑,心中的距離瞬間拉近了許多。李縣令知道,這位年輕的道士将是他生命中的又一位貴人。

自那以後,李縣令與道士成為了莫逆之交。他們經常一起探讨道義、修行之事,共同追求着更高的境界。而那段關于老乞丐和煞泉的故事,也成為了他們友誼的見證和紐帶。

在青陽縣城的傳說中,李縣令和那位道士的故事被傳頌了許久。他們的事迹激勵着人們追求善良、正義和真理,成為了這座小城裡最為動人的傳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