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康熙下棋輸給侍衛,10天後侍衛曝屍荒野,康熙說出8字成千古名言

作者:卓越

康熙對于大清朝而言,有着極其特殊的意義。他8歲即位,14歲便親政,在位期間平三藩,西征葛爾丹,一舉确定了大清朝的版圖。

康熙在位期間,大清朝的版圖面積達到了驚人的1300萬,耕地面積較順治時期,翻了一倍有餘,完全做到了“無尺寸之荒蕪”。

康熙下棋輸給侍衛,10天後侍衛曝屍荒野,康熙說出8字成千古名言

是以,後世對康熙的評價頗高:

文治武功,蔚然可觀;個人修為,将至頂點;

康熙開創了如此的盛世,并且收獲了良好的口碑。又有能力又灑脫,成為了幾代清君主的偶像。

乾隆便為了不超過自己的爺爺康熙,進而提前退位,讓康熙獨自享受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的殊榮。

榮耀歸榮耀,人紅是非多,發生在康熙身上的“花邊新聞”也還真不少。康熙、乾隆、慈禧,成為了地攤文學的常客,撐起了曆史“娛樂圈”的半邊天。

康熙下棋輸給侍衛,10天後侍衛曝屍荒野,康熙說出8字成千古名言

康熙身上的風流趣事

康熙在清朝皇帝中,也算得上是勤政愛民,但這并不影響他“娛樂”。雖然康熙沒有留下像乾隆“七下江南”的風流事,在影視作品中,不還有個《康熙微服私訪記》嘛。

雖然這屬于藝術,或許,當年康熙還真就喜歡沒事出來溜達溜達。

有個叫馬國賢的外國人,曾經在大清宮廷内生活了十三年之久,後回國之後,還寫了本《清廷十三載》,其中便記錄了康熙皇帝扔蛇來戲弄裹腳的女子,這等“土味”玩笑,搞不懂為何康熙玩得還津津有味。

按照道理來說,這種“惡趣味”是小孩子喜歡的遊戲,康熙皇帝不應該如此。這或許就是馬國賢回國後為吸引眼球而杜撰的情節。

康熙下棋輸給侍衛,10天後侍衛曝屍荒野,康熙說出8字成千古名言

除此之外,《清史稿》還記錄了一件趣事。當年康熙東征西讨沒少花錢,眼看大清朝的國庫都要被他折騰空了。康熙皇帝也自我反思,積極想對策。

他注意到,内務府用在吃喝方面的花銷太大,他便想和老百姓一樣,吃一吃窩窩頭和鹹菜,省點錢。

但實施了一段時間之後,康熙發現,并沒有省下錢。将有關人員叫來一問,才搞清楚。原來,皇帝的飯菜都有成熟的供應鍊,如果皇帝不用,這些東西就會扔掉。其中很多的原材料,都是早早預定了的。

是以,即便是這些菜不供給皇帝吃,皇家貢品也不允許别人擅自享用,不少東西就這樣在庫裡腐爛了。

再就是窩窩頭和小鹹菜,每一餐,後廚都要蒸數百個窩窩頭,在其中選個頭最好,成色最好的幾個供給皇帝。鹹菜,更是優中選優,這樣折騰下來,一點錢沒省下,還多花了不少錢。于是康熙下令,以後誰也不能私自改變“食譜”。

康熙下棋輸給侍衛,10天後侍衛曝屍荒野,康熙說出8字成千古名言

康熙與侍衛下棋是怎麼一回事

在古代,下棋是一項考驗智商的遊戲。康熙皇帝也愛下棋,沒事就喜歡和大臣們對上幾局。輸赢這事原本不需要格外在意,但還是要搞明白,皇帝為何要找身邊人下棋?還不是為了找樂子嗎?

那如果在對局時将皇帝殺得灰頭土臉,皇帝那還是找樂子嗎?這不成了找虐了。是以,與皇帝下棋,亦或者是與上司下棋,一定要秉承一個原則,那就是:過程要跌宕起伏,但一定要惜敗。

康熙皇帝與大臣下棋,沒有一個是康熙的對手。康熙心裡也明白,大臣們很可能在讓着他,但他又不能怪别人。

于是,他便開始公開召集對手,并且開出條件,誰要是能打敗自己,賞賜白銀百兩,官升三級。

康熙下棋輸給侍衛,10天後侍衛曝屍荒野,康熙說出8字成千古名言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一個叫仁福的侍衛主動報名,與康熙對弈。侍衛初生牛犢不怕虎,将康熙殺得連連敗退,眼看就要頂不住了。

要說這小子也是,惜敗不好掌握,搞個僥幸獲勝也行。照這個形式下去,康熙将輸得很沒有面子。

于是,旁邊的小太監連忙出來解圍:“陛下,山上有一隻猛虎。”康熙聽了,忙站起身,對着仁福說:“你先在這等着,等我獵完老虎,再接着下棋。”

十天後,侍衛暴屍荒野

康熙興緻勃勃地殺向山頂,老虎沒打到,打到一隻梅花鹿。康熙把下棋這事忘到了腦後,陪同的人,誰也不敢提醒康熙下棋的事。

一連十天過去,仁福一直沒出現在康熙身邊,等到康熙想起來找他時,這個侍衛還在原地等他,餓死在了原地。

如果是其他時候,或許有人會主動給仁福送飯,亦或者是向康熙提個醒,但這件事太尴尬,誰也不想前去湊這個黴頭,仁福以如此方式離開了人世。

康熙下棋輸給侍衛,10天後侍衛曝屍荒野,康熙說出8字成千古名言

或許隻有這樣,康熙才不會尴尬,畢竟那局棋,康熙始終沒有輸。

康熙心裡明白,仁福之是以會死,根本原因還是在自己這裡,于是便寫下了“罪己诏”,并自責地說道:“君而無信,何以為君?”

從康熙這句話中可以細細品出,康熙并沒有真正忘了下棋這事,隻不過是不想承擔輸了的結果。但一局棋葬送了一條生命,乾隆最終反思自己,說了這八字,成為了千古名言。

後記

在封建社會,一條生命還比不過一盤棋的輸赢,實在是令人感到痛心。

再者這件事也告訴我們,做事要看得清,看得明,要學會站在對方的角度上思考問題,智商與情商結合起來,才會将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