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事關小肚子,這件事上熱搜,醫生緊急提醒:千萬别信

作者:靖遠釋出

近日,微網誌話題 #女性的小肚子是為了保護子宮卵巢# 沖上熱搜,引發廣泛關注。不少人信以為真,紛紛表示:“終于為小肚子找到存在的意義了!”“有被安慰到!”

事關小肚子,這件事上熱搜,醫生緊急提醒:千萬别信

但其實這個說法不嚴謹。子宮和卵巢主要靠骨盆保護,靠韌帶固定,脂肪沒有包裹着子宮卵巢,所起的保護作用也很小。而且脂肪太少、太多都不好,保持适中是關鍵。

事關小肚子,這件事上熱搜,醫生緊急提醒:千萬别信

圖庫版權圖檔,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小肚子保護不到子宮和卵巢

人體軀幹内的空間按上、中、下大緻可分為三個部分:胸腔、腹腔和盆腔。胸腔由肋骨保護着心肺;腹腔内有胃、腸、肝、膽等多個參與消化的器官,骨骼對它的限制少,什麼時候想多吃點都友善;腹腔下方是骨盆,骨盆裡的空間稱為盆腔,子宮、卵巢、膀胱、直腸都在裡面。

事關小肚子,這件事上熱搜,醫生緊急提醒:千萬别信

圖檔來自wiki

順着肚臍眼一路往下可以摸到骨盆在身體前方的邊界,叫做恥骨聯合,這是區分腹部和會陰部的一個标志點。當我們談及“小肚子”時,指的一般是肚臍到恥骨聯合之間的區域,這時,問題就來了。

子宮和卵巢位于盆腔内,基本上不會超出恥骨聯合的平面,我們進行婦科檢查時,也往往需要特地将子宮向上托舉,才能從腹部觸及正常子宮的頂部。小肚子後面壓根不是子宮和卵巢,它又如何對子宮和卵巢提供保護呢?是以不要指望靠小肚子來保護子宮和卵巢了。

真正保護者:骨盆和韌帶

就像頭骨之于大腦、肋骨之于心肺一樣,骨盆為子宮和卵巢提供了堅實的保護,但除此之外,韌帶的固定作用也功不可沒。

盆腔裡的子宮和卵巢并非像鍋碗瓢盆那樣碼放在櫥櫃裡,它們都有各自的韌帶確定它們保持在相對穩定的位置。子宮有四組韌帶,有的從下方固定住子宮,防止它從陰道脫垂下去;有的從兩側維持子宮在正中的位置,不會左右扭轉;有的則維持子宮向前傾斜和向前彎曲的形态。兩側的卵巢也各有兩條韌帶,一條連接配接骨盆,一條連接配接子宮,確定卵巢總是在相對固定的位置上。

有了骨盆的保護,子宮和卵巢這兩個重要的器官輕易不會受到外力的沖擊;有了韌帶的固定,子宮和卵巢也不會在翻身、跳躍等大幅活動時随意扭轉或者滾作一團,自己和自己互相傷害。是以說,骨盆和韌帶才是子宮和卵巢真正的保護者。

事關小肚子,這件事上熱搜,醫生緊急提醒:千萬别信

圖庫版權圖檔,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脂肪起到的作用

熱搜話題中還提到:“子宮、卵巢、輸卵管,被柔軟的腹部脂肪緊緊包裹着”,這句話或許讓一些朋友仍然心存期待:或許脂肪多少還是有點保護作用的?我們快遞運送易碎品時,常常在周圍填充泡沫用來減震,脂肪是不是也能這樣保護子宮和卵巢呢?

答案依然是:很遺憾,并沒有。

如果你仔細看下面的圖檔,就會發現其實子宮和卵巢周圍都很幹淨,并沒有脂肪“緊緊包裹”。婦科醫生們做子宮、卵巢、輸卵管的手術時,也從來沒有包裹着它們的脂肪需要揭開。圖中标注“脂肪”的黃色組織是腸系膜或者大網膜的脂肪,它們有保溫功能,對于胃腸有緩沖、減震和保護作用,還參與一些免疫、代謝過程,對于胃腸很重要,卻并不直接保護子宮和卵巢。

事關小肚子,這件事上熱搜,醫生緊急提醒:千萬别信

微網誌截圖

而回到本文主題,“小肚子”的産生主要由于下腹部皮下脂肪的累積,大網膜和腸系膜的脂肪屬于内髒脂肪,和皮下脂肪之間隔着多層肌肉和筋膜,其實是兩回事。内髒脂肪本身就沒有直接保護子宮和卵巢,以此論證皮下脂肪有保護作用就更沒有說服力了。

不過,脂肪對于子宮和卵巢并不是一點用都沒有。人體需要适量的脂肪維持多種生理功能,脂肪太少或者太多都不好。

低體重會增加感染風險,這意味着太瘦的人更容易感冒、流感或被其他病原體侵襲,體脂率過低還會導緻下丘腦性閉經,影響雌激素水準,進而導緻骨量流失及其他低雌激素相關的問題。

脂肪過多的危害就不用多說了,單就女性生殖系統健康而言,體脂過多可影響排卵和月經周期,還可能會增加子宮内膜異位症、子宮肌瘤、子宮内膜息肉、子宮内膜癌、卵巢癌等疾病的發病風險,長期體脂過多還會影響盆底功能,導緻盆腔髒器脫垂、壓力性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礙疾病。對于有生育計劃的女性來說,肥胖也是受孕和孕期健康的不利因素。

是以,太瘦和太胖都不健康。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健康成年人(18~64 歲)的BMI(計算方法和機關:體重 kg÷身高 m 的平方)保持在 18.5~23.9kg/m2,65 歲以上老年人的 BMI 應該略高,為 20~26.9kg/m2。隻要體脂在合适範圍内,有一點小肚子也不用焦慮,健康本身就是美麗的!至于子宮和卵巢,它們有骨盆和韌帶保護,就不要對小肚子寄予太多的期待啦!

參考文獻

[1] Dobner J, Kaser S. Body mass index and the risk of infection - from underweight to obesity. Clin Microbiol Infect. 2018;24(1):24-28. doi:10.1016/j.cmi.2017.02.013

[2] Lambrinoudaki I, Papadimitriou D. Pathophysiology of bone loss in the female athlete. Ann N Y Acad Sci. 2010;1205:45-50. doi:10.1111/j.1749-6632.2010.05681.x

[3] Broughton DE, Moley KH. Obesity and female infertility: potential mediators of obesity's impact. Fertil Steril. 2017;107(4):840-847. doi:10.1016/j.fertnstert.2017.01.017

[4] Pantelis A, Machairiotis N, Lapatsanis DP. The Formidable yet Unresolved Interplay between Endometriosis and Obesity. ScientificWorldJournal. 2021;2021:6653677. Published 2021 Apr 20. doi:10.1155/2021/6653677

[5] Pavone D, Clemenza S, Sorbi F, Fambrini M, Petraglia F. Epidemiology and Risk Factors of Uterine Fibroids. Best Pract Res Clin Obstet Gynaecol. 2018;46:3-11. doi:10.1016/j.bpobgyn.2017.09.004

[6] de Azevedo JM, de Azevedo LM, Freitas F, Wender MC. Endometrial polyps: when to resect?. Arch Gynecol Obstet. 2016;293(3):639-643. doi:10.1007/s00404-015-3854-3

[7] Crosbie EJ, Kitson SJ, McAlpine JN, Mukhopadhyay A, Powell ME, Singh N. Endometrial cancer. Lancet. 2022;399(10333):1412-1428. doi:10.1016/S0140-6736(22)00323-3

[8] Park J, Morley TS, Kim M, Clegg DJ, Scherer PE. Obesity and cancer--mechanisms underlying tumour progression and recurrence. Nat Rev Endocrinol. 2014;10(8):455-465. doi:10.1038/nrendo.2014.94

[9] Chilaka C, Toozs-Hobson P, Chilaka V.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and obesity. Best Pract Res Clin Obstet Gynaecol. 2023;90:102389. doi:10.1016/j.bpobgyn.2023.102389

策劃制作

來源丨科學辟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