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8學分不是目标!“國優計劃”的幾個現實問題

作者:中國科學報

文 | 徐玲

近日,複旦大學舉行“國家優秀中國小教師培養計劃”(以下簡稱“國優計劃”)啟動儀式,首批共錄取73名有志從教的優秀學生。

“國優計劃”啟動于2023年,并确定了包括複旦大學在内的30所國内高校作為首批試點。目前,首批試點高校已全面開展“國優計劃”研究所學生的培養工作。該計劃旨在推動高水準高校為中國小培養研究所學生層次高素質教師,并要求入選計劃的研究所學生在強化學科專業課程的同時,兼修教師教育子產品課程,并提出“雙研究所學生學位”制度。

這意味着培養“國優計劃”研究所學生需要兼顧學術性與師範性,既要重視學科知識學習和學術訓練,也要加強教師教育知識和能力培育。對于試點高校的人才培養而言,這無異于一項挑戰。

架構學術性與師範性融合的橋梁

從目前試點高校公布的計劃實施方案看,各高校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推進人才培養的學術性與師範性融合。

一是開展聯合培養。高校通過内部院系合作、高校同盟以及建立實踐基地的方式開展聯合培養,希望整合各方資源,發揮教育教學合力。

例如,天津大學、中南大學等高校将研究所學生配置設定到數學、實體、教育學等不同院系培養,整合校内的優勢學科和教師教育資源;西安交通大學、吉林大學則選擇分别與陝西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簽署聯合培養協定,在依托自身學科發展優勢的同時,借力師範大學的教師教育資源。

除此之外,在優質中國小建立教育實踐基地也是各高校的共同選擇。學生到優質中國小進行教育實踐,并獲得一線名師的實踐指導。

二是建構融合型課程體系。各高校結合自身學科優勢,努力建構融合專業知識、教育理論、科學研究和教育實踐的融合型課程體系,從教學内容上推動人才培養的學術性與師範性融合。

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利用學校人工智能的學科優勢,開設教育場景中的人工智能技術相關課程,将學科專業知識融入教育理論課程;東北師範大學建構了基于“融合的教師教育”理念的課程體系,組成公共基礎課程、教師教育課程和學科專業課程三大子產品,緻力于學科與教育、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合。

三是實施多導師制。“國優計劃”提出,全面落實高校教師與中國小教師共同指導教育實踐的“雙導師制”。各高校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實行了“三導師制”“四導師制”等多導師制度,通過組合優秀的學科教育和教師教育導師,從教師隊伍上推進學術性與師範性融合。

例如,上海交通大學提出了“三導師制”,成立了由教育學導師、學科導師和實踐導師組成的導師團隊。東北師範大學則實行了“四導師制”,除學科專業導師和教育學導師外,學科教學論導師和中國小導師也被納入其中。

學術性與師範性融合的現實問題

盡管各試點高校進行了多方面的嘗試和探索,力求在“國優計劃”研究所學生培養中融合學術性與師範性,但在實踐中仍存在諸多問題。

首先,教育實踐課程的重要性凸顯不夠。“國優計劃”研究所學生的學科基礎毋庸置疑,但他們能否将這些知識有效地加工并傳授給學生,需要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予以鍛煉和檢驗。

“國優計劃”要求研究所學生完成不少于8學分的教育實踐課程。8學分本應是實踐培養的底線要求,卻成為多所試點高校的實踐課程目标。除此之外,教育實踐的模式多樣,如何考核和評價實踐效果需要進一步明确和細化。

其次,多導師指導合力難保障。盡管各高校提出了“二導師制”“三導師制”“四導師制”,但各導師的篩選标準、職責權限、指導方式、合作模式等并未明确。

而且,各導師通常隸屬于不同的機關或部門,彼此間容易缺乏溝通和交流。

這極易造成指導主體不明晰、指導内容重疊、意見回報不及時等問題,在降低導師指導積極性的同時,可能導緻“多導師”變成“無導師”現象。

最後,學科教育與教師教育的學習難平衡。學術研究要求研究所學生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此基礎上增加教師教育學習的任務,容易造成研究所學生無法兼顧學術研究和教師教育學習,或長期處于時間和精力不足的狀态。

特别是對于二次遴選方式選拔的研究所學生,他們無法像推免生一樣在大四學年提前學習教師教育的部分知識,必将面臨更大的學習壓力。

多措并舉促進學術性與師範性融合

針對以上現實問題,高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促進學術性與師範性的融合。

首先,強化師範教育的實踐性。一方面,要建立實踐導向的教師教育評價标準。除了完成規定的課程學分和學位論文外,應該将“上好一節課”作為“國優計劃”研究所學生獲得教育碩士學位的基本要求,着重考察學生的課堂教學實踐能力和效果,避免學生成為理論上的巨人、實踐中的矮子。

另一方面,要設計合理的實踐教育模式。建立見習、實習、研習一體的實踐模式,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多與一線教師交流,學習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創新教育教學方式,主動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和反思問題。

其次,提升導師團隊的協同性。在導師團隊的設定上,除了考慮專業能力和學科搭配外,還應識别教師的責任心和指導熱情,要求導師能指導且樂于指導。

在此基礎上,應明确各導師職責範圍,安排第一導師負責整體溝通協調,加強過程指導和管理,做到既各司其職又團結合作。此外,高校應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和載體。比如,吸收中國小名師到大學兼職,安排學科教育導師到中國小實踐,鼓勵導師團隊在課題研究、學科競賽等方面展開合作等。

最後,增強教育管理的靈活性。高校需要設計靈活的教育管理制度和政策,幫助研究所學生平衡好學術研究和教師教育學習。

在這方面,一是要靈活開展教學。開設寒暑假國小期課程,采取線上、線下結合授課的方式,滿足學生學習需求。二是實行本研學分互認。學生在大學階段已經修習并通過的課程,在研究所學生階段可以予以免修。三是設定彈性學制。允許二次遴選選拔的研究所學生根據雙學位要求,自主選擇适宜的學習進度和路徑。四是引入動态分流機制。注重過程性評價,允許無法勝任雙學位學習任務、教師職業意志淡薄的學生退出計劃,并吸收學科基礎紮實、樂教适教的研究所學生。

(作者機關:蘇州大學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