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嫔妃下葬前,宮女以玉塞封其九竅,這是啥操作,有科學依據嗎

作者:卓越

古人對于死亡,看的比我們重要,他們認為,人的死亡并非終結,而是另一個開始。

古人對死者的遺體的保護也可謂是煞費苦心,因為他們相信,死者将會在地下的世界繼續生活,遺體就好似一個人軀殼一樣,腐爛變質後,死者在另一個世界看到會很傷心,當然了也會感覺比較沒有面子。

古代嫔妃下葬前,宮女以玉塞封其九竅,這是啥操作,有科學依據嗎

尤其是皇帝嫔妃,按照古人的想法來看,二人在去世後還要在另一個世界一起繼續生活,那軀體的保護勢必成為了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

“金玉在九竅,則死人為之不腐”,于是玉石便被拿來制成各種形狀的九竅塞,将身體上能夠出氣洩露的地方全部給塞住,眼、耳、口、鼻、肛門、還有生殖器都要被堵住。

古代嫔妃下葬前,宮女以玉塞封其九竅,這是什麼操作

用九竅塞塞住九竅便可以保證屍體不腐,這是有先決條件的。嫔妃去世之後,首先要進行的那便是屍體的防腐處理。

古代嫔妃下葬前,宮女以玉塞封其九竅,這是啥操作,有科學依據嗎

古代對于屍體的防腐處理,一般采取的是水銀浸泡,借助水銀來達到防腐的效果。水銀有一個特性那便是“遇玉則凝”。

嫔妃的軀體被水銀浸之後,基本就具備了防腐能力,為了讓體内的水銀随意通過九竅流出,玉石古人便利用了水銀“遇玉則凝”的特性,讓宮女将九竅塞塞入屍體的九竅中。

這樣體内的水銀在流出遇到玉塞時便能夠瞬間凝固,防止精氣外洩。

嫔妃在下葬時,有的還穿上了金縷玉衣,之後被下葬到石棺中,最終配合墓中幹燥缺氧的環境,達到防腐的目的。

古代嫔妃下葬前,宮女以玉塞封其九竅,這是啥操作,有科學依據嗎

古人在去世之後,一般會停屍3天到7天不等,身份越是尊貴的人,停屍的時間相對也會更長一些。

起初是由于古人醫療條件不夠發達,經常會出現“假死”現象,為了避免出現“誤操作”的現象,一般都會在人死亡之後,再停屍幾天,期待有奇迹的發生,

後來便演化成了一種儀式,為了讓死者的親屬與朋友能夠再見上她最後一面,也為了表達生人對于死者依依不舍的感情。

整個葬禮持續的時間很長,假如不進行相關的防腐處理,并且用玉石封住九竅,極易出現腐爛變質的現象。

假如在葬禮期間,體内腐爛變質的液體通過九竅流出,對于平時充滿威嚴的嫔妃來說,哪裡還有絲絲尊嚴。

古代嫔妃下葬前,宮女以玉塞封其九竅,這是啥操作,有科學依據嗎

封屍體之九竅流傳至今,其中有何科學依據

喪葬文化流傳至今,停屍等做法悉數得以儲存,但衆所周知的是,利用水銀防腐的做法早已消失在曆史的洪流之中。

但封九竅的做法其實也被沿用了下來,當人去世之後,專業人員在處理屍體的時候,依舊還會給屍體封住九竅,眼耳口鼻肛門等部位都會被塞住。這樣的做法并不是對死者不尊重,而是有科學依據的做法。

古代嫔妃下葬前,宮女以玉塞封其九竅,這是啥操作,有科學依據嗎

當人在去世之後,身體的血液會伴随着心髒停止跳動而停止流動,停止流動的血液不久之後便會凝聚在一起。除此之外,身體内的免疫防線迅速崩潰,體内的細菌迅速繁殖,同時釋放出大量的有害物質。

它們會通過氣體的方式,釋放出來,伴随着還有一些因為腐爛變質産生的液體,也會在肛門等位置流出。

醫學上将屍體屍體死亡變大的這種情況叫做“巨人觀”。在海灘擱淺的鲸魚,亦或者看人與自然中,鏡頭中出現的因為腐爛變質而變大的食草動物,都是這種原因。

是以封住九竅,防止有害氣體與液體洩漏,成為了短時間内處理屍體的有效方式,借助于冷藏技術,可以達到屍體長時間儲存的效果。

古代嫔妃下葬前,宮女以玉塞封其九竅,這是啥操作,有科學依據嗎

後記

生活處處充滿了學問,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老祖宗的一些做法無疑都包含了一定的科學依據。

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屍體經過專業人員的處理,都能夠得到很好的儲存,随着現在冷凍技術的發展,使得屍體儲存的難度極大的降低。

難以想象,古人在面對這炎熱的天氣與惡劣的條件,還能将屍體處理好,不得不贊歎古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