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的薄霧還未完全散去,偵察排的士兵們已在551高地的東側整裝待發。他們的任務是清查隐匿在富當山東側密林中的敵人。空氣中彌漫着潮濕的泥土氣息,混合着森林的清新與凜冽的早晨寒意。這一天,他們将深入敵後,完成一次關鍵的搜尋任務,這不僅關乎整個偵察排的安全,也關系到主力部隊的戰略部署。
行軍途中,一個岔路口的泥濘地面上,新鮮的腳印引起了六班長的注意。那是越軍留下的痕迹,方向直指村莊的深處。心知敵人近在咫尺,六班長立刻下令戰士們提高警覺,準備隐蔽接敵。盡管小心翼翼地隐蔽前行,命運卻似乎并不站在他們這一邊。
戰地偵察:551高地的行動
1979年8月28日,天剛蒙蒙亮,偵察排從551高地的東側靜靜集結完畢。這支精銳的隊伍按照預定計劃,開始了他們的任務——沿富當山東側由北向南進行搜尋。早晨的空氣中彌漫着山林的清新與泥土的濕潤,太陽逐漸從東方升起,照亮了山間的迷霧。
偵察排的每一名成員都裝備精良,手持自動步槍,背負着必需的裝備,如手榴彈、水壺和簡易急救包。他們的服裝是迷彩戰鬥服,帽子上也覆寫着迷彩網,以便在茂密的山林中更好地隐蔽身形。每個戰士的靴子都系得緊緊的,以便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行走。
當日的任務是搜尋并清理該地區可能藏匿的敵人,這對于保障後續主力部隊的安全推進至關重要。排長在出發前再次确認了每個小隊的路線和任務。他們需要對富當山東側的每一處潛在藏身點進行徹底檢查,包括疏松的岩石堆、密集的灌木叢和任何可能的人造掩體。
緊張的戰術部署
到了下午2點10分,随着偵察排接近筐柱草居民區,這個位于山腳下相對開闊的小村落顯露出其靜谧的外貌。然而,對于正在執行任務的偵察排來說,這裡可能隐藏着敵人,每一處平靜的表象下都可能蘊藏着危險。
田參謀站在一塊稍高的岩石上,通過望遠鏡觀察着前方的居民區。他注意到村莊的布局較為簡單,幾條泥濘的小道像蛛網一樣連接配接着每一棟房子。村莊被稀疏的竹林和幾片農田所環繞,這為敵人提供了可能的隐蔽和逃逸路線。
經過仔細的觀察和考慮,田參謀迅速制定了詳細的戰鬥部署。他指揮手下的官兵按照既定的計劃行動,每一步都旨在確定能夠有效地控制整個村落,防止敵人的逃逸。
首先,排長帶領五班從村莊的左側悄無聲息地移動。他們的任務是切斷通往南方的所有可能路徑,防止敵人沿這一方向逃跑。五班的戰士們迅速而謹慎地通過一條小道接近村莊,小道兩旁的竹林為他們提供了良好的掩護。戰士們手中的武器已經上膛,随時準備應對可能突然發生的戰鬥。
同時,田參謀親自帶領四班從正面向村莊推進。他們的任務是直接進入村莊的核心區域,捕捉可能藏匿的敵人。四班的戰士們分成兩組,一組負責控制村莊的主要入口,另一組則迅速向村中心推進,確定可以從正面迅速制服任何抵抗的敵人。
六班則被指派執行一個關鍵的任務:從右側迂回,穿過一片低矮的灌木叢,接近村莊的南端。他們的目标是封鎖所有可能的逃竄路線,確定任何試圖從村莊南側逃逸的敵人都将被截停。六班的戰士們在灌木叢中艱難地移動,盡量減少聲音和動作帶來的注意,以保持元素的驚喜。
發現敵迹
随着時間的推移,六班繼續他們的任務,沿着村莊的右側緩緩推進。天氣已經開始轉變,雲層漸漸厚重,太陽被遮住了大部分光線,使得村莊附近的視線稍顯昏暗。六班的戰士們在這種光線下更加小心地移動,每一步都盡量避免産生過大的聲響。
到了14時30分,當六班到達村莊邊緣的一個岔路口時,一個細節引起了他們的注意。這個岔路口是通往村莊内部以及相反方向山林的關鍵路徑,泥濘的路面上,有一串明顯較新的腳印。這些腳印深深地印在濕泥中,方向指向村莊,表明不久前有人從這裡經過。
這一發現立即提高了六班戰士們的警覺。他們停下來,仔細觀察腳印的深淺和方向,從這些細節判斷腳印主人的行動速度和可能的目的地。腳印的新鮮程度說明敵人就在不遠處。
就在這時,六班的一名戰士指向村西北方向,那裡隐約可以看見一座獨立的竹房,從煙囪中緩緩升起一縷炊煙。炊煙在靜靜的村落中異常顯眼,這不僅證明了敵人的存在,還暗示着可能有人正在該房屋内部活動。
六班長迅速作出反應,他用手勢讓隊伍保持靜默,并利用無線電悄聲向田參謀報告這一情況。他的報告簡潔明了,詳細說明了腳印的發現和獨立竹房中的炊煙情況,這兩個迹象聯合起來,強化了敵人近在咫尺的可能性。
火速調整與遭遇戰
田參謀在接到六班關于獨立竹房的報告後,立刻意識到需要迅速而謹慎地行動,以防敵人逃脫或進行反擊。他立即調整了戰鬥部署,精确地指揮着各個班的動作,確定行動的同步性和效率。
田參謀通過無線電詳細訓示四班的兩個小組迅速但隐蔽地向獨立房的左側進發。四班的士兵們接到指令後,迅速調整了自己的裝備,檢查了武器,并按照戰術要求,利用地形和植被作為掩護,悄無聲息地向目标位置接近。他們的移動極其謹慎,每一步都盡可能避免引起注意,小心翼翼地穿過雜草叢生的地帶,趴下身體,匍匐前進。
與此同時,六班也在執行田參謀的指令,繼續從右側對獨立房進行包圍。他們利用竹林作為掩體,緩緩地移動位置,確定從另一個角度封鎖敵人的潛在逃逸路線。六班的戰士們互相之間通過手勢進行溝通,保持隊形的緊湊和行動的同步。
然而,就在這緊張的布置接敵過程中,一些不可預見的小意外發生了。幾名士兵在緊張的氣氛中重新裝填子彈時,不慎觸動了槍栓,發出了清晰可聞的金屬撞擊聲。這樣的聲音在寂靜的環境中尤為突兀,足以引起警覺。
同時,由于獨立竹房周圍的籬笆較為稀疏,部分視線被敵人房内的觀察者捕捉到了。這些小的動靜和視線的洩露,使得房内的敵人意識到了外面的動作。他們可能通過視窗或門縫觀察到外面的情況,感覺到了即将到來的威脅。
獨立竹房内的敵人在觀察到外圍的動靜之後,決定采取行動。他們嘗試通過窗戶對準潛伏在外的我方戰士開火。窗戶忽然打開,槍口瞄準了最近的目标——六班的幾名戰士。
然而,六班的戰士們早已準備就緒。在敵人的槍聲響起的一瞬間,六班以迅速的動作反應。他們中的幾人幾乎是在敵人開火的同時,也扣動了扳機。密集的槍聲回蕩在空氣中,子彈精準地射入竹房,有效地壓制了敵人的火力。
在這突如其來的交火中,六班的幾顆子彈準确地命中了一個正準備再次射擊的敵人,當場将其擊斃。這一行動有效地震懾了其他的敵人,使他們陷入了短暫的混亂。
敵人的混亂中,部分開始試圖破牆逃跑。他們用盡力氣撞擊竹房的薄弱牆體,企圖在牆上開辟出一條逃生路徑。牆體在猛烈的撞擊下開始出現裂縫,不久,幾塊竹闆被撞落,開出了一個足以讓人通過的洞口。
此時,正好與四班的埋伏位置相對。四班的士兵們已經按照先前的部署隐蔽在附近,等待戰機。當看到敵人開始逃竄時,四班長立即作出決定,帶領手下沖向逃竄的敵人。
四班長和他的隊員們快速接近逃竄的敵人,四班長在前面沖鋒,他迅速舉槍,準确地對準了逃跑中的一個敵人。一陣急促的點射後,那名敵人應聲倒地,未能逃脫。
然而,戰場的殘酷也在這一刻顯現。四班長在上司沖鋒的過程中,由于與敵人距離極近,也成為了敵人火力的直接目标。在交火中,四班長不幸被敵人的還擊中擊中,倒在了戰場上。
這一幕發生得極快,其他四班的戰士見狀,情緒激動但仍保持戰鬥力,迅速覆寫前進,確定四班長的犧牲不緻白費。他們繼續壓制敵人,確定此次行動能夠繼續進行,直至徹底清除戰區内的威脅。
戰後清理與繼續前進
在那片竹房的混戰中,戰鬥雖然短暫但異常激烈,偵察排在各班的協同作戰下,最終成功地消滅了所有敵人。随着最後幾聲槍響的消失,戰場上隻剩下雨聲和戰士們緊張的呼吸聲。
随即,排長帶領五班從村東側迅速機動過來,以確定戰場的完全控制并防止可能的敵人增援。五班的士兵們迅速通過了之前設定的路徑,到達戰鬥區域,他們的到來為整個偵察排帶來了更多的安全保障。
田參謀立即着手組織人員進行戰場清理工作。清理戰場是一項令人心重的任務,特别是處理陣亡的戰士。在戰鬥結束後的第一時間,戰士們将四班長和其他犧牲的戰友的遺體小心地移動到一塊較為隐蔽的地方。每一個動作都非常謹慎和尊重,確定烈士得到妥善的處理。
同時,其他士兵則負責搜尋敵屍,搜集可能的情報資料,如地圖、檔案或通信裝置。這些情報對了解敵人的意圖和未來行動極為關鍵。随着搜尋的進行,戰場上的緊張氛圍逐漸緩解,但每個人的行動依然嚴謹,確定不遺漏任何可能的情報或物資。
戰場清理過程中,天空開始下起了小雨,細雨随風飄灑在士兵們的身上,雨水與汗水混合,洗刷着他們臉上的塵埃和火藥味。但即便如此,全排的士兵們都沒有任何抱怨,他們知道這是對戰友最後的告别,也是對任務的堅持。
完成了戰場的清理後,盡管士兵們身心俱疲,但田參謀仍下令全排繼續執行搜尋任務。在持續的雨勢中,全排重新整理裝備,準備繼續他們的任務。士兵們檢查了武器和裝置,確定一切功能正常,然後沿着山路繼續向預定的搜尋區域推進。
這次搜尋行動持續進行了整整一夜。士兵們在黑夜和雨中穿行,每個人都保持着高度的警覺,以應對可能出現的任何情況。夜色與雨幕使得行進困難重重,但偵察排的每一名成員都顯示出了頑強的毅力和堅定的決心。直到29日淩晨3時,經過漫長的一夜搜尋,全排最終傳回到了部隊的駐地。
任忠富,林儒生.對越自衛還擊戰中的班長[J].兵器知識,2017,0(2):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