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預防近視=防治眼疾,莫受雜音幹擾,不能滿足于每年50度的增速

作者:眼科醫生趙陽

我是趙小刀,我是一名眼科醫生。

預防近視=防治眼疾,莫受雜音幹擾,不能滿足于每年50度的增速

最近抖音有一條視訊火了。一名家長分享了自己的“控制近視失敗經驗”,稱4年時間裡花了6萬配戴OK鏡,每隻眼睛還是增加了200多度。其實這種防控效果并不算失敗,每年增長50度對于傳統防控技術來說已經算起到了作用,結果其中一條評論炸了:

預防近視=防治眼疾,莫受雜音幹擾,不能滿足于每年50度的增速

看到這條評論,我不禁怔了一下,眼科醫生們賣力科普了這麼多年,還是沒能改變很多人對近視的看法——。

可事實真是這樣嗎?我們不妨來看一下,近視的演變過程。

預防近視=防治眼疾,莫受雜音幹擾,不能滿足于每年50度的增速

《中國眼健康白皮書》資料顯示,中國6歲兒童近視率高達14.3%,國小生近視率高達35.6%。假設一個孩子8歲時開始近視,如果不積極防控,那麼大機率将會以每年75~100度的速率上升,到孩子18歲的時候,可能達到800~1000度的近視。即便采取了一些措施,控制25%的增速,那麼也會在850度左右。

假設能采取有效防控呢?能控制50%就能控制在600度左右,如果能控制75%的話,那麼18歲也就隻有350度的近視,妥妥的低度近視,如果能控制100%甚至更高,那就可以讓孩子重返不近視的行列。

預防近視=防治眼疾,莫受雜音幹擾,不能滿足于每年50度的增速

這時可能有人要說了,低度近視、高度近視不都是近視嗎?隻是度數高一點、鏡片厚一點而已。

錯!大錯特錯。臨床上通常把600度以上的近視定義為高度近視,此時眼軸通常會超過26mm,眼睛随之進入眼病風險狀态,高度近視絕不僅僅是“度數高一點”的近視。眼底科可能一半的精力,在對付高度近視相關的一些眼底疾病。因為眼球太大,眼底視網膜就會被拉得很薄,像蚊帳一樣,随時可能會被拉破,緊接着視網膜脫離、黃斑劈裂等一大堆的眼底問題,包括青光眼、白内障、視神經萎縮等等疾病都有可能找上門。而且眼球越來越大之後,眼内原本緻密的視錐細胞的密度也會變得稀疏,是以矯正視力也會下降,就算戴上眼鏡也不好使。

預防近視=防治眼疾,莫受雜音幹擾,不能滿足于每年50度的增速

認為近視防控是過度焦慮的,不知道視網膜脫離為何物的,可以聽聽這位患者朋友的分享。看看我們苦口婆心的奉勸家長采用強效的近視防控措施,死死按住近視的發展,到底是在吓唬你還是保護你。

眼科專家們經常會分享一些高度近視患者的案例,例如下面這個患者,雙眼1200度,眼底非常脆弱,隻是揉了揉眼睛,視網膜就脫離了。

預防近視=防治眼疾,莫受雜音幹擾,不能滿足于每年50度的增速

時不時地,網絡上就會出現幾例年紀輕輕的高度近視患者發生視網膜脫離導緻失明的悲慘案例,令人唏噓,而這,其實是眼底科醫生天天都要面對的不幸。

女大學生嚎啕大哭走進門診……專家緊急提醒,可能涉及近億人

預防近視=防治眼疾,莫受雜音幹擾,不能滿足于每年50度的增速

如果你去眼科醫院眼底專科的術後病房轉一轉,看看那些走路、吃飯、睡覺都得低着頭的高度近視患者,相信你就再也不會說出“不就是個近視嗎,戴眼鏡就行”這樣無知的話。

預防近視=防治眼疾,莫受雜音幹擾,不能滿足于每年50度的增速

預防高度近視,其實就是在治病。眼科醫生為什麼要花這麼大的精力去防控近視,其實就是不想那麼多孩子長大之後成為高度近視。

而現在孩子近視越來越早了,一個孩子8歲時100度,成年時就大機率會超過600度。我們需要采取很多行之有效的手段,才能幫助孩子把近視摁住。采取強力手段,使得近視增速從100度/年降為0度或者25度/年,就是好的治療,當然還有很多孩子可以實作度數下降的夢想,那就是完美的防控。

預防近視=防治眼疾,莫受雜音幹擾,不能滿足于每年50度的增速

盡早為孩子采取行之有效的近視防控措施,就可以避免孩子成為高度近視人群,這樣孩子長大以後,就算是個低度近視,也不用太擔心。因為低度近視的眼睛其實還是比較健康的,成年後有很安全的近視摘鏡手術,雷射、飛秒、ICL等等,都很可靠,做個小手術就能把眼鏡摘掉,恢複到完全正常的人生,這是控住近視非常重要的意義。

預防近視=防治眼疾,莫受雜音幹擾,不能滿足于每年50度的增速

對于沒有近視的孩子來說,要阻擋近視的到來;

對已經有低度近視的孩子來說,要控制增速;

對于已經是高度近視的孩子來說,防止緻盲是我們的目标。

趁孩子眼球軟,可塑形的時期,用上最有效的手段,不浪費、不辜負寶貴的近視防控黃金期,避免自己将來後悔。

這就是近視防控的意義。

家長的重視與選擇決定了孩子的近視度數和眼睛健康。我花費大量精力來做科普,就是希望廣大的家長要早點給孩子做近視防控的工作,要多學習近視防控的知識。是以我寫了《大國護眼之策——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實用指南》這本書。因為在臨床,我見過太多懊惱和悔恨了。很多家長可能在孩子還小,或者視力還不錯的時候,放任不管,等到近視了,眼軸蹭蹭蹭地往上漲,很快就長到25mm、26mm的眼軸,這時候才惡補眼科知識,發現自己錯過太多。孩子的眼軸到26mm就開始變得危險了,這個時候為了保護眼睛,又開始放棄掉所有的娛樂和學習。

回到那條評論,“焦慮個什麼勁?”,重視孩子的近視防控真的是在過度焦慮嗎?當然不是,預防高度近視,減少戴眼鏡的束縛和煩惱,這對孩子來說是多麼重要的事啊!更不要提對孩子未來職業選擇的影響了,國防生、醫生、飛行員等等職業都對視力有嚴格的要求。近幾年,甚至有地區将視力好壞納入孩子的中考成績。現在世界變化得如此之快,我們也許不知道學什麼對孩子的未來有用,但我們很清楚,身體的健康、尤其眼睛的健康一定對未來有用。如果家長不未雨綢缪,錯過了孩子寶貴的近視防控黃金期,等孩子長大了,眼球定型了,想幫忙也幫不上了。

預防近視=防治眼疾,莫受雜音幹擾,不能滿足于每年50度的增速

還是那句話,家長越用心,孩子越受益。近視防控的知識其實并沒有多麼複雜和高深,家長完全可以自學而成為行家。已經有很多家長走在了部分專業人士的前面,這很棒,家長付出的努力,也在孩子身上得到了回報。

預防近視=防治眼疾,莫受雜音幹擾,不能滿足于每年50度的增速

防住近視,控住近視,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加重要,這絕不是多戴一副眼鏡那麼簡單。當然,白白焦慮沒有用,我們要把焦慮轉化為踏踏實實的學習和行動,掌握和使用真正強效的防控手段,為孩子撐開一片保護傘。

預防近視=防治眼疾,莫受雜音幹擾,不能滿足于每年50度的增速

作為專業人士,更要積極學習,現在近視防控的新知識非常多,防控效能也非常強,不能把自己束縛在落後的認知繭房中停滞不前,不能僅僅滿足于每年50度的增長,然後告訴家長“你這已經很不錯了”。現在有很多新的知識和方法——例如彌散漫透射去雷射化紅光、遠像霧視療法,要去學習,實踐和驗證,要學會系統、全面、科學的評價新方法的收益、代價和風險,既要見樹木也要見森林,不能搞雙标。

有效地幫助孩子們阻擋住近視的增長,是每個專業人士的職責和義務,實作近視零增長,不辜負家長的期盼,這才是最大的醫德。在自己沒有足夠的實踐經驗之前,至少做到醫者慎言,不要做反向科普,過幾年家長們反應過來,發現你說的“沒有”(細胞實驗、動物實驗、人群試驗、海量實踐案例、長期臨床應用、多中心随機對照研究、JAMA頂級期刊論文,專家共識,海外認證,海外應用),其實早就有了,發現自己的孩子因為你的落後認知,錯過了本該享受的科技紅利,錯過了孩子的黃金防控期,會很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