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命運不濟愧對祖先,但比關勝強,成為名門之後最有骨氣的人

作者:讀書悟道

楊志的一生,用四個字總結,就是命運不濟,俗氣一點說,就是喝涼水都塞牙。

人生不得志,不外乎内外因素,對于楊志來說,他的失敗主要歸咎内因。

楊志與關勝都是名門之後,前者是三代将門之後,五侯楊令公之孫;後者是漢末三分,義勇武安王嫡派子孫。

先不說孰真孰假,單就利用名門将後這一招牌來看,關勝就完勝楊志。

他命運不濟愧對祖先,但比關勝強,成為名門之後最有骨氣的人

關勝頂着關羽嫡派子孫的名聲,被醜郡馬宣贊推薦給了蔡京,由此從蒲東巡檢躍居領兵指揮使。

巡檢司相當于官方派駐縣城的檢查站,人員配備從十人到一兩百人不等,大的也有五六百人的,主要職能就是巡查州邑之事。

由此看來,關勝就是個小小的檢查員,是以,宣贊說他“屈在下僚”,相比他的身份确實如此。

經宣贊舉薦後,關勝一躍成了統頌一萬五千人馬的領兵指揮使,相比之前,這算是越級提拔了。

不過蔡京沒想到,當名門之後與江湖大哥宋江相遇時,很快便繳械投降了。不過即便關勝成為草寇,上梁山後大排名時,宋江也給了他第五把交椅。

招安後,梁山經曆了四大征後,到論功行賞時,他的待遇也不錯,朝廷給他安排了大名府正兵馬總管。

從上述不難看出,作為名門之後的關勝,算是吃到了名門之後的甜頭,是不折不扣的受益者。

是以,從事業發展的角度來看,關勝的人生是平遙直上的,不愧為人生赢家。

再看楊志,則完全相反。

他命運不濟愧對祖先,但比關勝強,成為名門之後最有骨氣的人

在小說中,楊志隻有一次提起過自己的名門身份,還是與林沖交戰時,王倫中途跑出來,他當着衆人的面亮出了自己的身份:

“灑家是三代将門之後,五侯楊令公之孫,姓楊名志。流落在此關西。年紀小時,曾應過武舉,做到殿司制使官。

是以,江湖人稱楊制使,那麼“制使”是個多大的官呢?

北宋掌管禁軍的機構,合稱為三衙,即殿前司、侍衛馬軍司和侍衛步軍司。

禁軍首領有九個職位,分别為殿前司的殿前都點檢、副都點檢、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和都與都虞侯。侍衛司的馬步軍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都虞侯和馬軍步軍指揮使。

殿前司有420位指揮使,一個指揮使管理五百人左右,楊志的殿帥府制使就類似這個指揮使的職位。

由此看來,制使隻是個很小很小的職位,與關勝相比,在殿前當差,看上去似乎要強一點。但楊志頂着名門之後的招牌,卻從未加以利用,關勝一路提升,而楊志卻一路下坡。

他命運不濟愧對祖先,但比關勝強,成為名門之後最有骨氣的人

當他被派去押運花石綱,黃河裡翻了船後,他沒有想到利用自己的身份開脫,而是選擇了最笨的辦法,不敢回京赴任,隻好四處避難。

後來皇帝赦免了他的罪,他打算去往東京樞密院碰碰運氣,随身攜帶的是一擔金銀,希望通過金錢撬開仕途之門,希望弄個一官半職,結果碰上了高俅。

話說高俅這厮不過也是憑球技蹿升的,當上高官後,對自己處處寬松,對别人卻處處嚴謹。他認為楊志雖被赦免,但他本人毫無責任感,遇事就逃責,總共十個制使,九個都回來赴命,就你楊志沒回來,誰敢用你呀!

高俅所言倒也沒錯,因為接着就證明楊志就是愛逃脫罪責,這是後話。

楊志想弄個一官半職,首先想到的不是利用自己的名門身份,反而将前途寄托在金錢上。後來被趕出殿帥府,也沒有向高俅求情,讓他看在名門之後的份上,權且饒他這一回。

再後來殺了牛二後,被刺配大名府,遇到梁中書,他仍舊沒有提及自己的身份。梁中書看中他,卻是經過正規比武勝出而得到賞識的。

再到後來,他遇到曹正、魯智深,也都沒有提及過自己的身份。

從上述種種楊志對自己身份的回避,不難看出,楊志本人并不願意拿自己名門之後的招牌去擷取事業上的提升,與關勝截然相反。

從人生發展的角度來看,楊志混得确實差,不懂得利用有效資源,不懂得包裝自己,但一手好牌,最後打爛,楊志的症結卻是另有緻命因素,這一因素就是心眼小,沒有容人之量,脾氣臭,看似有責任心,實則一盤散沙,此話怎講?

他命運不濟愧對祖先,但比關勝強,成為名門之後最有骨氣的人

楊志是一個逃兵,先後兩次落跑,都是怕擔責任。

第一次押運押運花石綱,遭遇翻船後,十個制使,九個都回京赴命了,就他沒回去,是以,高俅說得也沒錯。

第二次押運生辰綱,黃泥岡被晁蓋等人打劫,其實這事兒完全可以避免。楊志的押運隊成員并不少,一行十五人當中,有十一個是軍漢,兩個虞侯外加一個老都管,再加楊志。

請問楊志團隊的實力很差嗎?并不差,主要差在哪裡呢?差在内部不和諧,而造成不和諧因素的人就是楊志。

楊志想漂漂亮亮完成這次押運任務,是以全程他都很緊張,一路小心翼翼,加緊趕路,對那些挑夫軍漢不是打便是罵,雙方的敵對情緒相當濃烈。

行至黃泥崗時,從同行的管家到軍漢已經都不聽他指揮了,彼此的敵對情緒也達到了頂點。再加上天熱,他們說不走就不走,打也不走,楊志最後隻好妥協了,你總不能殺了他們吧。

他命運不濟愧對祖先,但比關勝強,成為名門之後最有骨氣的人

是以,晁蓋等人搶劫成功的關鍵并不在于吳用的計策,而是楊志團隊内部的不和諧。如果楊志為人和善,對軍漢、管官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勸說,再拿事成之後的利益加以誘惑,他們又何不聽從呢?

千裡之堤毀于蟻穴,說得正是楊志的失敗之處。

楊志不懂得利用自己的名門身份,這是他的一處敗筆;他的脾氣不好,氣量小,這是他的第二處敗筆。

盡管如此,但他還是有可取之處的。

作為名門之後,他倍感對不起先祖父母,從不以祖宗名義博取關注,這可能是他作為名門之後最後的骨氣。

而且與關勝這個投降派不同,二龍山是他和魯智深打下來的,好歹叫占山為王,後來二龍山并入梁山,此乃形勢所迫,他也不是投降派,他沒有辱沒先祖的名譽。

一個活在自我世界的人,最後默默無聞的病死,這可能是他自己最後的尊嚴。

反正,筆者覺得他比關勝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