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米東區:以新質生産力為産業鍊式發展 注入強勁動力

作者:米東印像

(米東區融媒體中心記者:冶梓傑報道)4月16日,記者在米東區招商服務局了解到,近兩年,米東區堅持挖掘開放潛力,激發創新活力,厚植創新發展新動能,通過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創新,加快重點産業建設,開辟“新賽道”、增強新動能、塑造新優勢、拓展新空間,進一步推動産業鍊互補與融合,為高品質發展蓄勢賦能。

采用“光伏+綜合利用”産業模式,米東區20GW新能源綜合開發示範基地正加緊建設,光伏産業實作了從無到有的飛躍式發展,依托北部沙漠光伏基地,不少制造企業都想抓住機遇,搭上“光伏快車”,從光伏支架闆材到光伏線纜等,以新技術嵌入傳統産業,推動産業鍊更新與轉型,實作新的增長和發展。

米東區:以新質生産力為産業鍊式發展 注入強勁動力

在新疆胡楊線纜有限公司新能源裝置生産加工工廠中的房間,勞工們正在生産光伏線纜和支架。

新疆胡楊線纜制造有限公司生産經理吳國昌說:“目前公司主要生産的有光伏支架和光伏電纜兩大闆塊,光伏電纜公司日産量達到50至60萬米左右,光伏支架目前日産量200到240噸左右。”

米東區:以新質生産力為産業鍊式發展 注入強勁動力

新疆胡楊線纜制造有限公司科研團隊與新疆大學新能源創新團隊聯合開展研發工作,于2023年底實作技術突破。同時,企業積極拓展延伸産業鍊,同步上新光伏支架制造、光伏電氣研發等,為發展迅速的光伏、風能等新能源電站提供配套服務。從去年10月份開始接單光伏支架以來,已生産7000餘噸光伏支架産品。

米東區:以新質生産力為産業鍊式發展 注入強勁動力

新疆胡楊線纜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方國華說:“今年,我們預計投入總銷售收入的5.5%以上經費用于研發當中。目前,我們研發的産品一個是光伏線纜,一個是礦物質防火絕緣電纜。其中,光伏線纜主要針對新疆的環境,在産品性能上做了不少的延伸,具有耐嚴寒、耐鹽堿等特點。”

米東區:以新質生産力為産業鍊式發展 注入強勁動力

作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今年,企業将繼續瞄準風電光伏發展基地的建設,積極拓展延伸産業鍊,引進新技術,生産光伏産業的相關産品。

米東區:以新質生産力為産業鍊式發展 注入強勁動力

“我們将繼續發揮企業的技術優勢,立足光伏生産基地,根據光伏電站項目建設需求,生産光伏支架和光伏電纜,胡楊集團将建成米東區光伏儲能配套産品的主導企業,堅定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深耕高端新能源領域,加快推動米東區風光儲能優勢資源開發和利用。”新疆胡楊線纜制造有限公司生産副總經理王建民說。

米東區:以新質生産力為産業鍊式發展 注入強勁動力

米東區北部沙漠光伏基地位于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南緣,總面積約103萬畝,規劃建設總裝機容量2000萬千瓦,目前已實施7個光伏項目,裝機規模940萬千瓦,拟投資金額超400億元。目前,管樁澆築、支架安裝、光伏闆安裝各環節工作在加緊進行中。

米東區:以新質生産力為産業鍊式發展 注入強勁動力

光伏支架産業屬于國家加快培育和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産業中的新能源産業,也是米東區着力引進并重點打造的新能源、新材料産業。在位于米東區化工工業園區的新疆彙利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各類光伏支架産品出廠後就裝車運往全疆各地。

米東區:以新質生産力為産業鍊式發展 注入強勁動力

據介紹,該企業主要從事光伏支架的生産以及光伏支架生産裝置的研發及銷售業務,結合自治區相關光伏産業發展部署,企業積極謀劃以新技術支撐和技術優化賦能企業發展。

米東區:以新質生産力為産業鍊式發展 注入強勁動力

新疆彙利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劉勇說:“ 去年,我們完成了光伏支架生産10萬噸,今年根據光伏基地需求,預計産量可達12萬噸至15萬噸。企業的産能與光伏産業發展緊密相連,我們将持續提升生産工藝,提高産品品質,增強産品競争力。”

米東區:以新質生産力為産業鍊式發展 注入強勁動力

向“新”而行,以“質”緻遠,發展新質生産力,特點是創新,主要載體是産業。米東區着力建構以石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為主導産業,以電力裝置、環保建材、裝備制造為協調發展産業的“3+3”現代化工業體系,打造特色優勢産業叢集,形成“一個鍊主、若幹骨幹企業、一大批中小微企業完整鍊條”的全産業鍊發展格局。同時,集中力量發展新能源産業,堅持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延伸儲能、逆變器、光伏元件等配套産業鍊,打造首府北部清潔能源産業新高地。

米東區:以新質生産力為産業鍊式發展 注入強勁動力
米東區:以新質生産力為産業鍊式發展 注入強勁動力

米東區化工工業園副主任、區招商服務局黨組書記王偉說:“我們将深入實施綠色發展戰略,進一步發揮光伏資源的優勢,以綠電招引優質産業落地,加快建構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帶動關聯儲能、氫能等産業集聚,形成一條完整的新能源産業循環鍊,推進‘光伏+’一體化清潔能源高品質發展,建設新疆光伏綜合開發示範基地,推動綠色低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