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你收到哈佛和MIT麻省理工的offer,你會怎麼選?

作者:UniDesignLab
當你收到哈佛和MIT麻省理工的offer,你會怎麼選?

轉自:UA設計學堂

當你收到哈佛和MIT麻省理工的offer,你會怎麼選?

01

背景介紹

我是在華盛頓聖路易斯大學第一次讀了建築。在讀完大學後我馬上繼續去GSD讀了研究所學生。這一來一去就過了将近七年。馬不停蹄的學院生涯即将結束,在這個将近尾聲的時間段我來為大家講述講述我在讀研時的心得體會。

在聖路易斯時學的是Bachelor of Science in Architecture學位,隻有四年,因為考慮到肯定會考研,而大學綜合教育很不錯。在讀大學時也一直把考研視為最終目标。從大一開始心中就對GSD有了向往。主要原因之一肯定是哈佛的名氣,毋庸置疑不能免俗。其次,我記得在大一下時,我當時的TA獲得了GSD offer。當時高年級學長的成功激勵了我。那時才真真切切感受到原來GSD也是我身邊發生的事情,逐漸感覺更真切,可觸及,這個念頭也開始誕生了。

當你收到哈佛和MIT麻省理工的offer,你會怎麼選?
當你收到哈佛和MIT麻省理工的offer,你會怎麼選?

Option Studio: The shape of things to come 課業

02

為什麼選擇GSD

當時主要還是在MIT和GSD中做了二選一。在詢問很多學長學姐後,我感覺到了兩者一些本質上的差異。MIT在教學資源上是給的非常足的,學生少,老師多。學生的假期實習都會有學院的獎學金贊助補貼。資源分布很平均。GSD相對來說更苛刻一點,因為學生多,而教學資源有限,故而不論在死丢丢桌椅位置和生活資源上可能體驗會更窮酸一點。很多課雖然很有趣但是很難報進。教學風格上,MIT更講究橫向探索。這一點在學生的畢設上很容易看出來。作品都很有延展性,雖然可能探索深度不會很集中。

當你收到哈佛和MIT麻省理工的offer,你會怎麼選?

GSD相比就像是一個傳統的建築學院,畢設作品更會豎向研究。來這裡你可以很直覺的感受到一種究極的氣氛,可能對很多人都很不适應。講了那麼多可能感覺我誇MIT更多一點。我最終選了GSD還是因為感覺這裡的人更多,更像是一個混亂的小社會。我喜歡這種Chaos,因為其中蘊含了無窮的能量。有機會認識很多人,志同道合的摯友和看不順眼的敵人都得有。兩者都能帶動我的思維,激勵我。GSD吸引我的地方可能還是師資。如果自己抓住機會,那真的可以近距離體會很多行業中最頂端的建築師的設計理念。畢竟,無數個建築史上的群星曾在此地閃耀過。在這裡學習某種意義上像是拜訪了先輩的洞府。雖然高人已駕鶴西去,但觀摩着石壁上的刻痕,似乎也能領悟到久久不散的劍意。

當你收到哈佛和MIT麻省理工的offer,你會怎麼選?
當你收到哈佛和MIT麻省理工的offer,你會怎麼選?

Option Studio: Architecture of the Statehood 課業

03

就讀體驗

當時開始GSD的第一年是在網上。我在家裡上網課,沒有留下太多映像深刻的學校相關記憶。很大一部分程度因為實體上不在學校裡,人沒有真正的沉浸在那種死丢丢的氛圍中。我在GSD的項目是MArch 1 AP,相當于從研二直接開始上第三個死丢丢。在我做第一個死丢丢期間我真正體驗了GSD與我大學Washu的教學體系不同。或者是東海岸體系與中西部地區學院的不同處。

當你收到哈佛和MIT麻省理工的offer,你會怎麼選?

GSD在core階段的死丢丢偏向于提煉一個作品的思想。一個概念,從初始階段,到最終的設計作品呈現,是怎樣成型且進化的。死丢丢講究作品的清晰度,思想的統一性,和邏輯自成性。這是我有點難适應的。因為在大學階段,Washu的教法更是如何把一個建築之外的啟發逐漸轉譯成一個建築。有點類似包豪斯曾經的死丢丢帶法。首先學生會設計一些非建築的事物,比如一個台燈,一個家具,或者一個皮劃艇,等等,然後學生再把設計這個小項目時的心得體會轉譯成一個可以實施到建築設計上的概念。通過這種非直接轉移的過程,學生就可以跳出被先入為主的建築教條框住的成見,進而真正設計出比較新穎的建築概念。這種概念必然是抽象的,比如是一種線條能夠變成人行流線的軸線,或者是一些色彩搭配能夠轉譯成功能分區在平面上的配置設定,等等。

當你收到哈佛和MIT麻省理工的offer,你會怎麼選?

在GSD,作品思想的誕生要提前很多。在學期的第一個月就一般會确認下來。剩下的時間都會用在不斷推進這個概念的過程中,一步一步縮放概念在不同尺度上的展示,并在建築不同方面上的展現。功能分區,流線,外貌形體,材質,空間,結構施工,等這些都是建築的不同面。就如同盲人摸象一般,每個盲人摸到的都是大象不同位置的展現,加起來才是一個完整的大象。這樣保證了評圖時不同的representation講述的都是不同的東西不重複,但加起來卻能合成一個完整的故事。如果做得成功,一個強而有力的概念能由上至下滲透到建築的每一面,就好比泉水滲透進石頭中。很多時候這種設計思路很像Olgiati的Non Referential Architecture寫的設計步驟。簡單明了的步驟一二三。這樣的好處就是在評圖時可以一串話講得非常清楚這個作品是做什麼的,因為完全是線性設計思維。建築是最初的一個初始點,是原初,然後一切的細化部分比如功能,流線,形體,材質,空間,施工,都得盡量為了原初的概念讓步。這樣就幫助建築概念無限膨脹,像個氣球一樣,直到它籠罩整個視野。

當你收到哈佛和MIT麻省理工的offer,你會怎麼選?

Core III 死丢丢課業

04

學院漫談

GSD的建築死丢丢是研究所學生生涯很大的一方面。但學院也提供了很多其他的課,必修或選修,來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課分為lecture課和seminar課兩種。前者一般是填鴨式灌輸,後者的大部分課程都是學生上課分享想法。seminar還有一種是需要做項目的,會工作量更大一點。選項很多,怎麼跟死丢丢的時間一起合理配置設定是每個學生都得考慮的問題。這裡可以給大家介紹一下我比較喜歡的課。

當你收到哈佛和MIT麻省理工的offer,你會怎麼選?

Interior Design Thinking 課業

Ron Witte 教一節常駐課程叫做 The Fifth Plan,隻講建築的平面并獨立開來。不講建築其他方面,隻講平面的構圖。這是一種解剖式的探索。在每節課上,Ron首先會講一個小lecture,然後每個同學分享自己對平面的研究了解。在這節課外,Ron還教一另外一門關于立面的課,也是通過完全把建築的一個特征獨立出來進行研究分析。

當你收到哈佛和MIT麻省理工的offer,你會怎麼選?

Interior Design Thinking 課業

去年我還上了一門由Knoll前design director帶的室内設計課。講師沒有建築教育背景,但多年跟建築師合作。在這節課上我學到了很多關于經典家具設計的傳統和流程,這很大一部分是被學校裡的學生忽視的。因為總是在死丢丢的末期,學生花半天時間随便丢一堆家具去裝點渲染圖裡的室内空間。這些死丢丢外的選修課是靈感的來源。有不同方向的選擇讓學生被很多花花世界啟發。很多課還是跟建築沒有直接關系的。

05

我在GSD學到的關于建築的一些事

到此為止讀研的經曆還是非常令我滿意的。研究所學生的學習不隻感覺是大學的延長,如果是那樣的話也就太浪費時間了。研究所學生的學習更是一種對建築了解的培養。或者,是逐漸開始對建築形成自己的見解。在GSD裡學習的第一領悟就是努力并不值錢。在大學階段時,可能比别人更努力就代表着做得作品更深入,圖更多,設計更細。但在研究所學生階段,所有人都會努力,導緻比别人更努力這條路走不通。卷,是卷不出彩的。

GSD其實也逃離不了政治正确和整體風格上的偏好。聽說十年前學校裡所有人都在模仿庫哈斯,最近幾年學校在Mark Lee引導下整體比較流行Zurich的幹淨結構風。如果想要受到認可,可能往大方向貼近主題是一個穩妥的路線。畢竟,這樣能把精力和時間花在怎樣把作品推進上,也是一種作品設計力量的謀取方式。

當你收到哈佛和MIT麻省理工的offer,你會怎麼選?

Model Commission work for Jon Lott

但是,我覺得每個學生都可以用GSD這種混亂的能量尋找自己的道路。我很早就意識到,在GSD裡當學生就是要打破自己現有的架構,去觸碰不同講師的架構邏輯,被影響被感染。有些講師的理論架構更适合自己,有些自己完全反對,這些自己的反映态度都是得不斷的去思想觸碰才能體驗到的。在不斷的接觸他人的理論輸出後,才能逐漸感受到自己内心是偏向哪個方向。自己方向的确認是一次次小的“我喜歡”,“我同意”,“我不喜歡”,“我拒絕”累積起來的。最終,我們的目的是确認自己對建築的了解到底是怎樣的。

當你收到哈佛和MIT麻省理工的offer,你會怎麼選?

Core III 死丢丢課業

這可能就是一個設計師的世界觀的構架。可以欣賞很多不同的觀點,但是不能什麼都喜歡。一定要找到自己不喜歡的觀點。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但我們會逐漸堅定自己選擇的路,自己的設計。這種選擇,這種觀念的建立可能是會伴随我們很多年的。這可能是我近期最迫切的願望。GSD裡認識一些同學,他們的作品很有個人風格色彩,能感覺到撲面而來的執念。人如作品,作品如人,怎樣把自己做進作品是先得需要花功夫認識到自己。

當你收到哈佛和MIT麻省理工的offer,你會怎麼選?

Undergrad Studio 課業

回到文章開頭。我之是以選擇了GSD是因為這裡的混亂吸引我。混亂就像漩渦,或是龍卷風。這種現象是有有迹可循的源頭,也代表了力量在這裡散播。我可以在混亂中隐藏自己,也可展露個性。我可以做很多選擇。而且,這種混亂也帶來了很多不同方面的壓力。就是因為有壓力,自己才有動力去探究自己的本心,去把浮躁鎮定。

當你收到哈佛和MIT麻省理工的offer,你會怎麼選?

Undergrad Studio 112 課業

當你收到哈佛和MIT麻省理工的offer,你會怎麼選?

分享嘉賓:TAILI

GSD march 1ap

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大學,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建築碩士全獎得主。大學就讀于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建築專業,并多次榮獲專業最高榮譽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