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萬科再一次站在風口

作者:水木社

過去一個月,11家證券研究機構,釋出了13份萬科的研究報告。雖然這些報告無一例外地給出了“買入”、“增持”、“推薦”、“強于大市”的評級,但是萬科A股仍跌跌不休。

過去的30天,萬科股價跌去了25%,這家年度銷售4657億的企業,A股市值隻剩下820.8億!

萬科再一次站在風口

分析都不在點上

迄今為止,很多分析萬科的文章,都不在點上。

比如,一些文章涉及對萬科董事長郁亮先生的道德懷疑。竊以為很無聊。

還有一些文章批判這個最早喊出“活下去”的企業家,說了一套卻做了另一套,在最應當抽身的時刻,反而還多加了杠杆,導緻今天的困難。

竊以為,這種事後諸葛亮,對企業家的要求太高了。這些分析都不在點上。

萬科再一次站在風口

關鍵的看點是,沒有資本市場的股價節節高,就談不上大小股東和員工的利益。

請問在過去幾年的弱勢平衡市場背景下,如果提早“賣家當”搞收縮,大小股東可以接受嗎?萬科股票估值可以提升嗎?财務出身的郁亮先生,想必一秒鐘就可以看清楚這筆帳。

是以,富貴險中求,萬科收不了攤子。後來,真的狼來了。2022年,萬科的負債規模、負債利息真的還就上升了。

因為資本市場一直把萬科當好學生、樣本股逼得很緊,國資高價入股之後,無形中多了一道線(國資入股價)、一隻強勁的推手。

另一個敗筆

收攤這種事,最好的方式就是幹嘉定理想之地這樣的快銷案,幹着幹着可以悄悄把城縮成大盤,大盤又縮成中盤。反正頭部城市地也不好拿。因為萬科做到了平均4.4個月就開盤,是以其實也是“垃圾和”專家。現在所有存留在樓市裡開發商,生存之道不就是“垃圾和”開盤日光麼。

偏偏萬科有理想,要探索。“好學生”有融資優勢,還開辟一些重資産的新戰場,比如物流、商業地産,這些都好像是活下去的轉型,未來沉澱一些資産收收租金,開發商就洗腳上田成為大業主了。

萬科再一次站在風口

我猜想郁亮先生的如意算盤是:找到了國資大股東做靠山,經營可以向中海、華潤這些老牌央企國資靠攏了。殊不知

商業地産壓着資金,回報周期長,不是高負債高利息的開發商可以玩的。這不,出了一點風險,萬科隻能含淚打折把旗下最優質的七寶萬科廣場給賣了,為啥不把上海龍華萬科給賣了呢?我猜是這會兒還沒有養成,找不到願意慢慢養的大買家吧,隻好把最俊的閨女給送走了。

我可以百分百肯定,在一個急劇收縮的樓市裡,活下去的最主要因素,是提早未雨綢缪,大幅度縮減了債務杠杆,而不是事到臨頭才被迫縮杠杆。辦公樓、商業地産這些個重資産的東西,除非萬科盡快打通REITs這種通道,不然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長期持有資産”,還得費神砍下去套現,太得不償失了。

長期持有資産的警鐘,是回報率也在急劇下滑。原因幾乎大家都知道。隻要看看持有北京最核心地段資産的“金融街”就行了。

第三個危機

好學生通常智商都很高。一個平均學曆、平均智商都很高的團隊,往往會低估傳播的力量。

迄今為止,中國房地産曾經的十強中,忽然出麻煩的,幾乎都漏算了一個數字:

很多人包括很多分析師,都喜歡看已經公布的報表,恒大、融創在倒卧前,年報的數字很精彩對不對?許家印先生甚至還想搞一點分紅,孫宏斌甚至還成功增發新股,在港股市場摸了兩把資金呢。但是有了什麼傳言、出了什麼風險,一下子就營業額就幾乎沒有了呢?

答案是:

萬科再一次站在風口

上了市,就不得不接受這個結果,你的所有經營成績好不好,自己寫的報告、券商分析師的報告都不算數,真金白銀的股東進出、股價漲跌才算數。

萬科既然2023年每股賺了1.03元但一毛不拔,資本市場可以用腳投票呀。資本市場用腳投票之後,且不去說大股東很難看,萬科内部小股東也很難看,買房的人信心會不會難看?這個難看會讓今年的銷售回款完不成任務嗎?一切都是天知道。

萬科年報裡說:要加強大宗交易和股權交易工作,回款 300 億元以上,增厚安全墊。這很好我認為做得到。不過,我擔心這個任務是完成了,銷售任務完不成,怎麼辦?

萬科再一次站在風口

表達完種種的擔憂,我不得不清晰表明我的觀點:哪怕萬科這個好學生有瑕疵缺點,當年有點言不由衷,開着左方向燈搞了右轉彎,但是

既然幾乎所有的分析報告認定萬科的投資價值,根據淨資産也已經骨折再骨折價了,大股東也已經介入很深了,幹脆徹底把它收購了,盡快終結“天黑請閉眼”的遊戲吧。

提振信心,手勢堅決,比較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