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自成兵敗後,他麾下的4大謀士結局如何?窮途末路,盡顯人心

作者:蜀山史道

前言

李自成,作為明末農民起義的領袖,曾帶領數萬農民推翻了明朝統治,卻最終以失敗告終。而他麾下的四大謀士,更是備受關注。他們出身不同,志向有别,但最終都難逃一個命運——在動蕩年代,人性的弱點暴露無遺。

那麼,在兵敗之後,這些謀士們又經曆了怎樣的際遇?這四位謀士的最終結局如何?他們所承受的命運究竟顯露了怎樣的人心?

李自成兵敗後,他麾下的4大謀士結局如何?窮途末路,盡顯人心

一、李岩:俠氣難憑

杞縣李家,世代顯貴。李岩的父親李精白,曾做過兵部尚書、山東巡撫。這樣的家世,讓李岩自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擁有開闊的視野和豐富的知識。然而,明末年間,天下大亂。饑民遍野,李岩目睹百姓死于非命的景象,心中憤懑難平。

李岩出身顯貴,本可安享富貴,但他卻選擇了另一條道路。他不僅開放家中糧倉,救濟周圍的饑民,更寫下《勸赈歌》,呼籲官府施粥救民。

李自成兵敗後,他麾下的4大謀士結局如何?窮途末路,盡顯人心

這種俠義行為,很快在民間傳開。災民們視他為救命恩人,萬衆一心擁戴他為首領。就這樣,一個顯貴之家的公子,被裹挾進了農民起義的洪流之中。

李岩的俠氣,無疑令人敬佩。在亂世之中,他選擇了站在百姓一邊,用自己的方式去拯救他們。這種正義感和同情心,在當時的環境下實屬難能可貴。然而,即便如此,他最終還是難逃被害的命運。這也許說明,即使是有正義感的人,在動蕩的年代也很難保持自己的信念。

李自成兵敗後,他麾下的4大謀士結局如何?窮途末路,盡顯人心

二、牛金星:功利心切

與李岩不同,牛金星的身世則頗為坎坷。他曾是一名舉人,本可高中狀元,卻遭同縣王姓士紳的誣陷,被革去功名,下獄服勞役。在獄中,牛金星對朝廷懷恨在心。獲釋後,他一心想重新進入仕途,但舉人身份已成為心頭一大梗。

正當牛金星一蹶不振之際,李岩發現了這個落魄人才,将他舉薦給了李自成。牛金星對李自成的起義雖然抱有期望,但更多的是功利心切。他渴望在新朝重新出人頭地,是以對李自成畢恭畢敬,成為其手下重要謀士。

牛金星的做法,無疑是最為卑鄙的。他先是利用李岩的推薦獲得重用,卻最終背叛了恩人,陷害李岩。這種為了自己和兒子前程不擇手段的行為,徹底暴露了人性的陰暗面。即便是在亂世之中,也難以原諒這樣的叛徒行為。牛金星的下場,也正是他自作自受的結果。

李自成兵敗後,他麾下的4大謀士結局如何?窮途末路,盡顯人心

三、宋獻策:江湖智慧

宋獻策則是一位行走江湖的術士,人稱"宋矮子"。雖然身材矮小,相貌平平,但多年江湖生涯讓他對人性了如指掌,對各地風土人情也有獨到見解。正是這份江湖智慧,讓宋獻策為李自成起義注入了神秘色彩。

他提出了"十八孩兒當主神器"的口号,借此鼓舞起義軍的士氣。盡管這句話在今天看來有些荒誕,但在文化水準普遍不高的明末年間,它對激發群眾的信心還是起到了一定作用。宋獻策的智慧,讓李自成對他禮遇有加。

宋獻策的結局相對來說要好一些。雖然最終被清軍俘虜,但他的術士身份使他得到了滿人的重用。這或許說明,在亂世之中,即便是無法堅持正義,也可以通過一些權宜之計來保全自己。相比之下,李岩和牛金星的命運就要悲慘得多。

李自成兵敗後,他麾下的4大謀士結局如何?窮途末路,盡顯人心

四、顧君恩:戰略家低調

在李自成四大謀士中,顧君恩的存在感最低,但他制定了起義軍整個戰略方針。顧君恩主張先入主陝西,收編明軍北方三邊的精銳,以天下精兵強将出山西、克北京,而後統一天下。這一戰略目标,直指明朝腹心。可見顧君恩的眼光和膽識非同小可。

隻是他為人低調,即便在起義軍中也很少出風頭,是以鮮為人知。顧君恩的這種性格,或許也反映了一種智者的處世之道。在亂世之中,有時候低調隐藏自己,反而能更好地保全性命。

顧君恩在李自成最終失敗後,選擇了出家歸隐,再不問世事。這種淡泊名利的做法,或許代表了一種超脫世俗的智慧。相比之下,李岩、牛金星等人的命運,無疑更加凄慘。他們或是被害,或是淪為叛徒,都無法在亂世中保全自己的正義和尊嚴。

李自成兵敗後,他麾下的4大謀士結局如何?窮途末路,盡顯人心

五、李自成東征

憑借四大謀士的智慧,李自成的起義漸入佳境。他們首先在河南一帶建立根據地,招募了大批農民加入。接着,李自成開始了對東北的進攻。這一過程中,李岩和牛金星的主張開始出現分歧。

李岩主張"開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即以仁德待民赢得民心。但牛金星認為,應當"少刑殺、赈饑民、收人心",直接掠奪地主士紳的糧食來救濟百姓。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方案,反映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處世之道。

李自成兵敗後,他麾下的4大謀士結局如何?窮途末路,盡顯人心

李岩的做法更加仁慈,但在當時的環境下,能否真正收服民心還是個未知數。而牛金星的方案,雖然殘酷,但卻更加現實和可行。最終,李自成采納了牛金星的方案。

在東北一路征戰中,他們大開殺戒,屠城掠地,引發了群眾的恐慌。不過,這種手段也确實讓起義軍糧草充足,戰力不斷壯大。

這一過程生動地展現了亂世之中,理想與現實的沖突。李岩代表了正義和仁慈,但在殘酷的環境下,這種理想主義很難得到實作。而牛金星的做法,雖然殘暴,卻更加符合當時的形勢需求。這種取舍,也許正是明末亂世的一個縮影。

李自成兵敗後,他麾下的4大謀士結局如何?窮途末路,盡顯人心

六、北京風雲

憑借優勢兵力,李自成很快攻陷北京。可是,在這座曾經的皇城中,他的謀士們再次産生了分歧。李岩認為,應當停止抄家,招降吳三桂父子,以免引起民怨。但李自成此時已是意氣風發,根本不願聽從勸阻。

與李岩立場相近的還有宋獻策。他們都反對李自成的暴行,但最終未能阻止。很快,吳三桂打開山海關,引清軍入關。各地投降明軍也紛紛反叛,李自成的大好局面就此土崩瓦解。

這一幕再次說明,即使是有正義感的人,在亂世之中也很難堅持自己的信念。李岩和宋獻策的勸阻,最終還是被李自成的意氣風發所壓制。這種理想與現實的沖突,在明末這個動蕩的年代,是司空見慣的。

李自成兵敗後,他麾下的4大謀士結局如何?窮途末路,盡顯人心

結語

從李自成四大謀士的命運,我們可以看到亂世人心的一個縮影。理想、正義在動蕩年代往往很難堅持,功利心和自保意識更容易戰勝一切。

亂世之中,人心難測。我們能做的,或許隻有在平靜年代多鍛煉品行,以便在動蕩到來時,仍能保持内心的堅定。

曆史的教訓告訴我們,即使是有正義感的人,在殘酷的環境下,也很難完全堅持自己的信念。但隻要我們不放棄追求正義和理想,即便在最黑暗的時刻,也終會有一線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