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人:“别拔管,我想活着”,家屬猶豫再三,還是關掉了呼吸機

作者:清水釋出

4月12日的甘肅,發生了一起讓人淚目的事件。

一個56歲的腎衰竭患者被救護車拉回家,維持6個小時之後,家屬準備把呼吸機停了。

呼吸機一小時的費用在15到20元之間,因為這個家庭不算富裕,而腎衰竭患者拉回家裡,就意味着判了死刑了。

老人:“别拔管,我想活着”,家屬猶豫再三,還是關掉了呼吸機

讓人淚目!“别放棄,我還想活着",這是一位來自甘肅的56歲病人寫給家人的話。聽說這位患者被救護車送回家後,家人覺得病情無望,考慮放棄繼續治療。

老人:“别拔管,我想活着”,家屬猶豫再三,還是關掉了呼吸機

據在場的醫護人員表示,當時患者表現出了強烈的求生欲望,盡管被送回家後已經過去了六個小時,他仍然顯示出了一些生命迹象。據悉,當得知家人準備拔掉呼吸機時,他用筆在紙上歪歪扭扭地寫下了一句話:“不要拔管,我還想活着。”這一情景讓在場的人深感震撼。然而,經過幾位家屬商議後,他們還是決定停止使用呼吸機,大約十幾分鐘後,患者離世。

老人:“别拔管,我想活着”,家屬猶豫再三,還是關掉了呼吸機

網友熱議:

對于這一場景,網絡上出現了各種不同的評論。有人表示:“病人有強烈的生存願望,滿足他的願望又有何妨?我覺得拔管的決定太殘酷了。”

還有人提出了質疑:“如果不拔管,他還能活多久?既然他明确表達了不希望拔管,家屬還拔了,這是否可以算作謀殺呢?”

也有人思考了經濟因素:“如果這個病人每月有二三萬元的終身俸,你覺得家屬會選擇拔管嗎?”

老人:“别拔管,我想活着”,家屬猶豫再三,還是關掉了呼吸機

還有人表示:“生活對于一個失去自理能力的人而言,可能是在折磨自己和他人。死亡并不可怕,也不是一件壞事。不要以道德标準來束縛他人的選擇,每個人都有權利做出自己的決定,這是無可厚非的。”

老人:“别拔管,我想活着”,家屬猶豫再三,還是關掉了呼吸機

我以前隻聽說過病人在痛苦中請求家人停止呼吸機。沒想到,也有病人請求不要停止呼吸機,卻被家人強行停止。這讓病人離世時心懷怨恨,這樣的情況讓人感到非常心痛。

老人:“别拔管,我想活着”,家屬猶豫再三,還是關掉了呼吸機

有些人生來自私,而有些人則偉大無比。我聽說我們機關有位老人,在還未被轉移到重症監護室之前,就偷偷拔下了呼吸管。我們機關雖然是國企,醫療費用應該足夠,但是他不想成為家人的負擔,是以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老人:“别拔管,我想活着”,家屬猶豫再三,還是關掉了呼吸機

我爸爸在醫院時,血壓已經測不出來了。醫生用升壓藥維持了他一天兩夜,但他仍然沒有離開。我問他是否想回家,他點了點頭,但此時已經無法說話了。當他回到家後,我們把他放在床上,他睜開眼睛,環顧了一下卧室。我媽媽告訴他我們回家了,他清晰地回答了兩個字:“知道。”然後他就再也沒有呼吸了。

老人:“别拔管,我想活着”,家屬猶豫再三,還是關掉了呼吸機

對于這種病人,不僅不能确定是否能夠治愈,即使成功存活下來也要花費大量的金錢來維持生命。我爺爺當時被送進了ICU病房,依靠呼吸機和藥物來維持生命,每天的醫療費用高達上萬塊。我們也希望他能夠康複,但由于治療費用太高,我們無法承擔,最終隻能選擇拔掉呼吸機。

老人:“别拔管,我想活着”,家屬猶豫再三,還是關掉了呼吸機

病人的求生欲是非常強烈的,為什麼不能讓她堅持到最後一刻呢?我認為這樣輕易放棄,作為子女的會一輩子感到遺憾。

老人:“别拔管,我想活着”,家屬猶豫再三,還是關掉了呼吸機

不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隻有親身經曆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的辛苦,才能真正了解其中的艱辛。面對高昂的醫療費用和渺茫的治愈希望,他們所承受的煎熬隻有他們自己知道。

是以,這樣的選擇對于患者而言也是一種減輕痛苦的方式,對于他們的親人而言也是一種解脫。

來源:正大光明葡萄C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