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融合多門學科,老師帶着一群二年級娃,種出一棵“奇妙的樹”

作者:上海黃浦

曆經兩年潛心研究,4月17日,黃浦區盧灣一中心國小交出了一份充滿奇思妙想的跨學科主題學習成果——新書《奇妙的樹——國小低年級跨學科主題學習案例》釋出,這本書的作者,正是該校一群年輕的學科教師及可愛的二年級學生。

融合多門學科,老師帶着一群二年級娃,種出一棵“奇妙的樹”

翻開這本綠色裝幀的新書,很容易就被孩子們的奇思妙想所感染:樹幹為什麼是圓柱形的?楓樹種子是怎麼飛行的?為什麼樹長着不同的皮膚?常青樹為什麼四季常綠?杉樹為什麼能長這麼高?上海的行道樹有什麼講究?在課标指引下,學校跨學科團隊融合國文、數學、自然、美術等多門學科,在一年級《植物媽媽有辦法》跨學科主題學習基礎上,以“奇妙的樹”為主題,帶領二年級學生認識樹、研究樹、應用樹、想象樹,進行了一系列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

融合多門學科,老師帶着一群二年級娃,種出一棵“奇妙的樹”

什麼是跨學科學習?在摸索、實踐與沉澱中,老師們漸漸有了自己的答案:跨學科不是拼盤式的多學科組合,也不是淺薄化的知識挪移,而是要從學生學習和發展的角度,基于學科、超越學科、立足學科、主動跨界。該校跨學科學習負責人賀春秋老師介紹,學校從一年級起步,兩年來逐漸推進,組織有學科依托,系統進階的系列主題活動,“增強學生的主體參與感,喚醒教師的整體育人意識,推動學校課程的整體建設”。

融合多門學科,老師帶着一群二年級娃,種出一棵“奇妙的樹”
融合多門學科,老師帶着一群二年級娃,種出一棵“奇妙的樹”

課堂是跨學科學習主陣地,自然、國文、美術三科老師協同指導:自然學科的相關知識提供豐富的寫作内容,國文課堂學習如何用文字表達,美術學科則拓展和豐富表達方式,增添趣味,提升審美。自然課堂上,學生們研究樹;美術課堂中,繪制關于樹的奇思妙想;數學課堂内,學習如何測量、計算和樹有關的資料;而在國文課上,則學習撰寫關于樹的研究報告。

融合多門學科,老師帶着一群二年級娃,種出一棵“奇妙的樹”
融合多門學科,老師帶着一群二年級娃,種出一棵“奇妙的樹”

那麼,這棵跨學科的“奇妙樹”,具體是怎麼“培育”的呢?首先,是認識樹。國文、自然、美術老師一起指導孩子們完成“自然筆記”,細緻的觀察和充分的了解,讓學生們筆下的“樹朋友”更加生動真實。在認識過程中,學生們對樹産生了強烈的興趣,提出各種問題,老師鼓勵孩子寫出微型研究報告,以任務驅動研究過程,學習像科學家那樣思考。向二年級全體學生征集問題,遴選其中有研究價值的問題,再幫助他們組隊調查、觀察、實驗,來驗證猜想,得出結論,并展開生活聯想。此外,從真實的樹到應用樹形圖來學習探究,又是一番新嘗試:“樹”說三國、“樹”說十二生肖、“樹”說傳統節日……各種讓人眼前一亮的樹形圖就從孩子們筆下應運而生。

融合多門學科,老師帶着一群二年級娃,種出一棵“奇妙的樹”
融合多門學科,老師帶着一群二年級娃,種出一棵“奇妙的樹”
融合多門學科,老師帶着一群二年級娃,種出一棵“奇妙的樹”
融合多門學科,老師帶着一群二年級娃,種出一棵“奇妙的樹”

在老師、學生、家長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二年級每個同學都參與“種樹”:研究足迹從課堂延伸到大街小巷,兩年來,共收獲207份自然筆記、231份樹形圖、264份創意樹的繪畫和作文,還共同完成17項分組課題研究。

融合多門學科,老師帶着一群二年級娃,種出一棵“奇妙的樹”
融合多門學科,老師帶着一群二年級娃,種出一棵“奇妙的樹”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科學興趣的引導和培養,要從娃娃抓起,培育具備科學家潛質,願意獻身科學研究事業的青少年群體。”在黃浦區盧灣一中心國小黨支部書記、校長吳蓉瑾看來,實踐證明,從一年級起步,學生就能在充滿樂趣的活動中得到充分鍛煉。“啟蒙科學思想,培養核心素養,跨越學科界限,探求真實問題,這正是我們開展跨學科主題學習的目标。”

“這是黃浦教育持續創新和改革的一次生動展示。”黃浦區教育局局長郭金華認為,跨學科學習不僅連接配接的是知識,更是生活能力的實踐。去年,黃浦區獲批教育部義務教育教學改革實驗區,“跨學科學習也是我們要重點攻關的一項改革實驗内容。”他希望區内更多學校和教師能探索跨學科教學的多種可能,為學生打開更廣闊的學習和發展天地。

“你們為孩子打開了探索世界的新視窗。”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楊振峰對該校教師團隊在跨學科項目中的探索與實踐深表贊賞,同時也寄予了更深遠的期望:繼續在跨學科教學領域發揮示範引領作用;進一步強化師資隊伍建設,不斷提升教師的跨學科教學能力;利用好跨學科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全面、均衡、優質發展,使孩子更加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