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葉飛本是一介書生,意外走上軍旅,成為唯一的雙重國籍開國将軍

作者:兵說

#桅杆筆談##三野戰将#

作者:桅杆

聲明:兵說原創首發,已開通全網維權,抄襲洗稿搬運必究

筆者喜歡軍史。在閱讀開國将帥回憶錄或傳記時,深為先輩們鮮活的苦難輝煌經曆而贊歎,每每心潮澎湃,萌生了傳頌他們可歌可泣故事的想法。為此,在前兩年寫了一個四野戰将系列文章,共寫了40多位四野将帥。系列文章在《兵說》欄目發表後,深受軍史愛好者歡迎。不少朋友鼓勵筆者繼續下去,寫寫三野戰将。從今天開始,筆者嘗試寫作三野戰将系列,開篇從當年的華野1縱司令員葉飛上将寫起。

葉飛本是一介書生,意外走上軍旅,成為唯一的雙重國籍開國将軍

【葉飛将軍】

(一)唯一具有雙重國籍的開國将軍

在我軍1614位開國将帥中,葉飛将軍有很多與衆不同的地方。首先,筆者經過考證,葉飛是唯一具有雙重國籍的開國将軍。

葉飛1914年出生在菲律賓,父親是華僑,母親是菲律賓人。根據菲律賓法律,凡在菲律賓出生,就自動取得菲律賓國籍。1930年7月,葉飛在廈門被捕後,其二哥帶着他的出生證,準備通過菲律賓駐廈門領事館進行交涉。

同時,葉飛在法律上也擁有中國國籍。1909年制定和頒布的《大清國籍條例》第一條規定:生而父為中國人者,不論是否生于中國地方均屬中國國籍。這之後直到1980年,中國沒有頒布過國籍法,曆屆政府事實上承認或預設上述規定的。葉飛出生時,其父親是中國人,雖然出生在菲律賓,也擁有中國國籍。

大陸是在1980年頒布《國籍法》之後,才不允許雙重國籍。

有人說,洪水(原名武元博,1955年授少将軍銜)也是雙重國籍的開國将軍。這是沒有法律依據的。洪水生于越南,其父親也不是中國人或華僑,是以不擁有中國國籍。洪水入黃埔軍校學習、參加廣州起義,從紅軍時期開始就在我軍任職,時間長達約20年,是開國将軍中唯一的外籍人。這是題外話。

1919年,葉飛5歲時被父親送回其故鄉福建南安。直到整整60年後的1989年,在率團通路菲律賓時,才探訪了自己的出生地。

葉飛本是一介書生,意外走上軍旅,成為唯一的雙重國籍開國将軍

(二)意外走上軍旅生涯的開國上将

1949年初全軍統一整編、成立四大野戰軍時,共組建了16個兵團。這16個兵團的司令,或是軍校畢業,如許光達、宋時輪等;或勞工、農民出身,從士兵或基層一級一級打上來的,如陳錫聯、劉亞樓等。唯獨葉飛,是由一介書生成長為我軍進階指揮員的。

曆史上,書生投筆從戎的故事很多。我軍開國将帥中,也有很多是投筆從戎的,如劉伯承元帥、譚政大将、蕭克上将等。但葉飛與他們不同,不是主動投筆從戎的,而是被動或意外“從戎”的。

1932年下半年,福州中心市委派葉飛(時任共青團福州中心市委書記)以特派員的名義,到閩東巡視工作。在此期間,1934年3月,福州市委遭到破壞,閩東與上級的聯系中斷。危急關頭,葉飛以特派員身份主持召開緊急聯席會議,提議并成立了統一上司當地武裝鬥争的閩東特委。

葉飛本是一介書生,意外走上軍旅,成為唯一的雙重國籍開國将軍

葉飛的這一應變措施,對穩定閩東局面至關重要!當時福建的組織體系是:1931年初,福建省委遭到破壞後,組織上訓示不再恢複省委,組織廈門和福州兩個中心市委,閩東地區歸福州中心市委上司。當時閩東有福安、連江兩個中心縣委,均直屬福州中心市委。如果閩東地區不能實作統一上司,各自為政,就會被優勢敵人各個擊破。

葉飛及時将兩個中心縣委整合起來,形成了合力,成為閩東根據地堅持下來的組織保證。當時葉飛是以特派員身份完成上述工作的。雖然沒有馬上擔任特委書記,但因為是上級組織的代表,葉飛成為當地事實上的“一把手”,上司了閩東3年遊擊戰争。當時葉飛還不滿20歲,已經表現出極強的大局意識群組織才能。

當年9月,紅軍閩東獨立師組建時,葉飛兼任政委。可以說,葉飛是在一種極為特殊的情況下,頗為意外地走上了軍旅生涯。

葉飛本是一介書生,意外走上軍旅,成為唯一的雙重國籍開國将軍

(三)“你就是個書生嘛”!

全面抗戰爆發後,國共開始第二次合作。1937年12月,時為閩東根據地黨政軍最高上司人(身兼閩東特委書記、閩東軍政委員會主席、閩東獨立師)的葉飛,去南昌新四軍軍部接受任務途經福州,福建省主席陳儀接待了他。當陳儀見到這位他們懸賞多年的“匪首”時,十分驚訝地說:“你就是個書生嘛”!

這時,雖然經曆艱苦卓絕的3年遊擊戰争,葉飛仍然一幅書生形象。他本來是共青團幹部,是派到閩東巡視工作的。正常情況下,巡視結束後是要回福州中心市委,繼續當他的團委書記或從事黨務工作的。

1933年11月,也在閩東工作的曾志去看望正在養傷的葉飛,正碰上敵人“清剿”。曾志在回憶錄裡說:“一天,我和葉飛觀察敵人動向。敵人的子彈向我們所處的方向飛來,葉飛那時接觸戰鬥場面還不多,辨識不出子彈的方向和高低。他聽到子彈‘嗚嗚’從頭上飛過,仍把脖子縮一下;而子彈‘噗噗’地落在他腳下附近,反而沒有什麼反應。”

1938年初,閩東獨立師改編為新四軍第三支隊第6團,葉飛擔任團長,率1300閩東子弟奔赴抗日前線。當時,葉飛覺得自己“沒有學過軍事,軍事工作非我所長”,是“閩東的革命鬥争形勢逼得我上司軍事鬥争”,提議“留在福建做地方工作”。但東南分局認為葉飛“離開部隊不好”,實際上是看中了他的組織才能。

後來的戰争實踐證明,葉飛的軍事指揮才能同樣非常出衆,戰功顯赫。葉飛1938年率1300子弟出閩,1949年7月率三野十兵團13萬大軍進軍福建,兵力正好是當年的100倍。何等榮耀!但這背後,是多少艱難困苦、多少烈士熱血?

葉飛本是一介書生,意外走上軍旅,成為唯一的雙重國籍開國将軍

【曾志】

當年弱書生,今日上将軍。曾志晚年感慨:當年辨識不出子彈的方向和高低的書生,“經過多年的戰争鍛煉,成為了解放軍上将。可見是戰争造就了偉大的人才”。殘酷的戰争形勢,不僅把葉飛推上了軍旅生涯,戰火也把一介書生錘煉成了一位叱咤風雲的戰将。

【未完待續】

【深耕戰争史,弘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