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多元化、全管道戰略持續發力 多家機構看好索菲亞

作者:銀柿财經
多元化、全管道戰略持續發力 多家機構看好索菲亞

近日,索菲亞(002572.SZ)釋出2023年年度報告。2023年,索菲亞深化“多品牌、全品類、全管道”戰略,實作營業收入116.66億元,同比增長3.95%,歸母淨利潤12.61億元,同比增長18.51%;其中第四季度營業收入34.65億元,同比增長5.37%。

在年報開頭的股東信中,索菲亞董事會總結了2023年的公司經營回顧。同時,為了更好地回報股東,索菲亞抛出2023年現金分紅方案:拟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10元,合計分紅9.52億元,股息率達6.3%。

多元化探索經營模式,以應對白熱化競争

經過二三十年的發展,中國房地産存在龐大的存量房市場裝修需求,家具行業競争步入白熱化。一份券商研報顯示,一手房和存量房翻新市場需求在2010—2030年中呈現上升趨勢。根據預測資料,2024年預計将會有1600萬套新房+存量房有裝修需求,到2030年,預計達到2300萬套。

今年開年以來,房地産市場迎來多項政策支援,分别從政策端和需求端為市場轉暖提供契機和保障。随着房地産融資協調機制進一步落地推進并深化,供給端将逐漸理順。在刺激需求方面,3月13日國務院印發的《推動大規模裝置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提到了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要推動家裝消費品換新。

存量博弈,馬太效應加劇,競争愈發激烈。随着供給端和需求端的一系列政策出台并落實,如何抓住時代機遇,探索存量房時代的盈利模式成為家具企業亟須解決的問題。

索菲亞董事會在股東信中坦言,市場情況一直都不容樂觀,但公司明白,要想在行業的浪潮中站穩腳跟,不僅需要領先的科技,更需要調整視角,以消費者為中心來打造産品和服務,這是獲得領先地位的關鍵。

索菲亞表示,面對行業的變化,公司将不斷探索新模式,找準多元生活方式切入口,以“牆地一體”切入舊改賽道,并逐漸推出櫥櫃、系統門窗、衛浴等新品類,引領行業開辟整家新航道;同時也通過增強與裝企的合作滲透舊改市場,并不斷開發出拎包2.0、舊改社群店、舊改服務中心等多種業務模式,未來這些模式将會成為索菲亞搶占舊改市場的重要突破口。

提質增效,加厚盈利能力

索菲亞在成本管控方面進一步取得成效。公司不斷提高闆材使用率、改善人效比,同時由于原材料價格下降,去年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3.2個百分點至36.2%;Q4單季度毛利率同比提升4.1個百分點至37.4%。費用方面,期間費用率同比小幅下降0.25個百分點至20.25%,Q4單季度費用率同比下降1.71個百分點至19.6%,其中,銷售費用率同比下降0.91個百分點,管理費用率同比下降0.96個百分點。

在銷售終端,截至目前索菲亞已開設終端門店約4000家,覆寫全國1800個城市和區域;其中索菲亞品牌門店2727家,米蘭納品牌門店514家,司米品牌門店249家,華鶴品牌門店277家。2023年,在多品牌、全品類、全管道大家居戰略指導下,索菲亞各項業務推進,客單價也實作穩步提升。

索菲亞的多品牌戰略成效顯著。在整家定制戰略疊代下,索菲亞品牌開拓櫥櫃、衛浴、門窗和牆地市場,實作營收105.5億,同比增11%,工廠端客單價同比提升6.3%至19619元。其中櫥櫃業績增速為293.81%,木門業績增速為47.33%;米蘭納實作營收4.72億,同比增47.2%,工廠端客單價同比提升6.7%至13934元;華鶴是公司旗下的高端木作品牌,已完成品類擴充更新,全年實作營收1.63億,未來将繼續招優質經銷商、強化終端賦能,推進裝企、拎包、電商等新管道建設來開拓新流量;另外,司米已從整體廚房向高端整家定制轉型戰略更新,品牌經銷商和索菲亞品牌經銷商重疊率進一步降低,終端門店正逐漸向整家門店轉型。

在管道端,公司重點發力整裝管道,通過推出專屬産品和價格體系,與零售管道形成差異,從不同角度開拓市場。公司在全國範圍與實力較強的家裝企業開展合作,同時鼓勵和推動各地經銷商與當地小型整裝、家裝公司、設計工作室進行合作,實作與家裝企業的互相導流和合作共赢。

大宗業務管道則主要服務工程客戶,單體合作項目産品套數多、合同總價高。公司已與上百家工程客戶實作合作,并與衆多大型地産商達成建立戰略合作關系,通過承接地産、酒店、醫院、學校、企事業機關等樣闆房及工程批量項目,為工程客戶提供室内家居全屋定制産品服務,不斷拓展公司營業收入來源,優化管道結構。

管道端的多線發力和結構優化,讓公司的營收能力進一步提升。去年全年,索菲亞整裝管道(經銷商零售裝企+總部裝企同步營運)持續發力,營收同比增67.52%,占總收入比重提升6.3個百分點。此外,公司的經銷商管道收入96.3億,同比增4.4%;大宗實作收入14.5億,同比下降4.7%;直營實作收入3.1億,同比增13.6%。

自内向外多措并舉夯實新時代基石

從定制衣櫃起家,在新時代的競争中,索菲亞多措并舉,從多元化品牌戰略、數字化轉型、線上營銷、現代化管理等方面積極提升自身産品力以及營銷能力,進一步夯實了定制家居行業領軍企業的地位。

在生産經營方面,索菲亞打通各個環節,通過在生産經營的各個環節推行“降本增效”、流程體系優化工作以及對組織團隊的精細化管理,組織能效和人效獲得提升,同時公司的闆材使用率、生産效率、供應鍊效率均顯著提高,進而對公司整體毛利形成正回報。

為了可持續發展,索菲亞積極擁抱數字化轉型,推動了“成本領先”“精益制造”“IPD體系架構變革”“AIGC創新”等多個項目落地,深入挖掘内部潛力,借助移動網際網路、大資料和人工智能等技術進行數字化轉型,全面提升公司綜合營運效率。

在品牌戰略方面,索菲亞實行差異化的經營政策,通過主打高端的“索菲亞”、主打大衆市場的“米蘭納”、主打輕高定的“司米”以及主打中高端中式的“華鶴”四大品牌,實作對消費市場多階層化需求的更全面覆寫。

在品牌營銷方面,随着直播經濟和移動網際網路的進一步普及,傳統的商業營銷方式發生改變。索菲亞加碼線上營銷,并取得顯著成績。通過發力數字化營銷,整合社群營銷、直播、網紅帶貨等多種線上營銷方式,打造微信公衆号、微信小程式、企業微信、視訊号、抖音、快手、小紅書全平台矩陣私域營銷陣地,搶占全域流量,索菲亞全網關注量超3000萬,為零售管道持續賦能。

香港群益證券指出,近年來索菲亞多品牌、全品類、全管道大家居戰略整體落實效果較理想,今年大家居戰略将繼續推進,并通過加快門店布局填補空白市場,此外,各品牌将擴充品類,以進一步完善整家定位。行業層面看,存量房數量已基本占據半壁江山,存量翻新需求逐漸顯現,公司已進行前瞻性布局,有望從中受益。

同花順iFinD資料顯示,4月16日有5家機構更新索菲亞評級。渤海證券和國泰君安給予索菲亞“增持”評級,國聯證券、國盛證券以及長江證券給予索菲亞“買入”評級。從機構關注度來看,近六個月累計共11家機構釋出了索菲亞的研究報告。其中,評級方面,7家機構認為“買入”,3家機構認為“增持”,1家機構認為“推薦”。多家機構的集中看好,不僅是對索菲亞過去一年綜合業績的肯定,更是對公司未來發展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