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甘州區梁家墩鎮:架起協商“連心橋” 繪就幹群“同心圓”

作者:甘州線上

甘州融媒訊為發揮下沉委員優勢,鞏固拓展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工作成果,打通履職“最後一公裡”。今年以來,甘州區梁家墩鎮堅持“協商于民、協商為民”的原則,聚焦全鎮鄉村建設、産業發展、基層治理、民生保障、人居環境整治等重點工作,結合“三進三問三實”活動,組織下沉區政協委員全面開展協商議事活動,共話鄉村振興發展大計,為全鎮重點工作推進、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堅持黨建引領,搭建協商平台,将群衆急難愁盼問題放在心中。始終堅持黨委對政協工作站上司制度,作為一條主線貫穿于政協協商工作的全過程、各環節。堅持“黨委上司、政協搭台、多方參與、服務群衆”的工作機制,穩步有序推進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以鎮政協委員工作站和村協商議事會為主陣地,廣泛征集并標明協商議題,量身制定“議題協商方案”,組織政協委員、村幹部、村民代表和鄉賢能人深入田間地頭、村文化廣場召開協商議事會議,開展縱向收集和橫向交流,努力達成協商共識,推動問題解決。截至目前,解決了“科技小院”成立、創城問題整改、農作物種植結構調整、協調塘壩灌溉等各類問題4個,一樁樁一件件為民實事地協商辦理,讓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

甘州區梁家墩鎮:架起協商“連心橋” 繪就幹群“同心圓”

“我們村長期為井灌區,地表水灌溉設施已陳舊老化,渠系損壞嚴重,無法使用,按照今年的灌溉配額,用水需求壓力很大。現在經協調,借用周邊蓄水塘壩臨時蓄水,讓我們大棚種植的蔬菜灌溉得到了保障。”六号村群衆王義年說道。六号村的用水,離不開該鎮協商議事會的協商推動,通過走訪、調研,組織群衆召開現場協商會,充分聽取村民群衆建議和意見,最終達成了一緻的協商結果。

聚焦重點工作,服務基層發展,将群衆增收緻富問題扛在肩上。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工作思路,該鎮協商議事會把協商民主貫穿于全鎮特色産業發展的全過程中,堅持惠民導向,不斷推動設施蔬菜産業加速發展,讓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群衆利益無小事,通過協商幫助村上引進新的種植品種、技術,着力推進産業發展、提高蔬菜育苗種植技術。下一步,村上要積極探索蔬菜産業全環節更新、全鍊條升值,比如我們種的茄子、黃瓜、番茄等有時候會受市場等多種因素影響,要是我們自己能進行深加工,就像定西、甘谷有的村有自己的馬鈴薯、辣椒加工廠,如果我們的村有自己的蔬菜深加工廠,那我們的收入肯定會翻番。”梁家墩鎮六号村協商議事會主席徐付軍說。

甘州區梁家墩鎮:架起協商“連心橋” 繪就幹群“同心圓”

在建設蔬菜“科技小院”協商議事會上,該鎮協商議事會成員充分發揮委員自身優勢,邀請河西學院農學院、市農科院、區科協和區農業農村局等相關業務專家分享交流農業生産經驗,共同讨論“如何延長蔬菜産業鍊,促進區域蔬菜産業高品質發展和群衆增收緻富”的議題,達成科研院所、高校專家進駐“科技小院”,聯合開展蔬菜新品種培育、新技術引進、新成果轉化、實用人才培養等共建項目。目前,該鎮宏山設施農業中心村黨委集中優勢資源,積極打造建設“科技小院”,切實提高蔬菜育苗種植、技術推廣、新品種引進、精深加工、冷鍊物流、勞務用工、品牌建設等各方面規模效益和市場化水準,為區域設施農業蔬菜産業的發展探索出了新途徑。

深入走訪調研,突出成果轉化,将協商議事結果成效落在實處。該鎮協商議事會按照協商“六步議事”工作法,深化拓展“6+X”協商模式,持續在協商議事中交流思想、凝聚智慧、解決問題。積極建立各村協商成果報送機制和辦理督查機制,在協商結束後5個工作日内,梳理彙總協商意見建議,及時進行公開公示,并向鎮黨委報送協商結果,嚴格按照“跟蹤督促抓落實,實事辦理見實效”的要求,采用現場督辦等方式,力求将實事辦好、好事辦實,讓基層協商議事成效經得住考驗。

甘州區梁家墩鎮:架起協商“連心橋” 繪就幹群“同心圓”

一季度以來,該鎮協商議事會按照各村上報的協商議事結果和辦理成效積極開展實地督查,不斷抓落實、見實效。通過實地督查,目前梁家墩村、迎恩村、四閘村文明城市建立問題整改、六号村向上協調塘壩灌溉和成立“科技小院”等協商議事事項都成功做到了成果轉化,實作了件件有回音,事事見成效。

下一步,該鎮将持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從現有協商成果中不斷總結經驗,在黨委、政府和群衆之間架起“連心橋”,真正解決老百姓關心的熱點、難點、堵點問題,生動诠釋“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的豐富内涵,實作“協商于民、協商為民”,切實推動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走深走實。(王昊)

甘州區梁家墩鎮:架起協商“連心橋” 繪就幹群“同心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