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社會生産力認識社會主義生産力性質和特點

作者:鐘建民的理論之說

今日看到《屈炳祥:<資本論>與馬克思生産力社會屬性的思想》一文。作者談到,“生産力并不隻是一種純自然的經濟範疇,它還是一種社會範疇,具有一定的社會屬性。對我們今天的社會來說,生産力本身又有一個‘姓資’‘姓社’的問題。之是以如此,這是由從事生産活動的人及其所依賴的社會生産關系,尤其是生産資料所有制的性質決定的。”

生産力,本來就是一個簡稱。生産力的全稱是社會生産力。是以,生産力本來就是社會生産力。

但是,社會生産力也隻是一個抽象的範疇。當我們進一步考察社會生産力時,需要把這個社會生産力具體到某個社會生産力,例如,封建社會生産力、資本主義社會生産力、社會主義生産力等等。我們要發展生産力,就必須明白,我們發展的是社會主義生産力。而要發展社會主義生産力,首要的問題就是要弄清社會主義生産力差別于資本主義生産力的基本特點和發展要求。如果你連社會主義生産力的基本特點和發展要求都不知道,天天喊着發展生産力,那是隔靴搔癢,解決不了真問題。

一,經濟學界的一個重大偏差,就是把生産力僅僅了解為物質生産力,而沒有了解為社會生産力。

屈炳祥先生在文章中談到:“自從接受馬克思主義科學以來,人們的思想深處就一直存在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認為生産力隻有一種自然屬性,或物的屬性。因為生産力,所指的就是人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創造滿足自身需要的物質産品的能力,它反映的隻是人同自然之間的一種物質變換關系。”

現代社會生産的物質産品,是以商品形式存在的。商品存在着兩重性,那麼形成商品生産的能力是不是也存在着嚴重性呢?類似的還有,生産商品的過程是不是具有兩重性?生産商品的企業是不是具有兩重性?作為企業制度是不是具有兩重性?即使從這些常識來了解,我們也應該知道生産力本身也是具有兩重性的。

從商品生産的角度看,形成使用價值的生産力屬性,表現為生産力的自然屬性,而形成價值的生産力,表現為生産力的社會屬性。也就是說,任何一種生産力,它都是有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是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統一。

着眼于生産諸要素結合的形式、關注生産力結構、規模、布局、時序和運籌等方面的特點和規律,進而為制訂最合理最有效的決策提供理論基礎和指導原則,這是生産力經濟學研究對象的内容。

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生産力的社會屬性,是生産力滿足人類需要方面的運動性質和特點,它的内容表現為生産力基本的結構特征和發展要求。在特定的社會所有制條件下,勞動者與生産資料結合的特殊方式,決定了相應的生産方式,即必然的生産主體及利益要求所規定的生産過程的實質及特殊的成果形态。

把生産力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當作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這是理論界的一個重大誤區。

二,認識社會生産力,要形成明确的社會主義生産力概念。

生産勞動和生産資料是構成生産力的兩個基本方面,其互相關系決定了社會生産方式的特點,進而也決定了社會生産力的特點和性質。

在《共産黨宣言》的第二部分,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在資産階級社會裡,活的勞動隻是增殖已經積累起來的勞動的一種手段,在共産主義社會裡,已經積累起來的勞動隻是擴大、豐富和提高勞工的生活的一種手段”。在這裡的“共産主義社會”我們可以把它了解為科學社會主義社會,也可以了解為勞動階級社會。

在這裡,馬克思恩格斯明确告訴我們:資本主義生産力的基本特征是已經積累起來的勞動一一即生産資料居于主要地位并起決定作用,活勞動隻是資産增殖的手段。相反,社會主義生産力的基本特征則相反,是勞動者居于主要地位而起決定作用,生産資料隻是滿足勞動者消費需要的手段。從這裡可以看出,社會主義生産力與資本主義生産力的本質差別,不是在生産力發展水準上,而是表現為生産力的結構特征上,表現在生産勞動與生産資料的互相關系的特征上。

“在資産階級社會裡,活的勞動隻是增殖已經積累起來的勞動的一種手段”。“已經積累起來的勞動”,即生産資料,“活的勞動”即生産勞動。活勞動成為資産增殖的手段,而資産增殖一一即剩餘價值即成為資本主義生産的目的。是以,資本主義生産力,我們也可以稱為剩餘價值生産力,資本主義生産力本質上就是剩餘價值生産力。

“在共産主義社會裡,已經積累起來的勞動隻是擴大、豐富和提高勞工的生活的一種手段”。已經積累起來的勞動一一即生産資料隻是擴大、豐富和提高勞工生活的一種手段,很顯然,這裡的生産目的已經變成了消費價值一一滿足全體員工消費需要的價值量。是以,社會主義生産力,我們也可以稱為消費價值生産力,社會主義生産力本質上是消費價值生産力。

是的,當我們說到勞動力,說到生産資料時,從自然屬性看,它們沒有什麼差別,都是形成使用價值的生産能力。但是,勞動者與生産資料結合的特殊方式,決定了生産主體和生産目的的差別,進而也決定了社會生産性質的差別。在當代社會,勞動者與生産資料的具體結合方式的差別,使社會生産力的兩個方面一一生産勞動和生産資料的互相關系形成了明顯的差別:當生産資料居于支配地位時,社會生産力本質上表現為剩餘價值生産力;當生産勞動居于支配地位時,社會主義生産力本質上表現為消費價值生産力。

三,認識社會主義生産力性質和特點,還必須形成消費價值生産力觀念

有位網友認為生産力本身沒有階級性,因而沒有什麼社會主義生産力與資本主義生産力的差別。他說:

“生産力,即人改造自然的能力。有三要素:1,勞動者,2、勞動工具,3,勞動對象。還有人把勞動工具與勞動對象合并,統稱“生産資料”。這樣生産力變成了二要素,即勞動者與生産資料。這兩種說法沒有什麼根本性的差別,内容與含義也是差不多的。生産力與生産關系沖突,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的動力。它們的關系是,生産力決定生産關系,生産關系反作用于生産力。具體一點就是生産力的發展水準,決定生産關系性質。生産力本身是沒有階級性的。不存在什麼社會主義生産力,資本主義生産力的差別的。”

“先說,勞動者,即使用生産工具進行生産勞動的人。那些不不進行生産勞動的人。就不屬于生産力的範疇了。勞動者在進行生産勞動中,是沒有階級性的。如那個富士康公司,招工生産手機,電腦。無論是在什麼國家,是在中國,在美國,還是在印度等等,勞工的安排,生産工序,流水線等等都是一樣的。沒有什麼性質的變化。中國人可以到美國去打工,美國人也可以在中國找工作,沒有什麼差別。可見在生産過程中的勞動者是沒有什麼階級性的。中國的勞工,美國的勞工。在工廠裡是一樣的。而且經常的是幹一樣的活。”

“然後我們再說生産資料。即勞動工具與原材料。就更談不上階級性了。日本的機床,汽車,美國的電腦,手機。到中國來,其本身是沒有任何變化的。如果我們說日本的機床,汽車是資本主義的機床,到了中國就變成了社會主義的機床。美國的手機,在美國是資本主義手機,到中國就變成了社會主義手機能這樣說嗎?顯然是不能機床無論是在日本,還是在中國,其本身的結構變化發生任何變化的。可見生産工具本身也是沒有任何階級性的。如果有什麼變化的話,就是勞動者,生産工具被誰擁有,生産出産品被誰占有。而這些變化就不是生産力的變化了,而是生産關系的變化了。”

“生産資料和勞動處于什麼地位,本身就是生産關系,不是生産力性質,這裡還是混淆生産力與生産關系兩者的界限,混同了兩類不同性質的事物”。

首先,“在資産階級社會裡,活的勞動隻是增殖已經積累起來的勞動的一種手段,在共産主義社會裡,已經積累起來的勞動隻是擴大、豐富和提高勞工的生活的一種手段”,這兩句話中的活勞動是勞工或勞動者,是正在進行的勞動,而已經積累起來的勞動是生産資料,或者說是“死勞動”。生産資料與勞動者的結合狀态,是不是生産力具體的存在狀态呢?如果是生産力的具體狀态,怎麼不能說是生産力自身的關系呢?難道社會生産力不是生産勞動與生産資料結合而形成的生産産品或商品的能力?難道生産勞動與生産資料的結合方式不是生産力本身形成的特點表現?

商品生産過程是有二重性的:它既是使用價值的生産過程,又是價值的形成過程。在資本主義條件下的商品生産過程,從使用價值的形成過程看,它是勞動者使用勞動工具作用于生産對象而形成特定使用價值的過程;從價值形成過程看,它是生産資料吸取剩餘勞動形成剩餘價值的過程。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的商品生産過程,從使用價值的形成過程看,它與資本主義條件下的使用價值形成過程是沒有差別的,而從價值形成過程看,它是勞動者用自己的勞動參與生産過程形成消費價值的過程。是以,從物質生産力的角度看,社會主義生産力與資本主義生産力沒有什麼差別,其性質和特點因形成使用價值的不同而不同;而從社會生産力的角度看,資本主義生産力本質上表現為剩餘價值的生産力,而社會主義生産力本質上表現為消費價值生産力。

其次,生産力與任何其它事物一樣,既可以從其發展水準的角度來考察,也可以從其構成要素或方面的結構特征來考察。

這位朋友談到“生産資料和勞動處于什麼地位,本身就是生産關系,不是生産力性質,這裡還是混淆生産力與生産關系兩者的界限,混同了兩類不同性質的事物”。這個說法顯然也是錯誤的。生産資料和生産勞動的關系,本身是生産力中人的方面與物的方面的互相關系,它是生産力結構特征的展現,至于這種結構特征同時也決定着相應的生産關系,決定着生産關系的特征,這樣表述才是恰當的。

從上面的讨論中,我們已經知道,由于生産商品的過程是二重性,既是使用價值的生産,又是某種價值的生産。從物質生産力的角度看,企業所形成的生産力的性質沒有差別的,它展現的是社會生産的自然屬性,但是從社會生産力的角度看,企業所形成的生産力是有明顯的性質差別的。譬如同樣是工程師,在富士康和華為工作,他們所形成的生産力性質有什麼樣的差別呢?從企業生産結果看,富士康作為産權型企業,其生産成果是歸老闆的利潤,因而企業的生産性質上屬于剩餘價值的生産,企業所形成的生産力,即為剩餘價值生産力;華為實行的是按勞配置設定,企業的生産成果是按照員工的責任結果和貢獻進行配置設定的,作為企業生産成果的企業盈餘性質上屬于消費價值。是以,華為企業所形成的生産力,叫做消費價值生産力。

四,社會主義要發展的不是資本的生産力,而是工本的生産力。

當我們以現實的社會生産力為考察對象時,它總是以一定的社會所有制為基礎的生産力。例如,當我們說到資本主義生産力時,它就是以生産資料的資産者所有制與勞動者隻占有自己的勞動力為前提條件的。在這樣一種所有制條件下,勞動者隻能通過出賣自己的勞動力來換取生活資料。是以,資本主義生産力是在勞動力商品化條件下形成的。資本家或股東投入貨币資産,購買需要的生産資料和勞動力,然後通過組織形成現實的生産力。是以,資本主義生産力就是資本的生産力。

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生産資料實作了公有制。是以,人格化的資産者消滅了,因而勞動者成為了唯一的生産主體。同時也由于生産資料公有制消除了人們在資産所有方面的差别。是以,在社會主義條件下,不僅勞動者是唯一的生産主體,而且其利益要求也表現為勞動所有權。是以,社會主義生産力的形成是建立在生産資料公有化的基礎上的,即通過勞動者按照報酬勞動的方式與公有的生産資料相結合形成的生産力。由于生産資料的公共所有,勞動者隻能在保值的前提下使用公有資産,是以,社會主義生産力是作為勞動者工本的生産力存在的,社會主義生産力就是工本的生産力。

現在我們用股份制企業模式與生産隊模式作一比較,就立即明白資本生産力與工本生産力的差別了:

股份制企業的生産主體或老闆是誰?股東。股份制企業的經營目标呢,那就是資産增殖,更通俗一點說,就是每股收益的不斷增長。股東取得股利的本是什麼?資本,即股東投入企業的資産量占企業資産總量的比例,即占股比。一個股東的股份數量占有企業股份總量的比例越大,他受益也就越大,是以,占股比就是股東資本的量化展現。

那建立工分制的生産隊的生産主體或老闆是誰?社員。生産隊的經營目标呢?就是社員收入最大化。更通俗一點說,就是工分單價的不斷提高。那社員取得收入的本是什麼?工本,即社員投入生産隊的勞動量占勞動集體勞動總量的比例,即工分比。一個社員的工分占生産隊工分總量的比例越大,他的收益也就越大,是以,工分比就是社員工本的量化展現。

資本生産力的發展是以股東資産的增殖狀态為衡量标準的。股東的資産增殖幅度越大,那麼說明資本生産力的水準越高。它是以物質财富的增長為中心,一切以服從股東們的财富增長為目的。其動力機制就是資本投入、資産增殖,資産的擴大投入,資産的進一步增殖,如此不斷循環;工本生産力的發展是以勞動者的生活水準的擴大、豐富和提高為目的的。其動力機制是工本的投入、勞動者的消費價值水準的提高,勞動投入能力增強并再投入,一切以擴大、豐富和滿足勞動者消費需要為中心,如此不斷循環。

資本的生産力是以資産者為主體,它表現資産者利用自己占有的資産吸收勞動者剩餘勞動的能力;工本的生産力是以勞動者為主體,它表現勞動者發揮自己勞動潛力的狀态。

有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可以說明工本生産力與資本生産力的性質差別:

在人民公社時期,一對夫婦兩個勞動力,除了要負擔一、兩老人的生活需要之外,有三、四個孩子是幾乎普遍的情況。而社員是以願意生養三、四、五個孩子,是因為在一般情況下,負擔這些孩子從出生到成家的生活需要基本不成問題。這是在大陸農業還僅僅是在以體力和畜力為基礎的農業生産的水準上的情景。

現在,50年過去了。夫婦兩個勞動力,那怕都是打工,有了一個孩子之後,就不再或者不願再生第二胎了。原因很現實,因為生不起,你不能确定自己能夠負擔兩個孩子從出生到成家的生活需要,你不能确定自己的收入能夠負擔孩子之後讀書、買房、結婚等所需要的支出。

誰都知道這50年來的社會生産力有了長足的發展,但為什麼現在的勞動力的簡單再生産(夫婦兩個勞動力至少要能夠負擔兩個孩子從出生到成家的生活需要才能維持勞動力的再生産)難以維持呢?

因為過去和現在的生産力事實上有資本生産力和工本生産力的差別。當改革之後我們把主要的方向和精力放在資本的生産力發展上時,工本生産力就處于萎縮狀态。這也是有14億人口的大陸進入負增長的根本原因所在。

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是以我們要發展生産力。但是,生産力隻是一個簡稱,生産力本來就是社會生産力。如果你的認識隻是停留在物質生産力的認識水準上,那說明你還在讀國小。從物質生産力的認識上升到社會生産力的認識,這是一個最基本的入門基礎。

而一旦我們進一步來認識社會生産力時,我們會發現,這社會生産力仍然隻是一個抽象的、一般的名稱。現實中沒有脫離個别的一般,所謂的社會生産力隻是具體社會生産力的抽象而已,例如封建社會生産力、資本主義社會生産力、社會主義生産力等等。隻有當我們面對具體的社會生産力,例如封建社會生産力、資本主義社會生産力和社會主義生産力時,我們才真正地摸到了社會生産方式的門前。

當我們說要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時,實際上我們必須解決兩個基本問題:一是認識社會主義生産力差別于資本主義生産力的特點和發展要求,由此,我們才能真正知道社會主義生産關系的内涵,進而進入社會主義的大門;一是要了解大陸社會主義生産力的特點和發展要求,由此,我們才能真正怎樣建立适合中國生産力性質和特點的生産關系,進而進入中國社會主義生産方式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