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70年代,拾荒老人撿到七斤鐵棍,煉後賣1.2萬,專家:價值3億

作者:漫聊知識

上世紀70年代,一位内蒙古的拾荒老人王老漢,在外出拾荒時,意外撿到一根七斤重的鐵棍,熔掉後賣出12000元的高價,一夜跻身萬元戶行列。

然而,讓人沒想到的是,在不久之後,國家文物局的專家竟然找上門來,專家的話更是讓衆人大吃一驚,那根鐵棍竟值3個億。

這根鐵棍究竟是個什麼稀罕物,能值這麼多錢?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70年代,拾荒老人撿到七斤鐵棍,煉後賣1.2萬,專家:價值3億

路邊拾得“意外之喜”

上世紀七十年代,人們的文化水準普遍較低,有不少孤寡老人,喪失了勞動力,隻能靠撿拾垃圾廢品勉強度日,王老漢就是其中一員。

在内蒙古鄂爾多斯一個寒風凜冽的清晨,王老漢同往常一樣,天還灰蒙蒙亮時就背起麻袋,出門去收撿廢品,這天他走了好遠也沒撿到什麼能換錢的好物什,然而,就在老王郁悶的踢路邊石子時,卻不小心踢到了一個硬物上。

70年代,拾荒老人撿到七斤鐵棍,煉後賣1.2萬,專家:價值3億

疼的王老漢瞬間清醒過來,緩過神的王老漢低頭一看,竟是半截坑坑窪窪還有點泛黃的棍子,雖然文化有限但還是能分辨出鐵制品的,那時的廢鐵是很值錢的,立馬就動手把它挖了出來,一掂量大概有六七斤重,這不今天的飯錢就有着落了嗎!

王老漢把一起挖出來的彩色小石頭也一并扔進了自己的麻袋中,就轉身回家去了。回到家中王老漢打來一盆清水準備給這鐵棍清洗一下,讓它能賣個好價錢,解決一下溫飽問題。

然而,洗着洗着,他發覺了不對勁,這鐵棍竟然微微泛着金光。

70年代,拾荒老人撿到七斤鐵棍,煉後賣1.2萬,專家:價值3億

這時王老漢犯起了嘀咕了,莫不是撿到金子了,清洗完後,隻見這“鐵棍”通體金黃,上面還刻畫着什麼東西,像畫又像字,但是對于不識字的王老漢來說還是這一片金黃更吸引他。

王老漢随即拿起破布包好鐵棍直奔典當行,準備讓老闆幫他确認下是不是金子。

70年代,拾荒老人撿到七斤鐵棍,煉後賣1.2萬,專家:價值3億

老闆雖然比王老漢認識的字多些,但是這些像鬼畫符一樣的文字,老闆也是有點摸不着頭腦。最後也隻是判定這裡面是有黃金的,隻不過純度不是很高,這個好消息,一下子就把王老漢早上的郁悶沖散了。

70年代,拾荒老人撿到七斤鐵棍,煉後賣1.2萬,專家:價值3億

被賤賣的“鐵棍”

王老漢在老闆的幫助下找人将這“鐵棍”熔化提煉出4斤黃金,而那些瑪瑙寶石的“小石頭”則被當做玻璃珠丢棄了,一共賺了12000元。

那個年代這已經算是巨款了,萬元戶更是沒有幾個。那天過後的王老漢是房子也不再漏風漏雨,衣服也不再破破爛爛,連自行車都安排上了,不再每天愁眉苦臉怕吃了上頓沒下頓。

70年代,拾荒老人撿到七斤鐵棍,煉後賣1.2萬,專家:價值3億

漸漸地王老漢成暴發戶的消息就一傳十,十傳百。衆人也紛紛來打聽,王老漢也沒什麼好遮掩的,把自己賣“鐵棍”的事告訴了大家。

十裡八鄉對老人的運氣很是羨慕,還有不少人去王老漢撿“鐵棍”的地方轉,希望自己也可以發筆意外之财。

這件事也是随風越傳越遠,傳到了專家的耳朵裡。

70年代,拾荒老人撿到七斤鐵棍,煉後賣1.2萬,專家:價值3億

專家一聽上面還有一些看不懂的鬼畫符。懷疑那可能是千年之前的某種文字,也是一刻也沒耽擱,連夜就驅車前往王老漢家中了解情況,詢問鐵棍的細節。

随後找到典當行贖回那四斤重的金疙瘩,并且對金器嘗試複原。

70年代,拾荒老人撿到七斤鐵棍,煉後賣1.2萬,專家:價值3億

價值3個億的“鐵棍”

經過專家多方比對判定老人挖出的就是匈奴時期的金器,應該是一位地位較高的匈奴皇室或官員的陪葬品。

等專家看到複原後的“鐵棍”時,全都露出了遺憾的神情:這根鐵棍應該是千年古墓裡的文物,上面刻畫的文字,更是有着不可估量的價值。

70年代,拾荒老人撿到七斤鐵棍,煉後賣1.2萬,專家:價值3億

随後在王老漢的帶領下,專家經過多方勘探和考古隊的挖掘,找到了墓穴的位置所在,并且在裡面發現了大量的金銀器具。

考古人員根據王老漢熔煉的廢料中提取出的資料,和墓穴的其他物品,證明了墓主人的身份,并且他們還發現這根平平無奇的鐵棍竟然和“一帶一路”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

原來鄂爾多斯地處曆史上的漠南地區,是戰國時期和漢代匈奴的主要活動區域之一,遺留下了大量的遺迹和文物,其中包括數量較多的金銀器,從匈奴金銀器的造型看,一方面與中原地區形成雙向交流的狀況,另一方面還有西方文化的因素,表現出在早期草原絲綢之路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70年代,拾荒老人撿到七斤鐵棍,煉後賣1.2萬,專家:價值3億

專家對“鐵棍”估值至少3個億,可在考古領域的價值遠遠不止3個億,王老漢在旁邊聽着,頓時震驚,他以為這4斤黃金的價格已經夠高了,是不是自己如果不那麼快把它賣掉能得到更多錢,一時後悔不已。

沒想到自己就是一個撿垃圾的還能和文物扯上關系。事已至此,專家也知道,無論說什麼也無法挽回損失了,文字也已無法複原。

其實王老漢能撿到文物也不是什麼稀罕事,在王大爺發現“鐵棍”之前,在鄂爾多斯的高原之上就有放羊娃挖到了金疙瘩。

70年代,拾荒老人撿到七斤鐵棍,煉後賣1.2萬,專家:價值3億

肥沃又多金的鄂爾多斯

當時,家住阿魯柴登的巴雅爾一戶人以放牧為生,放羊娃巴雅爾每天的任務就是将公社的羊帶出去放牧,這天放牧完畢,準備将羊趕回去的時候,發現一隻小羊羔不見了,巴雅爾急忙尋找,最後在一個小縫隙找到了,原來小羊羔的腳被卡住了。

巴雅爾順着縫隙刨啊刨,終于解救了小羊,還有一個金燦燦的東西掉了出來,他也沒在意順手就揣進兜裡,帶着小羊回家了。吃飯的時候給家人看自己撿到的這個好看石頭,家裡人一眼就看出是個金疙瘩。

70年代,拾荒老人撿到七斤鐵棍,煉後賣1.2萬,專家:價值3億

吃完飯後一家人在放羊娃的帶領下找到了那處縫隙,拿着鐵鍬又陸陸續續挖出幾塊金疙瘩,鄰裡之間也是消息很快就傳開,一時間大家都跑去挖金子了,坑也是越挖越大,其中還包括一些金銀首飾,那些沒用的物件則被随意的扔在一旁。

有的村民認為這麼多的金銀飾品該不會是什麼遠古時期大戶人家的金庫吧。很快就有很多考古愛好者聞風而來。

70年代,拾荒老人撿到七斤鐵棍,煉後賣1.2萬,專家:價值3億

有關部門得到消息也是馬上就派考古隊趕到現場對文物進行檢測,對文物出土地帶進行挖掘勘探,發現這竟然是一個匈奴王室的千年古墓,裡面出土了大量的金銀首飾,其中包括項鍊、串珠、配飾、頭飾等,其中匈奴王冠也出自其中,這就是阿魯柴登匈奴墓。

70年代,拾荒老人撿到七斤鐵棍,煉後賣1.2萬,專家:價值3億

王老漢可能怎麼也想不明白,為什麼一根棍子,還能超過提取出來的黃金的價值,雖然王老漢沒有是以受到什麼處罰,但是我們在後面的時間裡就要堅決杜絕這種現象的發生。

文物的保護刻不容緩,文物資源是先人留下的無價之寶,是曆史的見證,是曆史的再現,有效地保護和利用文物資源,顯示一個區域、一個城市深厚博大的文化底蘊和文化品位,也是每一個部門、每一位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70年代,拾荒老人撿到七斤鐵棍,煉後賣1.2萬,專家:價值3億

王老漢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不幸的是,文物是一個時代的記錄,是溯歲月之河、經曆千年風雨而來的文化印記,文物的毀壞,是時代的遺憾:但是他也是幸運的,一個孤苦無依的拾荒老人,在晚年時光突然撿到了他窮其一生都無法到達的财富,最後用這筆錢安度晚年又何嘗不是一種幸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