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銀錠橋 丨 幾百年的鐘靈毓秀、市井煙火

作者:人文之光網

  銀屏重疊湛虛明,朗朗峰頭對帝京。

  萬壑晶光迎曉日,千林瓊屑映朝晴。

  這首詩是清乾隆帝描繪的“西涯八景”之一“銀錠觀山”,也是北京中軸線上唯一展現山水城相融的景觀視廊。銀錠橋,坐落于北京什刹海前海與後海的交彙處,為南北向單孔石拱橋。有關該橋最早的文獻記載可追溯至明代《帝京景物略》:“崇祯癸酉歲深冬,英國公乘冰床,渡北湖,過銀錠橋之觀音庵。”

銀錠橋 丨 幾百年的鐘靈毓秀、市井煙火

  銀錠橋 秦海慶 攝

  銀錠由來

  什刹海是古高梁河(古永定河的一個小水系)下遊河道形成的窪地型湖泊。在金元時期,分别稱為白蓮潭與積水潭。據《元史·河渠志》載:“海子一名積水潭,聚西北諸泉之水,流行入都城而彙于此,汪洋如海,都人因名焉。”由于當時積水潭水面異常寬闊,是以又被人們稱為“海子”。至明代初期,積水潭逐漸萎縮成三部分,即前海、後海和西海,三海之間水道相連。永樂年間,劃定城内街道格局時,連接配接前海、後海的銀錠橋即始建于此。

  關于銀錠橋之名的由來衆說紛纭:有“形狀說”“石榫說”等。“形狀說”最為直覺且主流,橋長12米、寬7米、高8米、跨徑5米,有镂空雲花欄闆5塊、翠瓶卷花望柱6根,兩端有八字欄杆和抱鼓石,橋身兩側帶燕翅牆。從高點俯瞰,橋形似一枚銀錠。“石榫說”則是根據舊時用于固定該橋的物品而來。在大陸古代建築中,榫卯結構最為結實耐用。建造該橋時,為了增加橋身的穩定性,工匠在橋體中嵌入了大量石榫,利用石榫的凹凸結構來增強石料間的咬合程度,進而達到穩固橋體的作用。由于這些穩固橋體的石榫形狀與銀錠類似,是以得名。此外,還有“地名說”。在《京師城内首善全圖》中記載,該橋附近的水岸名為“銀定窩”,故得名。

銀錠橋 丨 幾百年的鐘靈毓秀、市井煙火

  清代《京師城内首善全圖》(局部)

  銀錠觀山水倒流

  什刹海的兩個著名景觀,分别為“銀錠觀山”與“海水倒流”。

  因為銀錠橋地處前、後海交彙處,視野開闊,是以站在橋上往西望去,可以隐約看到峰巒起伏的西山。一次,明代大學士、内閣首輔李東陽遊慈恩寺後登上銀錠橋,望西山思往事,吟成一首《慈恩寺偶成》:

  城中第一佳山水,世上幾多閑歲華。

  何日夢魂忘此地,舊時風景屬誰家。

  一種無我淡然之境溢于言表。在《日下舊聞考》卷五十四引《燕都遊覽志》中更是稱:“銀錠橋在北安門海子三座橋之北,此城中水際看西山第一絕勝處也。”站在此處賞景,時間不同,風景各異,感受亦别,文人墨客更是流連忘返,清代著名詞人納蘭性德與曹寅、朱彜尊等友人常到此地駐足觀景。

  由于北京城的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是以銀錠橋下的水流亦是如此。明代中期,為保證太液池水位的穩定,從德勝橋東又另辟一條河道,沿後海南側向東,至李廣橋折回南,又沿前海向東,與什刹海西北角的水面相通。因這條河彎彎曲曲像個月牙,是以被百姓稱為“月牙河”。自此西海的水不再直接通向後海,而是由月牙河流向前海,形成“銀錠觀山水倒流”的奇特景觀。至1984年,德勝橋的水路被截斷,再無多餘水路注入前海,這一景觀也随之消失。

  荷花最盛

  每至赤日炎炎的盛夏,正是什刹海中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花中君子”競相吐豔之時。晴日,紅荷映霞,灼灼似火;雨天,粉荷銀珠,盈盈欲墜;風過,蓮蓬搖曳,清香四溢。清代詩人崇恩曾作詩《晚過什刹海》來描繪夏日的荷花:

  一雨晴無暑,深林納晚涼。

  沾衣苔藓色,撲扇芰荷香。

  月吐峰間白,煙生樹外蒼。

  宵來有佳句,乘興過菱塘。

  清代有“奉宸苑三十八處蓮花池”之說。奉宸苑,是清廷所設官署,為内務府所屬三院之一,掌管皇室苑囿園林。這38處蓮花池均屬“官管”,是帝後、皇親國戚及王公大臣們賞荷之所。《京華園林叢談》中曾寫道:“在城内的有紫禁城外護城河、南海、中海、北海、積水潭、後海銀錠橋西、地安橋西什刹海,計七處。”

銀錠橋 丨 幾百年的鐘靈毓秀、市井煙火

  乾隆二十五年(1760)二月,郎中英廉、員外郎通明等人就積水潭并銀錠橋之稻田改挖河泡派撥步兵挑挖事的奏折。中國第一曆史檔案館藏

  據《欽定八旗通志》記載,德勝門内銀錠橋西有稻田,“春夏煙綠、秋冬雲黃”。乾隆年間,什刹海水域出現萎縮。為此,郎中英廉、員外郎通明等人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二月就有關積水潭并銀錠橋之稻田改挖河泡派撥步兵挑挖一事上奏,稱:“所派官員現在分叚(假)打水,水尚未涸,據稱須得三四日後,始能幹涸方可安插兵丁職等,現在置備筐杠器具等項,所用兵丁照公中堂前奏以三千名為度預備停妥。”經“開挖水泡”,挑浚湖底,什刹海的水位有明顯上漲。乾隆帝為了讓此處更具有觀賞性還命奉宸苑栽種了荷花。

  (來源:中國檔案報微信公衆号;作者:海日汗;圖檔來源:原文配圖;原标題:一座銀錠橋,幾百年的鐘靈毓秀、市井煙火——銀錠觀山;原文有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