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家稱調休不是為了休息,這次連大教授都看不懂,連發三問

作者:伊印

調休竟不是為了休息?

原本以為這是無稽之談,誰想到居然是專家說出的話!假期調休,是人人關心的話題,難得的是,這一次武漢大學的一名教授,居然也在社交平台釋出了自己的感受。

關于調休,武大教授又是如何想的?他會認同專家的調休說法嗎?畢竟專家是專業人士的權威,武大教授尤其博導,更是專業的人士,或許雙方熟知的領域不一樣,可既然是大學教授,所擁有素養和知識儲備都不是普通網友能比拟的。

是以,從教授的視角去看一看,對于調休的看法,對普通人來說,更有鑒賞意義。這位教授的發聲卻讓人有點意外,他首先引述了專家的說法,調休是為了拉動消費。這一點當然沒錯,畢竟消費也是需要的。

可教授同時也提出疑問,消費是為了促進經濟,工作也是為了經濟,連休假都是為了經濟,那麼,我們什麼時候才能為了自己?教授的連發三問,是出自内心疑惑,更說出了許多普通人的心聲。

專家稱調休不是為了休息,這次連大教授都看不懂,連發三問

(本文配圖均源于網絡)

這裡的為了自己,或許是指為了自己生活,從自己的角度去考慮,而非從所謂大局去看待這件事吧!

若從格局的角度來講,專家制定調休的方案是為了經濟發展,眼光是長遠的,可對普通人來說,調休是他們難得的假期,是以人們會很期待比如五一十一這樣的節假日。

但節假日本應該是給人休息的,若這些假日要與調休放到一塊,這也代表平時要多增加一兩個工作日,那麼這與平時照常工作,節假日少休息幾天有什麼差別呢?

這是大多數人的拷問,這也是很多人心中的疑惑。教授的疑問,是人們什麼時候能為自己生活,人當然得多為自己考慮,教授的想法也沒有錯,怪不得連大教授這次都看不懂了。

專家稱調休不是為了休息,這次連大教授都看不懂,連發三問

每一個人立場不同,看待事情的角度也不一樣,在專家眼裡,調休不是為了休息,這個回答或許不夠接地氣,卻能夠诠釋為何會有調休的出現,隻有當假期集中,人們才有可能多多消費。

當一個人的假期隻有一天,他也許會選擇躺在家中睡覺,又或者是看電影打發時間,因為假期是珍貴的。可若一個人可以連續休息呢?若這個連續休息需要補償,調整呢?

專家稱調休不是為了休息,這次連大教授都看不懂,連發三問

網友們對此也有許多議論,當一個人突然多出5天的空閑時間,那麼這段日子的安排可以被仔細打點,是出去旅遊,還是帶着家人一起去遊樂場,無論去哪裡,似乎都離不開消費這個字眼。

可是,專家或許也沒有想到,普通人居然會對調休有這麼多的意見。

大家期待的是真正的休息,而不是拼拼湊湊放到一起的所謂假期,人們在充分空閑的前提下,才會有閑心去消費,但若要計較休息日,也許他們甯願選擇吃外賣打遊戲,這是受人性影響的。

專家稱調休不是為了休息,這次連大教授都看不懂,連發三問

而武大教授說出了更加核心的問題,即人應該為自己考慮。賺錢是為了生存,可生存不是生活的全部,除了勞作,人們也應該休閑,看看花看看雲,一日三餐都吃飽,散步逛街,都是人生意義的填充。

可若生命中隻有三點一線的重複,大多數人會在日複一日中感到乏味,如果生命隻有一個主題,似乎這世間風景也不會如此姹紫嫣紅,是以,人們應該活得更豐富多彩,有滋有味。而這些的前提,一定是他們有能被自己自由支配掌控的時間,對大部分普通打勞工來說,這就是休息日。

或許,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當調休不再被人們批判,當人們滿意新的休息方案,他們就會自由自願樂意去消費?而這種模式下的消費,其實也是生活。皆大歡喜,不是很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