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代雕塑“邊界”意識的模糊化,使之成為新藝術表達的沃土丨文化觀察

作者: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徐語楊 圖據明天雕塑獎主辦方

在當代青年雕塑領域占有着重要地位的“明天雕塑獎”已經舉辦十屆,今年的第十一屆也于4月12日在四川美術學院開幕,除了評出藝術家獎項外,“明天雕塑獎”的展覽将持續至5月15日,供廣大學者和市民前往參觀。

今年的年度大獎由藝術家唐钰涵獲得,另有4位青年藝術家獲得“明天雕塑獎”,分别是孔景才、林雙鵬、馬先通、顔汶浩。

當代雕塑“邊界”意識的模糊化,使之成為新藝術表達的沃土丨文化觀察

唐钰涵《歡愉》

唐钰涵作品《歡愉》展示的是85寸液晶電視和懶人沙發,材料包括鏡面不鏽鋼、方鋼、鋼化玻璃、水晶半球等,孔景才的作品《㔾》則由頭發組成。林雙鵬的《圖像空間化研究 NO.8——東北縣城上海路》用紙和木材搭建場景,馬先通的《新世界》運用了鋁合金、木材、亞克力、電機及控制器等,讓人感覺厚重的機械風格。顔汶浩則幻化出“盧浮宮”現場,完成了作品《如果我去到盧浮宮》。

其他參展藝術家也均是天馬行空,在觀衆觀展的當下,很難将“明天雕塑展”與傳統了解中的“雕塑”重合起來。他們有的重裝置、有的重平面、有的重行為,想要表達的語言各異,視覺也大不相同。實際上,這也是當代雕塑領域的邊界不斷模糊化、不斷形成新的藝術語言的重要趨勢。四川美術學院副院長、雕塑家焦興濤将其歸納為:這是雕塑的“邊疆”與“非繪畫”趨勢。

簡單而言,在今天,“雕塑”一詞的使用,不再受限于特定的風格或材料,而是在多樣性和跨學科的語境中得以發展。

當代雕塑“邊界”意識的模糊化,使之成為新藝術表達的沃土丨文化觀察

馬先通《新世界》

焦興濤以這樣一則曆史概念來明确“邊界”和“邊疆”:曆史學家約翰·拉鐵摩爾曾這樣表述,邊界是權力能夠到達的最遠距離,而邊疆則聚集了衆多試圖穿越邊界的探索者。對邊疆的研究,可以超越固有的界限,從地理環境對于人群的影響,發現這一地區的經濟生産活動,考察區域的文化和族群交流,最後發現區域政治曆史。

而雕塑“邊界”不斷被跨越被拓展的現象,也可以看成是邊界越來越模糊飄移的過程,是“邊疆”意識替代“邊界”意識的過程。焦興濤認為,相對于“邊界”的清晰明确,雕塑的“邊疆”因為具有模糊和不确定的特點,因而可以和“相鄰”的藝術領域進行障礙最小的互動和互相影響,雕塑的“邊疆”也就成為各種元素聚集、交彙并不斷發生變化的領地,成了孕育新的藝術語言表達的沃土,成為了聚集了衆多新的試圖跨越“邊界”去整合各種藝術形态和語言的實驗者的“區域”。

從相當多的當代雕塑作品不難看出,藝術家們持續在挑戰觀衆的認知,引導他們重新思考雕塑在當代社會中的角色和意義。可以這樣講,正是雕塑的“邊疆”地帶,反映了社會和文化的複雜演繹和不确定性特征,同時形塑了當代雕塑不斷拓展的豐富形态。

當代雕塑“邊界”意識的模糊化,使之成為新藝術表達的沃土丨文化觀察

顔汶浩《如果我去到盧浮宮》

在過去舉辦過的十屆“明天雕塑獎”的展覽中,也包括當代雕塑界的衆多展覽中,很多作品已經很難用已有的雕塑概念去讨論,能夠滿足“雕”和“塑”的作品已經很少,更多呈現的是多種媒材和形态互動的混合物、對其他藝術領域的主動涉足和模糊。

“當把各種藝術裝置、行為、事件包括特定空間中的表演,都被納入‘雕塑’的領域來讨論的時候,甚至用再命名的‘雕塑’都無法去概括和描述的時候,面對看似無限擴大的範圍和外延所特有的漂移和不确定性,我們該如何去把握它的方向?這正是不斷延展的雕塑的‘邊疆’給我們提出的新話題。”焦興濤說道。

進一步讨論,雕塑的“邊界”能走到多遠?焦興濤認為,“非繪畫”這個概念,是為“野心勃勃”的雕塑劃出的最遠邊界。也即是說,藝術領域除開真正意義上的平面繪畫,其他都能進入到“雕塑”的範疇,這就是“非繪畫”。正是有這樣的話題,雕塑或者藝術才有更多的期待和更廣泛的讨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