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淨利潤開倒車,新正大總裁劉文波卻漲薪了

作者:王振英自己的地方

文/樂居财經 範慧茹

“住宅類物企紛紛湧入非住宅賽道,極大加劇公建市場競争,對項目新接、續約、撤場等都造成了影響......”

作為獨立第三方物企,主打公建業态20餘年的新大正,面對競争加劇的市場環境,在2023年的年報中,也不得不做出如是感概。

在對行業背景描述的一番鋪墊下,新大正也順理成章地為“增速放緩,利潤下跌”,打上了預防針。

4月11日,新大正釋出2023年業績報告。營收放緩之下,淨利潤首次出現下滑,與此同時,其低迷的毛利率,繼2022年創新低後,再次下探。

盈利能力低于上市物企平均水準,新大正也有意精簡管理團隊,2023年,其9位副總裁集體被調整,并在“任期屆滿”的時間節點同時離任。

不過,被“離任”的這9位副總裁,盡管在頭銜上失去了“副總裁”之職,公司依舊為其保留着應有的體面,“離任後繼續在公司擔任其他職務”。

9位副總裁離任

這9位幹将中,有跟随新大正十多年甚至更久的老将,也有近兩年從招商積餘挖來的新将。

這場大刀闊斧的組織架構調整,始于去年4月。

彼時,新大正釋出公告稱,“原第二屆董事會吳雲女士、王萍女士、陳傳宇先生、柯賢陽先生、何小梅女士、徐杏東先生、王江江先生、古希印先生等部分進階管理人員不再擔任公司進階管理人員,仍然在公司擔任其他職務......”

而2023年報中,對這8位進階管理人員的職務描述是副總裁。

除了上述8位高管,還有3名董事一同離任。分别是獨立董事張洋女士、非獨立董事張樂先、非獨立董事兼副總裁廖才勇先生。相比前兩者張洋和張樂離任後不再擔任任何職務,身兼副總裁的廖才勇則與前述8位高管一樣,繼續在公司擔任其他職務。

這9位副總裁中,有新大正的“元老級”人物,如廖才勇、王萍、柯賢陽、何小梅。2019年12月,新大正在深交所敲鐘上市,他們既是推動者,也是上市造富的受益者。

他們4人在新大正均有持股,持股數量在121.25-378萬股不等,以目前8.34元/股收盤價來算,其持股市值約1011萬元-3152萬元不等。

與之相比,吳雲和王江江加入新大正較晚,其中吳雲踩準新大正上市元年節點,2019年入局,截至2023年底也持有新大正少量股份,約222,700股,以目前8.34元/股收盤價來算,其持股市值約185.73萬元。王江江則是于2021年3月加入到新大正,目前未有持股。

此外,剩下的陳傳宇、徐杏東、古希印三人,均有多年招商積餘系工作背景,擁有20多年物管行業經驗,2021年和2022年間,他們相繼加入到新大正團隊。

淨利潤開倒車,新正大總裁劉文波卻漲薪了

對于此番高管團隊的大篩減,新大正隻言是根據公司戰略發展和2023年經營需要,對組織架構及集團管理團隊成員分工進行調整。

而從董監高最新薪酬情況來看,精簡高管團隊,帶來的最直覺結果之一就是,董監高總薪酬的大幅縮減。2023年,新大正董監高總薪酬約1113.61萬元,較2022年1349.08萬元,減少235.47萬元,下降幅度17.45%。

高管人員雖然減少,事實上,依舊在職的大部分董監高,2023年實作了不同程度的漲薪。其中總裁劉文波漲薪最高,其2023年稅前報酬總額139.87萬元,較2022年的113.56萬元,上漲26.31萬元。其次便是首席營運官高文田,漲薪20.62萬元。漲薪額度排名第三的是董事長李茂順,漲薪金額為19.63萬元。

毛利率創6年新低

高管團隊的精簡,意味着首席執行官劉文波身上的擔子或要增加。近幾年持續下探的毛利率是擺在其面前的一道難題。

回歸經營面,2023年新大正營業收入 31.27 億元,同比增長 20.3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1.60 億元,同比下降 13.83%。

按照業态劃分來看,新大正主要服務五大業态,分别為辦公、公共、學校、商住和航空。

其中,辦公物業收入占據大頭,約12.67億元,占 40.55%;其次是公共物業,收入7.80 億元,收入占比24.97%;學校物業收入4.35億元,占比 13.92%;商住物業收入 3.47 億元,占比 11.09%;航空物業收入2.96億元,占比 9.46%。

從服務類型來看,新大正分為基礎業務、創新業務、城市服務以及其他業務。去年,新大正接連斬獲兩筆市政環衛公司的收購,使得其城市服務實作184.34%的漲幅。

截至報告期末,新大正項目管理部數量達到 594個,較上年增長 15.79%,服務面積增至約 1.7 億平方米。

而随着新進項目的加入,其毛利率也再度被拖累。年報資料顯示,其成熟項目毛利率為13.15%,新進項目毛利率僅約9.66%,2023年其整體毛利率為12.77%,創下近6年來新低,較2022年16.14%下滑3.37個百分點。

淨利潤開倒車,新正大總裁劉文波卻漲薪了

毛利率下滑的同時,淨利率也持續走低。2023年,新大正歸股東淨利潤率為5.12%,同比下降約2個百分點。

營收增速放緩、盈利能力持續下滑,淨利潤開倒車,受基本面和資本市場等多種因素影響,新大正近250日,股價跌幅達到了63.03%,在6家港股物企中跌幅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