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昏庸、猜忌和濫殺:皆是帝王心術

作者:禾珯茬

貞觀十七年(643年)二月,千古谏臣魏征去世,唐太宗李世民非常痛心,親自為其撰寫碑文,還将其比作自己的一面鏡子。

這話說完沒多久,李世民就将剛立好的魏征墓碑,給推倒了。

原來,魏征死後太子李承乾謀反,牽扯出侯君集跟杜正倫兩人。魏征生前推薦過兩人出任宰相,于是李世民就懷疑魏征跟兩人私下結黨。

多年的君臣信任瞬間化為烏有,取而代之的隻有不斷地猜忌。

昏庸、猜忌和濫殺:皆是帝王心術

一、

魏征死後第二年,李世民打算親征高麗,臨行前想要看望一下那些賦閑在家的老功臣,他首先想到大唐軍神李靖。

自貞觀十年(636年)開始,李靖就“阖門自守,杜絕賓客,雖親戚不得妄進”,完全一副與世無争,歸隐山林的意思。

當初,李靖拖着腿疾又以65歲高齡挂帥,遠征吐谷渾。一路踏着冰雪、風餐露宿,曆經兩個月的浴血奮戰,最終逼得伏允可汗走投無路,被部下所殺。

自此,大唐控制了吐谷渾全境,西境得以安穩。

李靖立下如此大功,理應受到重賞才對,誰知班師回朝後就被人告發謀反。雖然經過一番調查得出誣告的結論,最終有驚無險;卻也讓李靖明白,自己的功勞确實太大,是該退休了。自此,李靖就賦閑在家,不理朝政。

當李世民一行人來到李府,李府衆人早就在大門等候多時!

一番君臣之禮後,李世民對李靖說起親征之事,問李靖是否有意一同前往。此時,李靖已經是73歲高齡的老人,且身懷重病。

李靖跪下說:“我過去憑借天子的威望,才能做點微小的貢獻,現在陛下要親征理應随從,隻怕這病軀會誤了陛下的大計。”

李世民摸了下胡須,笑着說:“司馬懿老病自強,還能為曹魏政權立下大功,愛卿當效仿之,為大唐再立不世之功啊!”

聽完李世民的話,李靖額頭直冒冷汗!

司馬懿用裝病騙過衆人,出其不意發動高平陵事件,最終奪取了曹魏政權。李世民此時說這話,用意已經明顯不過。李靖要是還不明白,那離滅族不遠了。

顯然,李靖是聽明白李世民背後的意思,趕忙說:“老臣請求帶病随行。”

李世民看到李靖這麼識趣,心滿意足地走了!

後來,李靖随行至相州(今河北臨漳縣),便因病重而無法再行進。李世民眼看他不是裝的,就讓他在相州一邊養病,一邊參謀軍情。

昏庸、猜忌和濫殺:皆是帝王心術

二、

得知皇帝即将親征的消息後,尉遲恭覺得不可取,這簡直就是一招昏招。

尉遲恭可是玄武門之變的首功之臣,不僅替李世民射殺了齊王李元吉,還親自帶兵前往禁宮面見李淵。李世民能奪取皇位,尉遲恭功不可沒,他的忠心日月可鑒。

貞觀十三年(639年)二月,尉遲恭調任鄜州(今陝西富縣)都督。臨行前,李世民告訴尉遲恭,有人告他謀反。

聽完,尉遲恭暴脾氣立馬上來,當着皇帝的面就将上衣脫光,露出滿是刀傷箭疤的上身。

這是一種無言的控訴,李世民自然明白尉遲恭的意思,啥也不說了。一番好言安慰後,就讓尉遲恭上任去了。

此事也讓尉遲恭明白了,想要安享晚年,隻有提前隐退這條路了。于是,在貞觀十七年(643年)二月,他就上表請求回家養老。

李世民同意了,尉遲恭就這樣過上了退休的生活。跟李靖一樣,他幾乎不跟外人接觸,每天聽聽音樂,種種花、養養魚啥的,生活非常的悠閑自在。

當得知皇帝要親征的消息後,原本尉遲恭是不用趟這趟渾水的,但是出于對李世民的忠心,他覺得還是有必要勸谏一番。

尉遲恭上書說:“皇上在外親征,隻留太子監國,長安、洛陽兵力薄弱,恐會再次發生‘楊玄感叛亂’。再說征讨一個邊遠小國,何必勞煩皇上禦駕親征,派位優秀将領不就行了。”

此時的李世民早就聽不進忠言了,自然不會采納尉遲恭的建議。不過他卻從這份勸谏書中,得到一點提醒。

尉遲恭也可以是一個不穩定的因素,他可是玄武門之變的全程參與者,又長期統領軍隊威望極高。他要是想造反,太子可真壓不住的。

既然如此,那就将其帶在身邊吧!

于是,李世民就讓尉遲恭别養老了,按原職随軍出征任馬軍總管,跟着打到駐跸山(今遼甯遼陽市西南的首山),一路上并沒有什麼太大的功勞記載。

班師回朝後,尉遲恭立馬請辭回家接着養老。

自此,尉遲恭就開啟了長達13年的養老生活,整天就是“穿築池台,崇飾绮羅,常奏清商樂以自奉養,不與外人交通”。

他還用“笃信神仙方,飛煉金石,服食雲母”的方式,來告訴世人自己早已不問世事,隻癡迷于仙丹。

晚年的李世民對功臣的猜忌更加強烈,特别是對那些功名過盛的大功臣。如果這些人懂得提前隐退,大多可以安享晚年,李靖和尉遲恭就是這樣的類型。

而那些既不隐退,又不知道收斂的功臣,最終都會因為李世民的猜忌,而導緻悲慘的下場。“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張亮,就是最典型的一位。

昏庸、猜忌和濫殺:皆是帝王心術

三、

張亮雖然沒有參與“玄武門之變”,但他卻也是貞觀朝的大功臣。

當初,李世民與太子李建成的沖突激化,想着洛陽是個好地方,可以作為自己的後路。于是,就命張亮帶領1000多人秘密到洛陽,結交山東豪傑,以備局勢變化。

這事被太子一黨得知,半路就将張亮抓了起來,嚴刑拷打下張亮就是不開口,無奈之下隻能将其釋放。

不久,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誅殺李建成、李元吉,登上帝位。張亮因功被封為右衛将軍、懷州總管、長平郡公。

張亮算是李世民的鐵杆忠粉,曾經侯君集慫恿他起兵造反,他轉頭就将此事告知了李世民,可見他的忠心。

可就是這樣的忠臣,到最後卻因為李世民的猜忌,而落個身首異處,家破人亡的下場。

貞觀二十年(646年),有人告發張亮私養義子五百人,蓄意謀反。

李世民大怒:“張亮養這麼多義子能做什麼?不就是要造反嗎!”百官附和,都說張亮要造反,應當誅殺。

唯獨李道裕說:“張亮并無造反事實,罪不當死。”

此時,李世民的猜忌心已起,哪裡還聽得進反對意見,便派長孫無忌、房玄齡到獄中與張亮訣别,然後将他押到長安西市斬首,并沒收全部财産。

事後李世民後悔沒聽李道裕的話,可惜人死不能複生。

四、

同樣因猜忌被殺的功臣,還有李君羨。他被殺的理由,僅僅因為一句“女主武王有天下”的謠言。

貞觀晚期,民間一直流傳一句谶言:“唐朝三代之後,女主武王取代李氏據有天下。”李世民對此深惡痛絕,就懷疑一切跟“武”有關的人和物。

李君羨雖然不姓武,但是他的履歷有太多地方跟“武”字扯上了關系:

籍貫:洺州武安;

爵位:武連縣公;

官職:左武衛将軍;

駐地:玄武門。

要命的是,李君羨的小名叫“五娘子”。不得不說,李君羨确實是個十足的倒黴蛋,這麼難湊一起的條件,他竟然全占了。

當得知李君羨小名“五娘子”後,李世民的猜忌心就起來了。怎麼看,都覺得李君羨就是那個要奪李家天下的人。

沒多久,李世民就把李君羨外放到華州當個刺史去了,之後又以“欺君壓民”的理由将他處斬。

像這樣死于莫須有謠言的人,還有宰相劉洎。

劉洎原為魏王李泰的支援者,太子李承乾謀反被廢後,他極力推薦李泰為太子。這就跟李治的支援者長孫無忌、褚遂良結上梁子了。

後來,李泰落敗被貶,劉洎反而得到升官任門下省長官,兼任太子左庶子,與高士廉、馬周一同輔佐太子李治。

李世民親征高麗回師途中患病,劉洎前去探望,事後對褚遂良說:“聖體患有癰疽,令人憂懼。”

這話本身沒有毛病。

誰知事後,褚遂良卻向李世民說:“劉洎想要成為伊尹、霍光那樣的人。”這下子,李世民就不淡定了!

霍光那是什麼人?西漢的權臣,劉家天下差點就要落入他的手中。你劉洎說這樣的話,不就是擺明看太子懦弱,想要欺君篡權嗎!

雖然有馬周等人的極力證明,說劉洎壓根沒說那樣的話;但是,李世民的猜忌心一起,甯可錯殺也不放過,下令讓劉洎自盡。

堂堂大唐宰相就這樣被冤殺了,直到高宗李治時期才得以平反。

五、

與李世民一起締造了“貞觀之治”的著名宰相房玄齡,在李世民晚年的猜忌中也是如履薄冰。

由于擔心會受到李世民的猜忌,房玄齡多次主動申請解職。據史書記載,房玄齡在貞觀年間至少賦閑在家三次。

貞觀十九年(645年),當李世民禦駕親征高麗時,命房玄齡留守長安輔佐太子監國,把朝政大權全部委托給他,讓他“得以便宜從事,不複奏請”。

這實際上就是賦予房玄齡皇權代理人的身份和權力,可見皇帝對他的信任。

有一天,房玄齡正在留守衙門辦公,有人突然闖進來,口口聲聲說要告密。

房玄齡問他告誰的密?

那人說:“告你的密!”

房玄齡想都沒想,立刻命人準備車馬,把這個告密者直接送到皇帝面前。

李世民見到告密者後,直接就将其腰斬了,并回信罵了房玄齡一頓,既然給你全權,就要敢于用它,以後這種小事就不要打擾我了。

房玄齡為何這麼害怕?

因為他深知,皇帝早已不是年輕時那般從谏如流了,對大臣的猜忌越來越重。雖然自己被賦予了專斷之權,直接處理并無越權之舉,但事後必然會受到皇帝的猜忌。

是以,房玄齡甯可挨罵,也必須把事情交給皇帝處理。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晚年李世民猜忌心太重了。

跟房玄齡一樣聰明的人還有李勣。

六、

李勣出身瓦崗寨,歸降大唐後就一直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戰的,可以說是李世民的鐵杆心腹。

李世民對李勣的評價是:“公往不負李密,豈負朕哉!”可見他對李勣的信任。

但就是這樣的信任關系,晚年的李世民也曾對李勣動了殺心。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五月十五日,李世民下旨貶李勣為疊州都督。

在這之前,李世民對太子李治說:“李勣是大才,但你對他無恩,怕他不服你。我現在貶礎他,如果他馬上出發,你登基後可以信任并重用他;如果他徘徊觀望,那就将他殺掉。”

李世民快死了,擔心李勣會居功自傲對新君不服;于是将李勣貶出京城,一來是對其的一種考驗,二來也能留給兒子施恩擢升。

無罪被貶,必有蹊跷!

李勣立馬領會到李世民的意思,家也沒回,離别酒也沒喝,立馬動身前往疊州赴任。

這樣的表現讓李世民和李治都很滿意!

李治即位當月,就召李勣入朝拜洛州刺史。接着又加封開府儀同三司,命李勣任同中書門下,參與執掌機要事務。

同年,又拜為尚書左仆射,成為名副其實的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