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隻剩下這幾家房企了

作者:地産大爆炸
隻剩下這幾家房企了

過去這段時間,地産圈子内最受關注的就是各家房企的2023年年報了,出爐的資料可謂是冰火兩重天,央國企和民企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

01

根據15家重點上市房企财報顯示,隻有4家淨利潤正增長,他們是央國企華潤、中海、招商和綠城,其中華潤、中海更是以313億、256億豪奪前二,成為地産新的帶頭大哥。

而民企的年報則沒有一點起色,盈利大幅縮水甚至虧損仍是常态。

千億房企碧桂園,陷入停牌延發年報,今年3月份權益合同銷售額僅為43.0億元,同比去年暴跌83%。

雅居樂、中駿集團、旭輝等現金短債比都不足50%,賬面現金嚴重告急。

融創雖較早完成了債務重組,剔除預收款的資産負債率則首次攀升超過了70%,正邁向資不抵債的境地。

就在這一片民企“大敗局”的氣氛中,有4家民企成了“異類”,穿越了大量出清的行業周期,表現異常穩健,在2024年1-3月房企銷售排名中穩居前20,甚至還有2家位列前10,他們就是:

龍湖、濱江、美的置業、新城控股。

在2023年如此困難的行情下,他們到底做對了什麼,避開了民企集體性暴雷活下來了,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

02

首先是均衡發展,不僅是住宅,這些房企布局了其他可以造血的業務,雞蛋放在不同籃子裡,這樣才能更好抵禦風險。

比如龍湖,其年報顯示2023年其股東應分利潤為129億,核心稅後利潤率8.7%,這個利潤放在當下市場很不簡單。

剖開了看,龍湖的商業、長租較高價的電梯大廈、物業、代建這4個經營性業務貢獻了60%利潤之多,可謂是多邊形戰士,即便住宅市場下行,其他業務可以自己造血,長期提供穩定現金流,這點讓很多民企望其項背。

當然,這些業務也得益于龍湖多年以來布局投入,前些年其他房企還在高周轉高杠杆,而龍湖每年将銷售回款的10%投入到投資性物業中,當時在地産擴張上“小步慢跑”,才有了如今的現金流反哺。

03

其次在于,這些民企拿到了能續命的融資——經營性物業貸款。

在民企現金流困難的當下,靠項目銷售回款來還債肯定是不夠的,必須在融資管道上殺出一條血路,有人說民企不是融資難,事實上還是有路子的。

比如新城控股,2023年,新增以吾悅廣場為抵押的經營性物業貸及其他融資約140億元,目前仍有約400億元估值的投資性物業處于未抵押狀态,這些真金白銀都可以用于償還今年到期的公開債務。

比如龍湖,截至2023年底,公司經營性物業融資約474億元,平均融資成本不到4%,這個比例是很低的,基本和央國企同一水準了。

另外,龍湖已經有70座左右商場用于融資,還有40座左右,今年計劃新增200億元的融資,這些融資可以覆寫2024年内到期債務餘額147億了。

其實,經營性物業貸款是政府主動扔給民企的“救命繩”,1月上面出台了相應政策讓商業銀行幫助優質房企盤活存量資産,言下之意,有優質商業資産作為籌碼的民企優等生,才能拿到玩家門票。

尤其是在刺激消費的當下,商業對民企的重要性熠熠生光。

04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當下行業劇變,操盤思維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的民企盲目擴張全國區域,重規模高周轉,導緻産品品質泥沙俱下。

而如今,各大房企開始縮編精簡人員,深耕大學營,把優秀團體聚焦高能級城市核心闆塊,隻有具備如此戰略眼光與營運能力管理層的房企才能活下去。

比如濱江集團,從開始建房子就重倉一個城市——杭州,過去五年,他們在杭州有60%-80%的區域占比,并計劃省外的項目不超過10%,而省外主要目标也是上海這種地産龍頭城市。

大家都知道,杭州借着G20和亞運會的東風,過去5年發展勢頭非常迅猛,頗有中國第5城的氣勢,土地價值相應大幅攀升,房價漲到了均價3萬多。

濱江集團從中分到了一大杯羹,連續兩年都是杭州地區銷售操盤榜和權益榜雙料冠軍,其營收更是連續5年增長,淨利潤連續4年增長,這個在行業内實屬罕見。

在正确的城市裡越聚焦越正确,深耕一個核心城市,不攤大餅,穩住利潤,這個是少數民企能活下去的法寶。

05

當下民企的困局令人唏噓,以前房企百強榜上多半都是民企,現在民企成了少數派。

但正因為有這些少數派的示範,已經暴雷或者快暴雷的房企才看得到希望,大浪淘沙下,最後能留下來的必定是精華。

隻剩下這幾家房企了

關注大爆炸 運氣大爆發

隻剩下這幾家房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