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俄烏哈以4.15:伊朗襲擊後局勢總體平穩 衆議院本周或通過援烏法案

作者:晨霧

俄烏哈以4.15:伊朗襲擊後局勢總體平穩;衆議院本周或通過援烏法案!

原創 小靠 一個寫東西的地方 2024-04-15 20:14

晨霧 / 轉帖

原創作者:告非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這是2024年4月15日的俄烏哈以戰況研判系列原創文章。

今天先談談中東,很幸運,局勢暫時還未向進一步動蕩方向發展:

昨天淩晨伊朗發射數百枚無人機和飛彈襲擊以色列後,未對以色列造成多大影響。按以色列軍方發言人的說法,99%的飛行物體被攔截。雖然以色列學校停課、飛機停航,但遇到的損害非常輕微,僅有一位女童或因驚吓而受傷。

俄烏哈以4.15:伊朗襲擊後局勢總體平穩 衆議院本周或通過援烏法案

這是遭到彈道飛彈襲擊後,以色列工程師今天正在修複内瓦蒂姆空軍基地滑行跑道的輕微損壞:

視訊加載中...

以色列國防軍稱此次損失為“輕微”。

伊朗無人機和飛彈也不知道是怎麼造出來的,難道是豆腐渣摻屁?

不過,以色列朝野依然非常重視這次襲擊。以色列總統艾薩克·赫爾佐格稱,4月14日晚間到淩晨發生的襲擊是伊朗的“宣戰”行為。目前還不清楚以色列是否會針對伊朗的報複行動展開反報複行動。

土耳其政府表示,在今天伊朗炮擊以色列領土的背景下,它不希望該地區的緊張局勢進一步更新。

聯合國也試圖“滅火”: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呼籲在伊朗周六對以色列發動大規模空襲和飛彈襲擊後,中東局勢緩和并立即降級。

伊朗方面則吹噓攻擊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稱有“一半的飛行物體擊中了目标”,但不能提供任何證據。伊朗武裝部隊總參謀長穆罕默德·侯賽因·巴蓋裡14日警告以色列不得報複,否則将面臨伊朗“更嚴厲”的回擊。似乎伊朗手中真的握有什麼“大殺器”,令以色列人驚恐萬分一樣。

可惜,幾百枚無人機和飛彈都未能對以色列形成實質性傷害,我猜可能他的意思是以色列另一位兒童将面臨輕微受傷的“嚴重後果”吧。

當地時間14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援引一位美國政府進階官員的話報道稱,伊朗已私下向美國表示,該國對以色列的報複行動“已經結束”。這一說法與伊朗的公開表态相一緻。

這位美進階官員14日稱,“我們收到了伊朗人通過瑞士方面發來的資訊,基本上表明,他們會在此之後停手,但這仍然是一次持續的襲擊”。

英國《太陽報》網站4月14日報道稱,英國皇家空軍戰機13日幫助以色列擊落多架伊朗無人機和飛彈。

報道稱,至少有4架“台風”戰鬥機從塞普勒斯的阿克羅蒂裡皇家空軍基地起飛,擊落了射向以色列的武器。這是自1982年英阿馬島戰争以來,英國參與的最大規模空戰。

英國國防部消息人士透露,英國戰機在空中飛行了幾個小時,并有加油機的支援。它們在無人機抵達以色列之前,在伊拉克和叙利亞上空将其擊落。

一名消息人士說:“情況非常複雜,因為有來自不同方向的許多飛彈和無人機,加上不同的盟友提供幫助,它們擁有不同的資産,飛機和飛彈。但這正是北約盟國一直以來共同訓練要做的”。

美國中央司令部在一份新釋出的聲明中證明,昨晚,美軍摧毀了伊朗 80 多架自殺無人機和至少六枚彈道飛彈。

這是一枚在死海地區被擊落的伊朗彈道飛彈的樣子:

俄烏哈以4.15:伊朗襲擊後局勢總體平穩 衆議院本周或通過援烏法案

美軍在葉門地面發射前摧毀了 7 架無人機和一枚彈道飛彈。

以色列軍方官員則表示,美、英、法都參與了對伊朗飛彈的攔截,約旦等國則提供了領空,以幫助攔截伊朗的飛彈和無人機。

甚至還有人說,身為飛行員的約旦公主薩爾瑪昨晚擊落了 5 架伊朗無人機。

俄烏哈以4.15:伊朗襲擊後局勢總體平穩 衆議院本周或通過援烏法案

無論如何,這都是以色列和約旦首次進行軍事合作。

有消息稱,沙特防空部隊也參與了攔截射向以色列的無人機和飛彈。

可見,面對伊朗有可能讓中東局勢進一步滑向動蕩深淵的時候,約旦人和沙特人做出了與以色列站在一起的決定!

購物的讀者請通過“群團團接龍pro”小程式檢視訂單和物流資訊,也可通過這個小程式聯系客服(還是我本人)。

下面再說一下國際社會對這次伊朗襲擊的反應:

七國集團線上上會晤後,承諾在伊朗襲擊後支援以色列。

白宮顧問稱,拜登明确表示,不相信伊朗對以色列的襲擊會更新為一場大規模戰争。

在聯合國,圍繞襲擊産生的唇槍舌戰也在進行。以色列常駐聯合國代表埃爾丹表示,安理會必須譴責伊朗恐怖行徑,恢複對伊朗的制裁,将伊朗革命衛隊列為“恐怖組織”。

其他各方,包括美國在内,都願意看到緊張局勢向着緩和方面發展。美國還明确表示,不會參與以色列任何反攻伊朗的行動。美方表示,将繼續協防以色列,但是不希望跟伊朗開戰。

在内塔尼亞胡和拜登通話後,内塔尼亞胡據說取消了反擊伊朗的行動。

川普也來蹭熱度。這位美國前總統批評拜登對伊朗襲擊以色列放任自流,表示如果他仍在任,這種情況就不會發生。

可惜川普沒在任上啊!

美國衆議院議長邁克·約翰遜證明,計劃從4月15開始考慮本周向以色列提供援助的問題。

從這次的事件來看,伊朗雖國土比以色列大N倍,然而隻能發動一場自取其辱式的“反擊”,根本目的不是為了削弱以色列--伊朗的科技實力也根本不可能讓伊朗有傷害以色列的機會--是以,這次的所謂“反擊”,隻不過是神棍們為了顧全顔面,安撫國内民心之舉。

俄烏哈以4.15:伊朗襲擊後局勢總體平穩 衆議院本周或通過援烏法案

反觀以色列,本身軍事實力非常強大,隻是他對于周圍國家領土沒有觊觎之心,是以僅僅謀求自保,對于防範來自伊朗的攻擊是不在話下。

特别是,英國美國法國和約旦對以色列抵禦襲擊提供了幫助,這就讓以色列應對此類事件更加的遊刃有餘。

可見,一國的實力,不但取決于國内的經濟、科技和工業發展水準,也跟有沒有盟友和朋友有關。伊朗雖多年來不遺餘力扶持黎巴嫩真主黨、葉門胡賽武裝、哈馬斯、叙利亞,并努力跟俄羅斯搞好關系,到頭來這些狐朋狗友卻沒一個能幫上忙,也沒一個敢幫忙的。

誰混得更好,一目了然。

俄烏總體戰況簡報:

1、戰争第782天,根據烏總參當地時間今晨釋出的戰果報告,在過去的一天裡,在整個前線一共發生了 54 次戰鬥。

澤連斯基總統稱,前線的局勢,尤其是頓涅茨克地區的局勢正變得越來越複雜。

烏克蘭總參謀部稱,在過去的一周裡,前線發生了480多起戰鬥。其中大部分在巴赫穆特和新帕夫利夫卡方向,表明俄軍對恰西夫亞爾是勢在必得。

當然,他們仍未取得決定性的進展,烏軍戰士們擊退了俄軍的 300 多次進攻。

有一個比較反常的資料。昨天烏空軍對俄軍目标發動了 22 次打擊,這明顯多于平時每天10到12次左右的攻擊數字。這是一種偶然還是“新常态”,還有待繼續觀察。

到昨天為止,俄軍已累計傷亡454420人,昨日新增損失770人。

俄烏哈以4.15:伊朗襲擊後局勢總體平穩 衆議院本周或通過援烏法案

烏軍還摧毀了俄軍坦克總計7180輛,新增6輛;裝甲車13796輛,新增31輛;火炮11593門,新增41門。

2、空襲方面:烏克蘭防空系統今天淩晨在哈爾科夫地區擊落了全部的 10 架沙希德無人機。

第聶伯羅市和柳比米夫卡社群,有一些被攔截的飛彈殘片墜落,造成12人受傷:

俄烏哈以4.15:伊朗襲擊後局勢總體平穩 衆議院本周或通過援烏法案

烏克蘭防空系統在敖德薩附近的黑海上空擊落了 2 枚 Kh-59 飛彈:

俄烏哈以4.15:伊朗襲擊後局勢總體平穩 衆議院本周或通過援烏法案

敖德薩因為靠海的緣故,防空是比較困難的,但一些零星資訊表明,烏軍或許已經設法加強了敖德薩的防空能力。

3、俄軍使用滑翔炸彈的數量達到了新高:烏克蘭軍事專家弗拉迪斯拉夫·謝列茲尼奧夫在烏克蘭廣播節目中披露,俄軍在3月份使用了大約 2300 枚滑翔炸彈,而在4月的第一周,就投擲了600枚。按這樣的趨勢,到月底,俄軍或許将使用3000枚滑翔炸彈,每一發都帶來了死亡和破壞。

他還說,俄軍現在将老舊的1.5噸的航彈改造成滑翔炸彈,破壞的後果是6到8米深,直徑超過20米的隕石坑,以及散落數百米的碎片。

這裡我插一句:俄羅斯軍隊對于當量有迷之自信,以前他們制造的炸彈投不準,是以加大當量希望大力出奇迹。但現在科技水準提升了,滑翔套件可以讓炸彈的精确性提高一到兩個數量級。1.5噸的炸彈如果精确命中一棟10層樓高的較高價的電梯大廈,可以瞬間将樓房炸倒。如何應對這樣的威脅,是烏軍眼下的當務之急。投擲1.5噸炸彈的俄羅斯Su-34必然會更加靠近前線,如果烏軍手中有足夠的遠端防空系統,比如“愛國者”,俄軍就不敢那麼猖獗。

另外,俄軍不顧這樣威力的炸彈将造成更多嚴重的平民傷害,這也是他們推行恐怖戰略的一部分。他們希望漫天飛舞的巡航飛彈讓烏克蘭人沮喪、失去鬥志,他們希望随處造成的隕石坑讓烏克蘭人傷心和恐懼,對抗這些的最好方法就是防空系統和F-16。

烏克蘭國内的兩則消息:

1、烏克蘭約有25%的領土受到爆炸物污染,其中從占領中解放出來的地區埋設的地雷最多。

據烏克蘭國家通訊社報道,内政部長伊霍爾·克裡緬科在接受烏克蘭國際文傳電訊社采訪時給出了以上數字。

他說:”總體而言,由于俄羅斯聯邦的胡作非為,烏克蘭目前約有25%的領土受到地雷和爆炸裝置的污染。”

克裡緬科說,從占領中解放出來的地區仍然是地雷最密集的地區。

這位部長說,目前正在盡快安排掃雷的工作,他還說,俄羅斯人占領定居點的時間越長,布雷的範圍就越大。三個州的布雷情況最為嚴重——哈爾科夫、赫爾松和頓涅茨克。

2、烏克蘭的建築行業蘊藏着巨大的機會:據烏克蘭新聞社報道,烏克蘭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一組建築工程行業的資料:與2022年相比,2023年烏克蘭的建築工程量增長了22.6%,2023年烏克蘭建築産品指數與2022年相比增長了122.6%,全年都呈現出積極的态勢。

工程結構領域的建築量增幅最大,達到32.9%,非住宅房地産行業的建築量也大幅增長了20%。

與此同時,住宅建築與2022年相比下降了4.6%。

根據烏克蘭國家統計局的資料,房舍的基本建設和維修占建築業的大部分,為42.9%,建立建築占36.3%。

據報道,與2021年相比,2022年烏克蘭的建築量減少了64.8%。在戰争爆發之前,建築産出指數已連續六年呈上升趨勢,2017年的建築量增幅最大,達到26.4%。

今天内容的最後,談談對烏克蘭援助的問題,有個大好消息:

首先,在G7國家首腦的線上會議上,各國重申了支援烏克蘭恢複和發展基礎設施的決心。七國集團(G7)交通部長簽署了一項關于支援烏克蘭恢複和發展基礎設施的宣言。

但更重要的是,網上現在流傳一則消息:美國衆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邁克·特納預計,美國對烏克蘭的一攬子援助計劃将于本周進行投票,并将以壓倒性多數票通過。

我們都知道大多數衆議院議員傾向于援助烏克蘭,但提案因為川普走狗約翰遜的阻撓,遲遲無法傳遞表決。

特納在評論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對烏克蘭援助的立場時指出:美國每個人都“非常接近了解”局勢正處于關鍵時刻。

他明确表示,“俄羅斯聯邦正在取得進展。烏克蘭開始失去自衛能力。美國應該挺身而出,向烏克蘭提供所需的武器。我認為我們本周将在衆議院看到在這個問題上獲得壓倒性的支援”。

雖然從語言上判斷,這仍然是特納表述他的良好意願而非現實,但這樣的表态依然非常鼓舞人心。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約翰·柯比也表示,為以色列和烏克蘭提供資金的問題應“盡快”送出給衆議院,因為美國大衆對此有要求。

此刻距離參議院2月13日通過援助法案,準備向烏克蘭、以色列和其他一些地區提供950億美元的援助已經過去了兩個月。衆所周知,法案中的600億美元将用于援助烏克蘭。

拜登昨天也再次敦促衆議院盡快通過這項法案。

由于援烏法案遲滞了太久,是以美國民意已經發生變化。根據蓋洛普最新的民意調查,現在美國人認為美國在幫助烏克蘭方面做得太多和做得不夠的比例相當,各占36%。不過,與去年秋天相比,現在的民意對烏克蘭更為有利,當時認為美國做得太多的人(41%)多于認為做得不夠的人(25%)。

與此同時,美國人對誰是這場戰争的赢家的看法也發生了變化,現在更多的人認為是俄羅斯而不是烏克蘭占了上風,盡管大多數美國成年人仍然認為雙方都沒有赢。

去年6月份最普遍的看法是,當時有43%的美國人認為美國為支援烏克蘭所做的工作已經足夠。而這次隻有不到30%的人還這樣認為。

60%的民主黨人(上升了22個百分點)認為美國對烏克蘭的支援不夠,34%的無黨派人士(上升了9個百分點)表示同意這種說法。

與此同時,共和黨人的看法基本不變,隻有15% 的人認為美國做得不夠。

可見,即便考慮到美國普通人的意見,也是時候通過這項關鍵的援助法案了!

希望特納關于這項法案将于本周通過的話能成為現實!因為烏克蘭實在是太需要這筆雪中送炭了!

眼下,中東局勢顯然分散了國際社會對烏克蘭戰争的關注。但無論如何,以色列擁有自我保護的全部能力,昨天伊朗發動的襲擊根本無法撼動以色列防空體系就是明證。

烏克蘭沒有那樣強大的能力,而且俄羅斯無疑比伊朗要強大不止10倍。

德國迅速作出再援助一套“愛國者”系統的決定,鮮明地表明歐洲特别是德國願意承擔起援助烏克蘭的重任。

回想起2022年夏天,烏克蘭還曾和德國因為援助問題鬧得不愉快。當時一些人認為烏克蘭不夠“懂事”,竟然對援助自己的盟友國家擺臉色,耍小性子。但我認為,這不能怪烏克蘭,确實是德國政要的錯:德國國防部長幾乎是一毛不拔,除了頭盔和毯子之外就表示啥也給不出,罔顧了德國乃至歐洲要求堅決援助烏克蘭的民意。

但德國很快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他們火速更換掉女防長,而皮斯托瑞斯上台後,德國幾乎是傾其所有向烏克蘭提供了“豹2”、IRIS-T、“獵豹”,還在後來追加了“豹1”和“愛國者”。德國現在是僅次于美國向烏克蘭提供援助的國家,提供的資金和軍火數倍于歐盟名義上的“老大”法國。

有理由相信,德國的挺身而出,會讓烏克蘭感恩,而德國負責任的态度,也會讓他們收獲尊敬。在這樣一個德國率領下的歐盟,不但能阻擋野蠻人對文明世界的進攻,還将讓歐盟進一步發展、壯大和繁榮。未來,烏克蘭為歐盟守好東大門,歐洲人奮發圖強,世界地緣政治格局都有可能發生地覆天翻的變化。

我沒想到,我作為上世紀70年代末出生的人,有生之年還能看到這樣可歌可泣、波瀾壯闊的現代史。而我事無巨細不辭辛勞的記錄,可能也會為後人研究今天的曆史留下一點資料和線索。

資訊來源:2024-04-15 微信公号 一個寫東西的地方

https://mp.weixin.qq.com/s/v_rq1JQsD_U7ooTzeq7cIQ

【聲明】本文為轉發分享,已經注明來源。不代表本平台贊成或反對原作者的觀點,文責和版權屬于原作者。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