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強東AI直播首秀 虛拟數字人是“超頭”替代品?

劉強東AI直播首秀 虛拟數字人是“超頭”替代品?

京東為了做直播,請出了劉強東。4月15日,京東宣布京東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劉強東将“變成”AI數字人“采銷東哥”在京東App直播。如今,不少明星、頭部主播等的“分身”活躍在直播間、直播切片賬号裡,技術制造的“替代者”不是稀有者。相較于真實的人,數字人成本低、複制快、24小時“待機”,還能延續主播流量。相反,數字分身很難像真人般與使用者建立情感連接配接,直播帶貨又恰恰需要主播和消費者做溝通連接配接。AI直播業态的想象空間到底有多大?

劉強東AI直播首秀 虛拟數字人是“超頭”替代品?

老闆“分身”直播

砸錢之後,京東又搬來了救兵。4月15日傍晚,京東釋出消息,京東“1号采銷”東哥AI數字人将開啟直播。據了解,4月16日下午6點18分,以劉強東為原型的AI數字人“采銷東哥”将在京東采銷直播間進行首秀。屆時,“采銷東哥”将在京東家電家居、京東超市采銷直播間亮相。根據京東公開内容,該視訊由京東言犀提供技術支援。

就在不久前,京東宣布将投入10億元現金和10億流量作為獎勵,吸引更多原創作者和優質内容機構入駐,加碼短視訊布局。具體到内容創作者,京東方面透露,平台會對3C數位、家電家居等多個細分領域的達人進行補貼,還計劃在年底選出“百大達人”。

事實上,從加碼短視訊,到創始人“分身”親自下場直播,京東對内容場的渴求越來越明顯。特别是在抖音、快手等直播老手圍攻,淘寶、拼多多發力短視訊分割流量的情形下,京東必須要改變内容生态的被動局面。去年“雙11”,打出“不要坑位費、沒有達人傭金”的京東采銷直播間,在喊話李佳琦的輿論場中,立住了成本效益的人設。如今劉強東AI分身将在京東采銷直播間直播,又一次順延了京東采銷營銷造熱度的态勢。

電商分析師魯振旺認為,拿出“劉強東AI分身直播”的招數未必就隻是京東的一招,可能是京東做内容生态組合拳的一部分。京東有大量的自營産品,很難雇傭大量主播去講解,成本也較高,如果用數字人直播,可以在很多産品裡做鑲嵌。

數字人“解放”了誰

技術加持,讓數字人從無到有,更有在個别行業解放人力的趨勢。解放了誰?又能帶來多少收益?使用者還在梳理答案。

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在2022年時,淘寶、抖音等平台已經将AI智能直播作為營銷的工具進行利用,甚至單獨為AI智能直播設定端口。

在業内人看來,數字人直播确實是“省時省力的好生意”。抖音本地生活服務商“大魚生活”的負責人李淼(化名)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數字人的轉換效率雖然很低,但勝在可複制門檻低。“我們會向商家出售相關系統,這個系統本身就具備着固定話術設定、無限切換背景以及實時互動等功能。”

在李淼看來,數字人直播工作時間長,覆寫領域廣,即使直播間成交率比真人主播低一些,但一旦鋪開形成矩陣式的規模傳播後,收入依舊可觀。“數字人不用休息,又很便宜,很多商家都會在自播中使用。”李淼說道。

相較于優質真人主播的高成本、穩定性不足等問題,數字人可以填補真人下播後的直播空白時間,在平台上實作品牌的持續曝光,加速直播間的權重提升,增加銷售額。同時,數字人也能規避真人直播時因口誤等産生的負面輿情。

去年7月,淘寶頭部主播烈兒寶貝就在一場直播中,和6個數字人一同出現在直播間帶貨,盡管數字人的妝容造型不同,但都是以烈兒寶貝為原型。去年5月,抖音釋出《抖音關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平台規範暨行業倡議(以下簡稱《數字人行業倡議》),明确開放了人工智能生成的圖檔、視訊,和衍生的虛拟人直播。

電子商務交易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研究員趙振營指出,在一定程度上,數字分身能夠高效地為商家減少直播風險,且降低商戶的直播成本。“最重要的是,數字人在形象、音調和話術等方面向主播本人貼合,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延續主播的流量。”

無限複制≠無限财富

複制真實的主播,需要技術,也需要解決消費者的心理預期。

和AI數字人直播類似,直播切片等手段也是利用了主播的IP效應,通過複制主播的真身、剪輯直播畫面素材、開出帶主播名字的賬号來攫取流量,謀求轉化。以三隻羊網絡、無憂傳媒等為代表的直播機構還做起了授權直播切片賬号的生意。公開資料顯示,2022年,三隻羊網絡的切片帶貨收入達到1.7億元,共有超1.1萬人獲得了授權。

内容複制的弊端已經開始顯現。當越來越多被授權者湧入切片賽道,能賺到“超頭”流量紅利的,大多是較早入局的一批賬号。短視訊看似是簡單地複制、剪輯,實則要求繁多、轉化寥寥。此外,平台也不願看到大量非原創視訊紮堆,影響使用者觀感。大大小小的切片賬号,也加劇了直播機構的管理難度。以直播切片的現狀為參照,AI數字人直播的内容設定、賬号管理、流量變現乃至利潤分成都是零開始,也會面臨相似的難題。低成本撬動流量,可以快速零起步,但長久性需要依靠監管和機制。

這些以低成本的複制邏輯搭建的生意模式,雖然快在了效率,但并不意味着每個消費者都買賬。今年3月,朱梓骁在直播間一言不發“雞爪從早啃到晚”被頂上微網誌熱搜。摳圖技術能将網紅明星的吃播視訊嵌入直播間,盡管解放了朱梓骁本人,卻讓不少使用者産生受騙感,誤以為朱梓骁是真人直播。

“相比于商家自播,達人直播更強調人設和内容,和粉絲形成的是精神、情緒層面的連接配接,是以能解釋為何一些達人轉化不高,但粉絲黏性很強。”一位頭部直播平台的業務高管向北京商報記者指出。

這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無論是以AI數字人,還是以切片形式複制達人直播畫面,都很難真正替代真人在直播間與粉絲實時互動時所産生的情感認同,而“複制品”的增量基礎又是建立在達人、直播機構長期沉澱的口碑之上的,一旦達人、機構陷入輿情,這些達人“分身”們也難逃牽連。

除此之外,不是所有類目都适合機器人直播,AI直播實作大範圍普及依舊具有難度。魯振旺認為,例如3C數位等功能性強的産品,AI直播能解決一部分使用者的咨詢需求,但直播的吸引力就在于真人與粉絲的互動性,數字人刻畫得再真實,也隻是冷冰冰的程式。

“AI數字人直播最未知的是,會有多少人能接受這個業态。想象一下當人們買耳機看到AI劉強東在介紹,買電視也是AI劉強東在直播,看久了難免也會視覺疲勞。”魯振旺說道。

趙振營也提及,想要讓直播間獲得穩定的流量,真人的互動還是必不可少的。劉強東個人形象雖然是一個流量富礦,但對于京東直播來說,這個直播IP還需要更為豐富的核心。

北京商報記者 何倩 喬心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