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央視力薦大型紀錄片《李白》:一束光帶給人的力量

作者:閱讀時代雜志
央視力薦大型紀錄片《李白》:一束光帶給人的力量
央視力薦大型紀錄片《李白》:一束光帶給人的力量

每個人的心中,都住着一個李白。

他是豪放不羁的酒徒,是仗劍走天涯的俠客,是筆落驚風雨的詩仙,是唐詩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同時,他也是一個始終不得志的文人,一個一生都在掙紮向上的普通人。

他的畢生心願,是立足朝堂,施展抱負,奈何努力了一輩子,還是一場空;

他喜歡潇灑不羁、快意恩仇地過活,卻又一生被世俗羁絆,受盡無數冷遇和奚落。

可是,無論經曆了怎樣的幽暗曲折,李白的心中總有一束光,牽引着他走出重重黑暗。

央視大型紀錄片《李白》中這樣說道:

在人生坎坷的時候,李白也會落寞和悲傷。可他不會在低谷逗留很久,而是很快走出來,恢複成自信滿滿的李白;

在他差點被判死刑,遭遇人生最大打擊的時候,他仍然向皇帝推薦自己,認為他仍然可以為國家做很重要的事情。

正是這份自信和樂觀,化成了李白心中的一道光,支撐他走完了偉大的一生。

如果此刻你也正深陷人生困頓,覺得前路迷茫,不妨跟着我一起走進《李白》的世界,去找尋自己心中的那束光吧。

1

遭冷眼,不内耗

亦舒曾說:人在不得志時,遇冷是常态,切忌憤憤不平。

尤其是在你一沒名氣,二沒地位時,遭受冷眼更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

紀錄片中講道,李白少有才華,又有匡扶天下的大志,可造化弄人,他偏偏生于商人之家。

要知道在唐朝,商人的地位極低,其子女甚至不能參加科考。

可李白偏偏不信命,為了實作自己的理想和抱負,他二十多歲就離開故裡,四處找人舉薦自己。

結果,李白拜谒的那些人,根本不管他才高幾何,隻看他是商人之子,就紛紛将他拒之門外。

李白隻得繼續遊曆,有一次,他遊曆到了渝州,谒見了當地刺史李邕。

李邕不欣賞李白的高談闊論,不喜歡他骨子裡的狂放,于是拒絕舉薦他。

再次遭到輕視的李白,沒有懷疑自己,而是選擇有仇當場就報。

央視力薦大型紀錄片《李白》:一束光帶給人的力量

隻見他大筆一揮,輕蔑地寫下一句“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随後揚長而去。

李白的這份直白和勇氣,恰恰就是現實中很多人所缺少的。

他們一遇到挫折,就陷入自我否定,一蹶不振;

聽到什麼非議,就在心裡反複咀嚼,懷疑自己。

最後在無盡的反刍中,讓自己的人生籠罩在一層揮不去的陰霾裡。

王陽明說得好:毀譽在外,安能避得。

既然外界的白眼、奚落無可避免,那就不去聽,不去想,不在心裡起波瀾。

當你遠離了内耗,人生才會有向好的可能。

2

遇破事,不糾纏

人生于世,每個人都會遇到數不清的爛人破事。

但就像一句話所說:一念地獄,一念天堂。

當人的思緒一轉彎,生命格局一變大,那一樁樁破事,根本不足以讓人沉淪。

李白雖然在拜谒中屢屢碰壁,詩名卻早已越傳越開。

就連深宮中的皇帝,都聽到了他的才名,于是一紙诏書,将李白召入了宮中。

紀錄片中有這樣一幕。

李白進宮以後,唐玄宗對李白禮遇有加。

央視力薦大型紀錄片《李白》:一束光帶給人的力量

不僅親自下辇相迎,還親手為李白調制羹湯,任命他為供奉翰林。

如此恩寵,也讓李白受到了很多人的嫉妒和排擠。

加上他生性傲岸,不肯迎合那些權貴。

他們便抓住李白的不拘小節、醉酒等事情,經常向玄宗進讒言。

玄宗聽得多了,對李白的态度也逐漸冷淡,一直不願給他安排入朝言政的官職。

在這種境遇下,李白沒有申辯,也沒有跟那些小人繼續糾纏,留下一首詩後,便騎馬離開了長安。

鳳饑不啄粟,所食唯琅玕。

焉能與群雞,刺蹙争一餐。

在詩中,李白以鳳凰自比。

鳳凰生性高潔,不會與群雞争食,而他又怎能與小人較勁?

是以他選擇離開,寄情于山水之間,找尋他的天地。

周國平說:人生要有不較勁的智慧。

很多破事,就好比人生路上的泥坑,你越是憤怒地往裡踩,越會把自己濺得滿身泥。

對付這類人事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絕不糾纏,盡快遠離。

待你走出了破事的陰影,才會有無數縷陽光照耀在你身上。

3

處孤獨,不沉淪

易中天說:凡是偉大的人物都孤獨。

對于李白這種一生都不得志的人來說,孤獨尤甚。

李白離開長安後,有長達十一年的時間,一直到處遊曆。

然而這十一年的光陰裡,走過的路,遇見的人,并沒有讓李白忘記過去的痛苦,反而使他的内心愈加孤寂。

登上謝朓樓時,他愁緒滿懷地寫下: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行至颍陽山時,他又舉杯澆愁,高吟: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直到那一日,李白登上了敬亭山。

他在敬亭山上待了半日,看着衆鳥高飛,白雲飄蕩,李白的心裡突然泛起了一種從未有過的甯靜。

在這種心境下,他提筆寫下:相看兩不厭,隻有敬亭山。

其實,哪裡是山懂人的感情,隻是李白已經學會了如何與孤獨相處罷了。

央視力薦大型紀錄片《李白》:一束光帶給人的力量

此後的日子,李白不再為處在孤獨中而苦悶,而是一個人怡然自得地登山臨水,尋幽訪勝,閉門讀書,将這段無人問津的日子過出了詩意與清歡。

曾在知乎上看到一個提問:什麼是孤獨?

有個高贊的回答是:在中國文字的解釋裡,孤是王者,獨是獨一無二。

所有王者,都是從孤獨中成長起來的。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有幾段無人問津的時刻。

隻有等你熬過了那些踽踽獨行的日子,你也會發現,孤獨并不會讓你變得苦大仇深。

相反,它會讓你的生命變得豐盈而厚重。

4

曆低谷,不自苦

紀錄片《李白》,以李白人生成長軌迹為主線,講述了他偉大的一生。

看完李白的這些人生經曆,我最大的感觸是:人生真是一個大起大落,一波三折的過程。

李白當年四處拜谒時,受到了不少冷眼。

後來好不容易時來運轉,等到了皇帝的诏書,可到了長安,又沒受到朝廷的重用,碰了一鼻子灰。

接下來等待李白的,又是十幾年的低谷期。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李白的苦悶可想而知,但短暫的苦悶過後,李白心底的希冀,又開始引領它去尋仙漫遊,泛舟東海。

一段時間後,樂觀的李白又開始與自己和解,與人生的失意握手言和。

直到公元757年,永王的幕僚三次來廬山找李白,他熄滅許久的從政之心,才複燃了起來。

可這一次,命運還是沒有眷顧李白。

李白加入了永王的幕府,沒過多久,永王李璘就因為造反,兵敗被俘。

而李白也被當成叛軍抓了起來,之後被流放夜郎,他的人生也跟着跌進了最深的低谷。

幸運的是,李白行至半途,就突然收到了朝廷大赦的消息。

經曆如此大的波折,李白的心中隻有劫後餘生的慶幸和感慨: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央視力薦大型紀錄片《李白》:一束光帶給人的力量

至此,人生經曆的所有低谷、挫折,李白都一一釋然。

聽過一段話:

人生就像一條曲線,有高峰有低谷,有春風得意也有落魄時分。

每個沖出低谷,直達高峰的人,都有他們的“低谷哲學”。

像李白這種一生半數時間都處在低谷期的人,他的低谷哲學,更值得所有人借鑒。

正所謂,逆境,止于心境。

當你做好了心境上的提升,哪怕人生充滿了風雨波折,你也能乘輕舟以渡。

餘光中曾這樣評價李白: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李白無疑是大唐天空中那顆最亮的星。

但讀懂他的經曆你就會發現,他其實跟我們一樣,也是在坎坷人世行走的普通人。

我們每個人一生中,也都會在某個時刻與李白相遇,讀出他的詩句,了解他的心境。

他内心的那束光,也會跨越曆史的長河,投射到我們心中。

在我們困頓難行時,在我們茫然無措時,這束光,會驅散我們心中的陰霾,引導着我們一路前行。

來源:微信公衆号“每晚一卷書”

作者:每晚CC

編輯:伍希城

【聲明:本号為“全民閱讀推廣”官方公益賬号,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其它不妥之處,請聯系我們。我們将及時更正。謝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