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國鬼才郭嘉的傳奇一生

作者:甄選商城
三國鬼才郭嘉的傳奇一生

在三國這個英雄輩出的時代,有一位被譽為“鬼才”的人物,他的智謀和才華讓人歎為觀止。他就是郭嘉,字奉孝,出生于颍川,是曹操麾下的重要謀士。他一生七大預言,無一失算,被後人傳頌為“郭嘉不死,卧龍不出”。那麼,郭嘉與諸葛亮到底誰更厲害呢?諸葛亮真的是因為有郭嘉才隐居隆中的嗎?

讓我們按照時間的順序,一口氣看懂三國鬼才郭嘉的傳奇一生。

郭嘉出生于公元170年,在颍川度過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時光。他自幼聰明過人,展現出了非凡的才華和智慧。然而,在東漢末年那個動蕩的時代,天下大亂,郭嘉深知亂世将至,于是在二十歲時便選擇隐居,秘密結交天下英雄豪傑,不與世俗交往。

三國鬼才郭嘉的傳奇一生

那個時候,袁紹聲名顯赫,前途燦爛,被譽為四世三公。郭嘉第一個看上的便是袁紹,他認為袁紹有稱霸天下的潛質。然而,當他親自面見袁紹後,卻發現袁紹隻會仿效周公的禮賢下士,卻不知道如何真正使用人才。袁紹思慮多端而缺乏要領,喜歡謀劃而沒有決斷,并非能夠稱霸天下的雄主。于是,郭嘉離開了袁紹,再次歸隐。

這一次,他選擇了等待,這一等就是六年。直到公元196年,曹操頗為器重的一位謀士戲志才去世,曹操在傷心之餘寫信給荀彧,讓他為自己推薦一位可以接替戲志才的謀士。荀彧便将自己的好友郭嘉推薦給了曹操。曹操與郭嘉一見如故,共同讨論天下大事,無所不談。從此,郭嘉開始了他為曹操出謀劃策、忠心效力的生涯。

面對當時各路諸侯割據、群雄争霸的局面,郭嘉對每一個敵人的心理狀态進行了準确的判斷,成為了曹操獲勝的關鍵。一年後,曹操征讨張繡失敗,遭到袁紹寫信羞辱。就在曹操擔心自己沒有足夠的實力與袁紹抗衡之時,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勝十敗論”,一連舉出十條理由來,證明曹操有十勝,袁紹有十敗。正是郭嘉具有說服力的分析,使得曹軍将士的鬥志大振,也為曹操拟定了遠期和近期的作戰目标。郭嘉也自此确立了自己在曹操軍事智囊團中的核心地位。

三國鬼才郭嘉的傳奇一生

公元198年,劉備被呂布擊敗,因而依附于曹操。謀士程昱向曹操建議殺死劉備,以絕後患。而郭嘉則認為,曹操若要成就霸業,不能因為殺死一人而危害到四海的聲望。為了除掉一人之患而危害到四海的聲望,非明智之舉。于是,他建議曹操将劉備軟禁,但曹操卻沒有接納軟禁劉備的計謀,為了使劉備對自己心服口服,反而對劉備更加親近,這才導緻了日後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

曹操出兵攻打虎踞徐州的呂布時,呂布被圍困在下邳,堅守不出。戰役持續了大半年的時間,曹操見軍中士兵疲憊不堪,便産生了退兵的想法。此時,郭嘉卻看出了勝機,他以項羽為例,勸誡曹操提出有勇無謀者,若氣衰力竭之時,便不久于敗亡的觀點。于是,曹操發動急攻,一面攻城,一面決堤,水淹下邳。果然,沒過多久,曹操攻克了下邳,擒殺了呂布。

公元199年,劉備趁袁術北投袁紹之機,主動向曹操請求前去截擊。此時,恰好郭嘉與程昱都不在曹操身邊。經過劉備的一頓忽悠,曹操就答應了他的請求。等到郭嘉與程昱回來之後,一切都為時已晚。此時,劉備已經奪取了下邳,舉兵開始對抗曹操,曹操為此悔恨不已。

三國鬼才郭嘉的傳奇一生

年後,曹操為了避免将來同袁紹作戰時,前後受敵,決定先消滅在徐州立足未穩的劉備。當時曹操手下的諸将皆怕袁紹乘機來進攻許昌,到時進則無法作戰,退則無路可退。就在曹操猶豫不決時,郭嘉分析道,袁紹向來優柔寡斷,不會迅速做出反應。劉備人心未歸,立足未穩,此時迅速進攻,劉備必敗無疑,然後再回師對付袁紹。這是改變父輩受敵的最好機會,絕不能失去。于是,曹操率軍東征,大破劉備,俘虜了劉備的妻子,生擒了關羽。事情的發展,也正如郭嘉所預料的那樣,袁紹果然還沒有做出反應,劉備就已經被擊敗了。這才讓曹操得以全力以赴地與袁紹展開決戰。

正當曹操滿懷信心,在官渡與袁紹決戰的時候,又一個令人不安的消息傳到了曹操的營中。江東豪傑孫策準備發兵偷襲曹操的根據地許都。曹操本就在與袁紹的對峙中處于劣勢,如果孫策選擇此時進攻,根本就不可能抽出兵力保衛許都。如若許都丢失,曹操的勢力将徹底分崩離析。許多人在此時開始暗中向袁紹獻媚,準備為自己留條後路。就在此緊急關頭,郭嘉再次預測,孫策剛剛吞并江東,所誅殺的都是英雄豪傑,而且孫策這個人輕率,不善于防備,如果有刺客伏擊,他必難逃一死。果真如郭嘉所料,孫策尚未渡江,就被仇敵許貢的門客所殺。雖然這隻是一個巧合,但确實為郭嘉的神奇妙算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公元202年,官渡之戰失敗的袁紹病逝,曹操借機揮兵北上,連戰連結。可就在勝利在望的時候,先前立囑北進的郭嘉卻力排衆議,獨盡其策,建議曹操在此時退兵。他預言袁氏兩兄弟日後必然反目,不如先南征劉表,靜待其變,然後再北上一舉,天下可定。果然,曹操剛回到許昌,援軍生變的消息就已傳來。曹操乘機回軍北上,将袁譚、袁尚各個擊破,二進制一死一逃。因為郭嘉的妙計,曹操這一戰赢得既輕松又順利。

三國鬼才郭嘉的傳奇一生

公元205年,郭嘉建議曹操多招募重用清靜幽兵,四周安民,收複民心。可就在曹操即将一統河北的時候,袁尚、袁熙卻逃入了烏桓。此時的劉備經過數年的休養生息,在荊州劉表的身邊又積聚了相當的實力。曹操害怕劉備會在自己遠征烏桓之際,在背後突然發難。此時,郭嘉又提出了不同于他人的見解,他認為曹操可以放心遠征,到時候自會有人來阻止劉備。曹操聽從了郭嘉的建議,立刻進兵柳城,在白狼山之戰斬殺烏桓單于蹋頓,俘虜二十餘萬。曹操根據郭嘉的計策,終于徹底平定北方,統一整個黃河流域以北地區。但這次行軍路況極端惡劣,沿途有長達二百裡的地段幹旱無水。在從柳城回來的途中,因為水土不服、氣候惡劣,再加上日夜疾行、操勞過度,郭嘉患病去世。

在曹操的諸多謀士當中,唯獨郭嘉最了解曹操,并且兩人關系最為親密,猶如朋友一般。出行則同車,坐則同席。在常年征戰生涯中,曹操總是把郭嘉帶在自己身邊。每逢軍國大事,郭嘉的計策從無失算,曹操更是對年輕的郭嘉寄予了無限的希望。

三國鬼才郭嘉的傳奇一生

是以,郭嘉是一個軍事家,一個幫助曹操打仗的人,而諸葛亮則是一個政治家。他真正的貢獻是在劉備去世以後,輔佐劉禅治理蜀國。二人都是當時數一數二的天才,各有所長。

郭嘉的一生雖然短暫,但他的智謀和才華卻讓人印象深刻。他的傳奇故事也成為了後人津津樂道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