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米SU7每賣一輛虧損6800元?任何新車前期都虧損,回本隻是時間問題

小米SU7每賣一輛虧損6800元?任何新車前期都虧損,回本隻是時間問題

近日,花旗銀行釋出一份研報,其汽車分析員稱小米SU7四月傳遞量預計達到5000~6000輛,全年傳遞量約5.5-7.0萬輛;并顯示小米汽車在2024年裡每賣出一輛小米SU7即虧損約6800元,整個造車業務将虧損約41億元。

小米公司高管徐浩雲對該研報進行了回應,其稱資訊可能偏差較大,其對小米SU7的銷售火爆情況預估不足;在過去幾周裡,小米SU7的訂單還在持續增加。

小米SU7每賣一輛虧損6800元?任何新車前期都虧損,回本隻是時間問題

花旗對小米汽車和SU7的銷量預估、虧損程度預估是有明确資料的,但是小米汽車高管的回應内容并沒有準确資料;是以花旗研報資料目前看來更有說服力,可是汽車愛好者們所關注的焦點并不是預估傳遞量和平均單車虧損标準,而是為什麼會虧損?難道小米SU7的硬體成本真的如此之高嗎?就實車的硬體配置标準來看,小米SU7的三個版本沒有一款的指導價會低于成本價。

也就是說單純從車輛硬體成本的角度去分析的話,小米公司每賣出一輛車就要賺一筆錢,不存在虧損的說法。

小米SU7每賣一輛虧損6800元?任何新車前期都虧損,回本隻是時間問題
小米SU7每賣一輛虧損6800元?任何新車前期都虧損,回本隻是時間問題

不過這隻是從産品自身的角度進行的分析,一輛車的整體成還包括研發、制造、品控、營銷和售後等多個環節。

簡而言之,一輛車從立項開始就要先投入大量的研發資金,從車輛各個核心總成到整車平台的開發,再到車輛設計環節,每個環節的研發投入都是很大的;其次新車一旦接近落地則要開始媒體預熱,也就是開始準備營銷,新車型從預熱到上市就要投入極大的營銷成本,知名媒體一篇通稿的費用也會超出許多汽車愛好者的想象。再次還有汽車門店網絡的建設,一家汽車門店不止要有完善的整車銷售和使用者關愛,同時還要有完善的售後體系;而汽車的售後部門本質上是一家1級或2級維修廠,其成本投入也是非常高的。

小米SU7每賣一輛虧損6800元?任何新車前期都虧損,回本隻是時間問題

綜上所述,花旗分析員對于小米SU7的單車平均虧損預測應當是足夠精準的,但是這種虧損嚴格來說并非一般了解的虧損;做任何生意都需要前期投入,把前期投入的成本均攤到每一台車上是合理的做法,可是把前期投入和一個周期内的産品利潤綜合解讀就很容易讓人産生誤解。

現在的狀況應當是小米SU7銷售車輛并不虧損,隻是收回前期投入成本的周期還不明确;至于銷量預估是保守還是激進暫時不做評價,2024年的汽車市場同樣變幻莫測,與汽車産業相關的産業也有諸多不确定因素,現在無法對任何汽車品牌和具體車型進行銷量的長線預測。

小米SU7每賣一輛虧損6800元?任何新車前期都虧損,回本隻是時間問題

天和Auto編輯,歡迎轉贊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