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01年克林頓為中國入世貿設三陷阱,中方成功破解

作者:豐豐說曆史

1995年,中國開始尋求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而在1999年,中國終于成為其第143個成員國。然而,在此過程中,龍永圖做出了巨大貢獻,被譽為“促進中國入世的大功臣”。

盡管如此,美國前總統克林頓也聲稱自己是“促進中國入世之功臣”。

01年克林頓為中國入世貿設三陷阱,中方成功破解

克林頓曾為中國入世遊說國會,提出了“三個理由”,但多年後回顧他的所作所為,不難看出其中的居心叵測。那麼,在中國入世前後,克林頓的行動是如何的呢?

他的“三大理由”或“三大陰謀”最後的結果如何?對中國又産生了何種影響呢?

01年克林頓為中國入世貿設三陷阱,中方成功破解

中國的複關曆程并非一帆風順,1947年簽署的關貿總協定(GATT)本來是中國作為成員國之一的身份參與。

然而,1950年國民黨因不願讓大陸政府繼續從中受益而主動退出GATT,這一舉動對大陸經濟帶來了長達20多年的影響。

在改革開放之前,中國的經濟更多的是“自給自足”,與國際貿易的聯系并不緊密。但改革開放後,中國的經濟開始回歸國際軌道,大量的外資工廠進駐中國,對本土企業帶來了巨大沖擊。

同時,中國的人口衆多,擁有巨大的市場,對于西方國家來說,中國市場是一塊不可多得的蛋糕。然而,西方國家在受益的同時,中國從中得到的好處并不多。

01年克林頓為中國入世貿設三陷阱,中方成功破解

中國必須要複關。根據關貿總協定的規則,中國若要複關,需得到全體成員國的一緻同意。中國曾是GATT成員國,按理說,複關之路應該會比較順暢。

然而,美國卻第一個反對複關。

01年克林頓為中國入世貿設三陷阱,中方成功破解

在八十年代初期,中國剛剛開始發展,經濟并不發達。然而,美國等西方國家為了迫使中國繳納更多的“複關入門費”,并削減中國的關稅,企圖把發達國家的帽子扣在中國頭上。

甚至,美國要求對中國出口的部分産品實行零關稅政策。中國堅決反對,并堅持朱镕基總理所強調的,“中國必須以開發中國家的身份參與複關”。

01年克林頓為中國入世貿設三陷阱,中方成功破解

曆經多年談判,中國、美國、歐盟等國在各自的利益驅動下,最終在1995年,将關貿總協定更名為世貿組織。大陸也在這一過程中,從“複關”目标改為“入世”,但是這個目标仍未達成。

中國首席複關入世談判代表龍永圖表示,中國之是以如此執着于入世,不僅是為了經貿方面的利益,更是為了維護國家的尊嚴和顔面。

在回憶入世時的場景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部長石廣生說:“美國是對我中國要價最高、内容最多的WTO成員國,如果美國能夠成功,那麼我們的入世也就有了希望。”

美國阻止中國入世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他們認為,中國入世後将迅速成長起來,實力将進一步增強,這對美國構成威脅。

然而,時任總統的克林頓卻持有不同的觀點,他認為中國入世可以帶來更多的機會和挑戰。

01年克林頓為中國入世貿設三陷阱,中方成功破解

“克林頓是一個複雜的上司人,他對華态度搖擺不定。在擔任總統期間,他在人權和武器擴散等問題上對中國施壓,但在銀河号事件後,他又意識到美中關系惡化對美國經濟的影響,開始重新考慮對華政策。

盡管他在中國入世問題上立場積極,但他的行為明顯受到美國利益的驅動。”

01年克林頓為中國入世貿設三陷阱,中方成功破解

克林頓支援中國入世的決定面臨着巨大的挑戰。首先,國會一直持反對态度,這使得他的決定變得更加困難。其次,部分美國民間勢力也對中國入世持反對态度,尤其是美國勞工組織,他們擔心中國廉價勞動力會搶走他們的飯碗。

然而,美國貿易專家早在九十年代就認為,美國應該集中力量生産附加值更高的産品。是以,勞動密集型企業在美國本土本身就處于被淘汰的邊緣。

如果中國入世,那些勞動密集型産業如服飾行業将會被中國低廉的勞動力占領,這将使得處境堪憂的美國勞動密集型企業更加困難,甚至無法生存。

01年克林頓為中國入世貿設三陷阱,中方成功破解

克林頓針對各方的反對,提出了三個觀點。第一點是人盡皆知的,中國入世将使美國資本在中國市場占據主導地位。

雖然一些反對中國入世的美國政客對此表示贊同,但根據美國的霸權理論,他們希望在貿易中占據優勢地位,享受特權和好處。

這也是在最後關于中國入世的談判中,美國試圖再次耍賴的主要原因。

01年克林頓為中國入世貿設三陷阱,中方成功破解

克林頓的第二個願望是通過對話加強全球安全合作,同時擷取中國的一些動态,以便進行更好的防範。他知道,了解對方是取勝的關鍵。

這一點也得到了美國國會的贊同,畢竟中國一直被美國視為潛在的敵人。最後一個目标,也是最關鍵和最危險的。

01年克林頓為中國入世貿設三陷阱,中方成功破解

克林頓試圖通過合作和滲透,将中國在意識形态上西化,這正中了美國政客的下懷。盡管在克林頓的遊說下,國會的态度有所轉變,但在談判桌上,事情仍然沒有進展。

然而,有一個人勇敢地站出來,最終使得這次談判取得了成功,成為了新世紀的獻禮。

01年克林頓為中國入世貿設三陷阱,中方成功破解

一個美國人的話,讓中國人深感羞辱與憤怒。在1997年的談判中,美方代表堅決拒絕了大陸對美國肉進行二次檢驗的要求,甚至稱中國的肉隻能給狗吃。

這不僅是對中國産品品質的侮辱,更是對中國人的不尊重。龍永圖對此深感憤慨,拍案而起,将美國代表請了出去。

01年克林頓為中國入世貿設三陷阱,中方成功破解

1999年11月10日,中美雙方展開了第25輪談判。盡管兩年過去了,美方代表依然态度強硬,毫無妥協之意。

盡管美國内部已經就談判達成了一緻,克林頓總統也再次強調了必須讓談判成功。然而,由于美國在汽車進口關稅、特殊保障條款、音像、分賬電影、銀行、證券、增值電信及“管理控制權”等問題上寸步不讓,使得中美一直無法達成共識,談判陷入了僵局。

盡管代表們進行了幾天幾夜的艱苦談判,但卻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的進展。所有人都疲憊不堪,準備重新振作起來,繼續完成使命時,美國又出了一手。

01年克林頓為中國入世貿設三陷阱,中方成功破解

11月14日,美國代表在酒店突然傳達消息,他們将在第二天離開。這似乎在暗示:如果你們不同意,我就不與你們談判。

在當晚,美國代表集體消失了,無論是在大使館還是酒店,都找不到他們。這種在談判中突然消失的行為,不僅是不負責任的,也是傲慢的。

為了複關入世,中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犧牲,我們都不希望在這個關鍵時刻發生意外變化。龍永圖立即向朱镕基總理報告了這件事,朱镕基總理果斷決定親自與對方進行談判。

01年克林頓為中國入世貿設三陷阱,中方成功破解

15日淩晨四點,朱镕基總理在和美方代表巴爾舍夫斯基和斯珀林的會談中,就美國此前的失蹤行為表達了嚴厲的批評。

在批評完對方後,他又提出了一些讓步,包括對音像、分賬電影和增值電信三個方面作出了妥協。盡管我方的龍永圖焦急地遞着“國務院未授權”的條子,朱總理卻堅決地拍了拍桌子,要求龍永圖不要遞條子了。

看到這一幕,美方代表心裡可能覺得朱總理還是很好商量的。然而,他們很快就意識到,朱總理隻是在讓他們繼續談判,而且他提出的讓步可能并非他們所期望的那麼容易接受。

01年克林頓為中國入世貿設三陷阱,中方成功破解

“前三個問題,我們已經做出了讓步,但後面的四個,你們必須要做出讓步,否則我們不會簽字。”朱镕基總理的話充滿了決心和堅定,告訴美國,中國不是任人宰割的,我們會堅持自己的立場。

看着朱镕基總理的決心,美國代表也開始意識到,他們能争取到的隻有這麼多。最終,談判以一個相對滿意的結果結束,中國的重大收獲之一就是将美國給予的最惠國待遇從“年抛”改為永久。

01年克林頓為中國入世貿設三陷阱,中方成功破解

克林頓在簽字前收到了巴爾舍夫斯基的電話,得知中國入世談判成功,終于松了口氣。他這段時間都沒睡過一次好覺,但随着中國入世塵埃落定,這位"促進中國入世功臣"的總統終于可以好好休息了。

中國入世的難題解決後,與世貿組織其他國家的洽談也變得順利。2001年9月17日,随着墨西哥在檔案上簽字,中國入世之路終于走到了尾聲。

01年克林頓為中國入世貿設三陷阱,中方成功破解

2001年12月11日,經過15年的努力,中國終于成為世貿組織的正式成員。此時,美國總統克林頓暗中冷笑,認為中國入世将開啟他的計謀,然而,事實證明他的預期并未實作。

01年克林頓為中國入世貿設三陷阱,中方成功破解

雖然計劃未能如願,但中國入世後,經濟迅速起飛。我們的勞動力優勢吸引了大量外國資本,這為"MADE IN CHINA"走向全球奠定了堅實基礎。

關于克林頓入世前的三大陰謀,美國确實進入了中國市場,但同時中國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資金,美國并未達到"侵占"的程度。

反而,中國的廉價商品在進入國外市場後,成功占據了更多的市場佔有率,這導緻了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

01年克林頓為中國入世貿設三陷阱,中方成功破解

在加強全球安全問題的合作上,中國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過,大陸的某些軍事政治動向,該公開的資訊都會公開透明,不該公開的則絕不會洩露。

是以,美國後來隻能在暗地裡進行“情報竊取”,例如郭萬鈞、張建革事件。然而,這種暗中行動與光明正大地了解中國相比,絕對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01年克林頓為中國入世貿設三陷阱,中方成功破解

“中國在世界貿易組織中的角色至關重要”。是以,美國對于讓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決定深感遺憾,并采取了一系列手段試圖制約中國,包括貿易戰和政治制裁等。

01年克林頓為中國入世貿設三陷阱,中方成功破解

結語:盡管克林頓總統當年支援中國入世有其私心,但無可否認的是,他的主張确實給大陸帶來了極大的幫助。在2000年的總統大選前夕,中美兩國成功解決了争執多年的入世問題。

如果當時美國依然不同意我們入世,那麼新一任總統上台後,兩國之間可能還需要更長時間來互相磨合。畢竟,美國政客對華的态度一直捉摸不定,下一任總統對中國的态度是友好還是敵對,當時沒有人能夠準确預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