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晚春紫藤花美詩六首:紫藤架底倚胡床,哪覺人間白日長

作者:初衣勝雪

紫藤花六首:紫藤花底讀書聲

我發現了奇特的現象,早春花朵,多以輕紅粉白為主,比如梅,櫻桃花,甚為嬌嫩。仲春花朵,漸漸顔色就會嬌麗,比如桃花,杏花,海棠,而到了晚春,花卉的顔色就轉向紅紫,比如芍藥,牡丹。而紫色系的,就很多,比如紫藤,紫桐,紫楝花,紫丁香,紫薇。

那麼晚春,又到了紫藤花開的美季。在城市的公園,在山林寺廟,在野外山林,多能看見這種缭繞攀爬在峭壁,樹木以及建築上的紫藤樹,垂下流蘇一樣絢爛紫色如海的花穗。

紫藤有一種說法,說是漢朝從外國進口的樹木。

但是實際南方山地野生的原始紫藤,恰恰證明了紫藤原産大陸,而非外來品種。

南北朝時期,貴族多注重園林建設,往往移植引種山林珍奇的樹木草藥,充盈庭院,以達到貼近自然,蓄藥養生的效果。紫藤應該是這個時期,進入城市園林,人工種植的。

那麼在之前,對于紫藤,一是仰慕它的長壽長生,因為紫藤可以存活百年甚至千年,是長壽的山林樹木,二是紫藤花,具有食用價值,三是紫藤具有的藥用價值。

晚春紫藤花美詩六首:紫藤架底倚胡床,哪覺人間白日長

”危台出岫迥,曲澗上橋斜。

池蓮隐弱芰,徑筱落藤花。” 南梁 · 蕭祗 和回文詩(和湘東王後園。)

這是南北朝時期,湘東王的私家園林,想必是選取的依山靠水,風景優美的地段。

有自然形成的山,以及泉水,而一些人工建築就是依勢力而建。

比如高樓就建在山腰和山頂,橋架設在曲折的溪水之上。

在池塘中種植有蓮花,而山林小路上,有竹子,石崖邊或者樹木上,有紫藤,落下紫色的紫藤花。竹子的綠和藤花的紫,建構出晚春園林的深幽和盛美。

這裡的紫藤,很可能是和荷花一樣是人工種植的。紫藤攀援生長力強,不數年就可以蔭蔽一片。

而貴族園林的路,多半是人工開設的,因為便于人行走。

正是如此,這裡的紫藤,多半是移植和引種得來。

晚春紫藤花美詩六首:紫藤架底倚胡床,哪覺人間白日長

“放曠愚公谷,消散野人家。

一頃南山豆,五色東陵瓜。

野衣裁薜葉,山酒酌藤花。” 初唐 · 駱賓王《夏日遊德州贈高四 》節錄

而在初唐,駱賓王一首遊曆山東德州所寫的詩。

說這裡的山谷,住的是山野農民,我願意在這裡,春暮在山地種一頃地的豆子,種下可口的瓜果。用藤蔓的葉子當作衣裳,用紫藤花泡酒,過着最樸素自然的農耕生活。

那麼紫藤花泡酒,應該比這首詩創作的時間和曆史長。

而山東山地也是紫藤茂盛的地方。

那麼至少在先唐,人們用紫藤花泡酒,就是常見的民間飲食。紫藤花清香,有着增加酒香,以及解酒的功效。實際上紫藤花解酒,肯定來源于對紫藤花的食用。在青黃不接的春暮夏初,麥子未熟,鄉民多會因地制宜,采食草木的嫩芽和花朵代餐。比如椿樹芽,柳芽,榆錢,當然也不會錯過清甜可口的紫藤花。

晚春紫藤花美詩六首:紫藤架底倚胡床,哪覺人間白日長

“紫藤挂雲木,花蔓宜陽春。

密葉隐歌鳥,香風留美人。”盛唐 · 李白《紫藤樹 》

唐朝的園林繼承南北朝時期的園林特色,更有發展。道觀,寺廟,園林,多種植紫藤。

一方面紫藤象征長壽,另外一方面,唐朝最貴重雅氣的顔色,就是紫。皇宮叫作紫薇宮,帝王衣紫,道家的領袖人物也穿紫。是以紫藤就及其具有仙美華麗的審美價值。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皇家慈恩寺,種植有高大缭繞的紫藤樹。

李白就是在慈恩寺遇見的賀知章,進而開啟了他最輝煌高光的進入宮廷的道路。

在李白時代,慈恩寺接待的多是皇家和貴族。

李白看到這裡的紫藤,高高挂在樹木之上,晚春開出連綿絢爛的花朵。

而到這裡遊玩上香的,多是貴族女客。其中有公主,有仕女。

那紫藤花在陽光下茂盛開放,垂下累累花穗,随風搖曳,而行走在紫藤花下的貴族女子,顧盼優雅而自然,她們仰望着垂垂紫藤,花光照射在她們的臉上,身上,格外仙美動人。

晚春紫藤花美詩六首:紫藤架底倚胡床,哪覺人間白日長

“慈恩春色今朝盡,盡日裴回倚寺門。

惆怅春歸留不得,紫藤花下漸黃昏。” 唐 · 白居易《三月三十日題慈恩寺》

而半個世紀後,安史之亂後的唐朝,進入了中唐時期,慈恩寺依然在,慈恩寺的紫藤也依然在,隻是更加繁茂,形成了壯麗的幽邃的花海。

農曆三月,是紫藤花的盛期,農曆的三月三十日,是傳統春天最後一個月的最後一天,白居易來此,一是為了給母親祈福,二是為了最後的春光,名為送春。

李白時代的紫藤,尚未有如此的繁茂,且他的詩尚帶着盛唐如日中天的明麗氣,是以李白看到的是陽光下紫藤的那種向陽舒展。

但是白居易時代,他看到的紫藤花遮天蔽日,也帶着他自己的哀愁。

他站在紫藤花下,紫藤花随風落下,那穿過樹葉和花朵的斜陽,柔美輝煌,他想到的更多的是自己的青春和時光,紫藤花好春色暮,滿地落花感流年。

也正是這首詩,最為扶桑人所喜愛。因為切中了他們人生短暫的心态,有着物哀之美。

晚春紫藤花美詩六首:紫藤架底倚胡床,哪覺人間白日長

“綠樹村邊停醉帽,紫藤架底倚胡床。

不因蕭散遺塵事,那覺人間白日長。” 南宋 · 陸遊《自上竈過陶山》節錄

陸遊晚年隐居家鄉,最愛的就是遊曆周邊的山村。

晚春時候,他一處處踏青行走,一處處都有招待,民風淳樸。

在吃過午飯,中午喝過酒後,往下一個村落進發,帶着酒意,在村邊的綠樹下停頓,因為太陽大,走出汗來,覺得熱,就脫下帽子扇風。

進入村落後,走進熟悉的農家,也灑脫自在,就坐在紫藤樹下的折疊小闆凳上,遮陰納涼,醒酒,因為此時陽光還熱烈,倒是巨大的紫藤樹上的花葉,形成了最美最好的遮陰效果。

他說自己也是閑來無事,要走訪鄉野農村,才領略到晚春的太陽,是如此的強烈,白天是這麼的漫長。但是這也好,因為隻有這樣的陽光,才能有着紫藤花下的小憩,也隻有這樣的長日,才是鄉村最美的農景,處處綠田,家家興旺。

我喜歡這裡的紫藤花,在陽光下,形成花香輕陰,有着山野民居的淳樸自然。

晚春紫藤花美詩六首:紫藤架底倚胡床,哪覺人間白日長

“紅塵日日馬蹄生,踏遍天街不記名。

隻有君家容易認,紫藤花底讀書聲。”清 · 葉方藹《題苕文紫藤架三首 》

到了明清兩代,北京城裡的庭院多種植紫藤。因為可以隔絕風沙,遮蔽陽光,晚春有花,夏天有蔭,形成一個自然幽靜的空間。

在京城的春夏,這裡是馬蹄飛揚起十丈紅塵,到處都是仿佛的灰黃色,陽光熾烈,讓人記不住街道和方向。

隻有你們家最好記,那院牆上邊有着紫藤花漫出了牆外,給人清新的美感。

而總可以聽見,紫藤花架下,傳來的朗朗讀書聲。

這是十裡紅塵中的一方美景和淨土,既家常,又清涼,鬧中有靜,别有洞天的美。

晚春最美的,就是忽然看見蓬勃的紫藤花,在眼前一亮,那是晚春的仙意,舒展搖曳,明麗清涼。

晚春紫藤花美詩六首:紫藤架底倚胡床,哪覺人間白日長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春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