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咳咳咳!這一傳染病卷土重來,發病數比去年同期高23倍!

作者:今日女報

文:今日女報/鳳網 記者 劉浩 通訊員 陶洪(部分内容綜合自三聯生活周刊、西南醫院微服務等)

這兩年,很多人和咳嗽較上勁了。

肺炎支原體、腺病毒、流感相關咳嗽剛好一點,百日咳導緻的新一輪咳嗽又來了。

根據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資料,今年1-2月,大陸累計報告百日咳32380例,死亡13例。綜合看,這兩個月的發病數是2023年同期的近23倍,報告死亡數則超過2018-2023年總和。其中,嬰幼兒病例最多。

3月齡的萌萌一個月前患上了百日咳,雖然接受了抗菌治療,但咳嗽症狀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緩解。近日,由于天氣變化,萌萌不慎着涼,咳嗽加重,百日咳核酸數值居高不下。家長便帶着萌萌來到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就診。通過一段時間的中醫藥特色治療,萌萌順利恢複。

在全球多地,疫苗高覆寫率國家出現百日咳發病數飙升,亦不少見。今年1-3月,捷克相關報告數已突破3000例,是上世紀60年代至今的最高。丹麥、比利時、英國等的感染數激增。英國方面預測,今年報告數或是近30年來最高。“澳洲正面臨百日咳疫情暴發,尚不清楚未來會如何發展。”媒體報道。

“除了流感、人禽流感和新冠之外,還有一種已知呼吸道傳染病的防控現狀需要引起重視,那就是百日咳。”中國疾控中心主任沈洪兵在最近召開的“2024年疫苗與免疫大會”說。

什麼是百日咳?

如何治療百日咳?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兒童醫學中心副主任謝靜

進行了詳細介紹。

什麼是百日咳?

百日咳是一種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病程較長,可綿延數月,故稱百日咳。患者表現為陣發性痙攣性咳嗽,伴吸氣時雞鳴樣回聲。頻繁的咳嗽可能導緻患者并發百日咳肺炎,或喘憋嚴重,緻大腦缺氧,誘發百日咳腦病。

在很多人看來,百日咳算是一種古老且“過時”的疾病。這是一種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從16世紀人類有其明确的疫情記載以來,很長一段時間,它都是一種全球範圍内的大流行病,在20世紀早期的美國,百日咳是最常見的兒童疾病之一,也是導緻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

人類第一次成功分離出百日咳病原體是在1906年,随後,1914 年,全細胞百日咳疫苗在美國獲得許可。1948 年,全細胞百日咳疫苗與白喉和破傷風類毒素聯合使用,稱為百白破疫苗,這種疫苗于1974年被納入世衛組織免疫規劃。

此後,全球範圍内,百日咳的發病率大幅下降,曾長期處于低流行狀态。但近年來,在美國、加拿大等高疫苗覆寫率的國家,百日咳發病率再次呈上升趨勢,部分地區甚至出現暴發疫情。我們國家從上世紀60年代,就開始為兒童接種含百日咳成分的全細胞疫苗,1978年實施計劃免疫,接種全細胞百白破疫苗。但資料顯示,從2014年起,大陸百日咳發病率進入上升通路,深圳市兒童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齊利峰告訴記者,他記得,自己所在的醫院裡,百日咳患者數量從2015年就開始增長,去年年末開始,增長尤為明顯。

咳咳咳!這一傳染病卷土重來,發病數比去年同期高23倍!

百日咳有哪些表現?

百日咳的臨床分為三個階段:卡他期、痙咳期和恢複期。卡他期通常持續1至2周,症狀較輕,類似感冒;痙咳期持續2至6周,咳嗽症狀加重,出現陣發性、痙攣性咳嗽;恢複期持續2至3周,咳嗽頻率和嚴重程度逐漸減輕。早期發現和治療對改善預後至關重要。

咳咳咳!這一傳染病卷土重來,發病數比去年同期高23倍!

如何及時發現百日咳?

◆ 血正常

嬰兒(特别是未接種百白破疫苗的嬰兒)在卡他期末、痙咳期可見白細胞增多。痙咳期最明顯,多為(20~50)×10⁹/L,少數可達 70×10⁹/L 以上,以淋巴細胞為主,但大齡兒童、青少年及成人,如接種過百白破疫苗,血正常改變通常不明顯。

◆ 胸片

百日咳患者一般不需要拍胸片。在無并發症的百日咳中,胸片的結果可能就是正常的,或有細微異常,如支氣管袖套征、肺門周圍浸潤或肺不張,但均無特異性。

◆ 細菌培養

鼻咽部分泌物可培養到百日咳鮑特菌。卡他期、痙咳期早期,查鼻咽拭子标本陽性率高,但病程持續 3 周後,陽性率就較低了,敏感性低(20%~80%),特異性高(100%)。也就是說,可能出現假陰性,但陽了就真的是百日咳感染了。

◆ 核酸檢測

進行鼻咽拭子,或者對鼻咽洗液标本中的百日咳鮑特菌進行檢測。發病 3 周内陽性率高,可以單獨檢測百日咳核酸,或者進行多重PCR組合試劑檢查,或者進行靶向測序(同時可查百日咳耐藥基因)。

◆ 血清學檢查

血清學檢查主要用于流行病學或研究性目的,但也可用于回顧性診斷。對于最後一次接種含百日咳成分疫苗的時間已超過1年的患者,且咳嗽時間超過 2~3 周,如果檢查發現單份血清百日咳鮑特菌毒素 PT IgG 濃度超過了診斷急性感染的标準門檻值,那麼檢查結果診斷價值大。

中醫藥如何治療百日咳?

◆ 中醫稱百日咳為頓咳、天哮嗆、鹭鸶咳,認為百日咳是感受了疫疠之氣,導緻肺氣清肅,痰阻氣逆。

◆ 古代中醫提出了許多具有良好療效的中藥方劑治療本病,如桑白皮湯、麻杏石甘湯、葶苈大棗瀉肺湯等,也總結了許多簡單易操作的單方、驗方、食療方及外治方。

一、中醫内治方

1.取馬齒苋、鵝不食草、百部、白屈菜,單味用或2、3味聯用。每次用單味新鮮藥品30-60克或幹品20-30克,聯合用藥時用量減半,水煎服,每次服20-30毫升,每日2-3次。适用于咳嗽劇烈、咳甚欲嘔的百日咳初咳期及痙咳期的患兒。

2.取紫皮大蒜500克,去皮搗爛後,加涼開水500毫升浸泡約10小時,過濾去渣,加糖漿500毫升,制成50%濃度的大蒜糖漿。5歲以内患兒每次服用5-10毫升,5歲以上患兒每次10-20毫升,每日3次,痙咳期連服7天。

3.取新鮮雞膽汁10-20毫升,加白糖适量,調成糊狀,蒸熟服食。無雞膽,可用豬膽、鴨膽、牛膽。1歲以上患兒每次服用10毫升,每日2-3次。适用于百日咳初咳期及痙咳期。

4.取百部、白前各10克,雪梨1個,連皮切碎,加冰糖少許、100毫升水,蒸熟喝水。每次服用20毫升,每日3次。适用于百日咳恢複期咳嗽日久不愈者。

◆ 二、中醫外治方

1.麻黃2克,研成粉末,加面粉、甜酒各10克,調成餅狀,敷肺俞、天突穴,每日1次,每次20-30分鐘。适應于痙咳期咳嗽痰多、痰液稀薄的患兒。

2.大蒜适量,剝皮搗爛備用,雙腳洗淨後在腳底先塗抹少許凡士林,再将蒜泥敷在雙側湧泉穴。每晚睡前敷,晨起除去,連敷5-7天。适用于初咳期、痙咳期患兒。需注意若局部出現水泡,則應停止。

三、中醫食療方

1.大蒜冰糖飲。取大蒜子10克,冰糖30克。先将大蒜去皮搗爛,再加入冰糖,加水煮沸,每次服用20-30毫升,每日2次。适應于初咳期、痙咳期的患兒。

2.三汁飲。取雪梨、綠皮甘蔗、白蘿蔔各100克,搗爛榨汁,每次喝20-30毫升,每日2-3次,連服5-7天。适用于百日咳各期。

醫生提醒,對于上述食物過敏者不适用上述食療方。當孩子出現咳嗽劇烈不能緩解、喘憋嚴重、煩躁不安、精神萎靡時,應盡快就醫,評估病情,盡早治療。

編輯:依依

二審:詩韻

三審:歐陽靈溪